从秦末开始
繁体版

第016章:斩首行动,连破两城

    第二日,刘邦召集萧何,曹参,樊哙,卢绾,雍齿,周勃,罗浩,曹无伤,夏侯婴等人商议功法胡陵的事情。

    上次攻打胡陵失败,刘邦一直记得,想要一雪前耻。

    “今日,找你们来,是商议再次攻打胡陵的事情。”

    刘邦对众人说道:“上次我们失败了,败在我们缺乏作战经验,输在秦兵拼死抵抗……但现在不一样了。

    为什么?

    因为,其一,经过四个月的时间,我们的弟兄们已经操练有成,不再是新兵,而且经历过大战。其二,上次击败郡守兵马,得到了不少兵器马匹,还有新的兵卒。其三,我们现在粮食足够数月,没有后顾之忧。其四,知耻而后勇,我们要一雪前耻,必然士气高涨。

    现在,我们有三千多兵马,胡陵一千左右。而且郡守已死,没人支援他们,秦兵无法坚持太久。

    如此种种,我决定是到了再次攻打胡陵的时候了!”

    第二次攻打胡陵?

    罗浩记得看过的历史和其他资料,刘邦这一次出兵后,雍齿留守沛县,结果雍齿叛变,使得刘季不得不向项羽借兵。

    可以说,雍齿的存在,促成了刘邦得天下。

    当然,没有雍齿,刘邦很大概率还是会投项羽。毕竟两者势力悬殊。

    “一定要报上次的仇!”

    樊哙叫喊着:“大哥,这次我做先锋,一定第一个冲上城墙!”

    “凭什么每次都是你做先锋?”

    雍齿不乐意了:“这次说什么也该轮到我了。”

    “放你的狗屁!”

    樊哙怼道:“你能做先锋吗?你能打过我?”

    “想打一架?”

    雍齿毫不退让。

    “好了,别吵!”

    刘邦一怒:“我们在这里是商量战事,不是骂架!”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刘邦脸色恢复,说道:“谁做先锋,谁跟着我一起出兵,我自有安排。”

    随即看向樊哙说:“这次必须攻破胡陵,因此先锋还是樊哙更为合适。”

    “多谢大哥!”

    樊哙得意的瞪了眼雍齿。

    雍齿气愤,心里骂娘。他早就明白刘邦没有把他当自己人,只是觉得他还有一点用而已。

    “除了樊哙。”

    刘邦继续说道:“卢绾,周勃,夏侯婴,曹无伤,曹参一起随我出兵。萧何留守沛县,保障我们的粮草供给。”

    在场的除了雍齿和罗浩都被刘邦说到了,其他人盯着他们两人看。

    刘邦这时说道:“我们去攻打胡陵,还需要一个得力的兄弟守护沛县,我的意思是从雍齿和罗浩两人中选一个。”

    “我要去打仗,窝在沛县我不干!”

    雍齿直接了当:“让罗浩守沛县把。”

    罗浩倒是愿意,他不想太冒险。而且这两次表现太惹眼,准备躲一躲。

    正准备言说时,却被萧何抢先:“罗浩,你操练的兵马,能以一敌十。若是帮助主公攻城,可有出其不意之法?”

    萧何这是想要我出力啊!

    罗浩有些犹豫,一方面想适可而止不要太出头,也不想战场冒险。另一方面担心自己若是留守沛县,而雍齿跟随刘邦出兵,会不会改变历史?

    本来就打算随历史大流,轻松获得足够的地位和财富。要是改变了历史,就无法预知,会发生许多变故。

    罗浩犹豫的样子,在刘邦看来是长不出什么办法帮他攻破胡陵,也是,本来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于是说道:“我看,还是罗浩留守沛县吧。”

    萧何再次问罗浩:“你操练的四十人,真的没办法帮助主公攻城?”

    罗浩现在也有了决断,说:“若是正面攻城,四十人难以成事。不过,我或许有办法帮大哥轻松的夺取胡陵,但没有十足把握。”

    不少人质疑,难道罗浩这小子无所不能?

    “你小子别说大话,攻城可不是劫粮草那么简单!”

    樊哙让罗浩别胡说。

    “是啊,攻城可是要真刀真枪,拿命去拼的!”

    卢绾见机嘲讽一句。

    “不可儿戏!”

    刘邦也不相信罗浩能轻而易举帮他夺取胡陵。

    萧何半信半疑,再问:“你有多大把握?”

    “大概八九成吧。”

    罗浩轻描淡写道,然后说:“不如,我和雍齿一起留下来守城吧。”

    这小子是在暗示我吗?终于想明白了?

    雍齿会错意,还以为罗浩的话别有深意:“主公,我想了想觉得罗浩毕竟还年轻,留下守城也不放心。我留下,顺便教教他如何守城,如此你们可以放心攻打胡陵。”

    刘邦认为可以,不让雍齿和罗浩一起出兵,就没人跟他抢风头了,也好攻下胡陵后让众人知道他的本事。

    可萧何却先说道:“主公,我看就让罗浩跟着去吧。一来可以让他长长见识,二来他的方法要是可行,也能帮助主公攻取胡陵。至于沛县城,有我和雍齿在,尽可放心。”

    既然萧何都开口了,而且所言有理,刘邦不好说什么:“行,就依萧大人所言。罗浩一起去,雍齿留下守城!”

    “是!”

    罗浩松了一口气,心想跟去后就以保护刘邦为由,尽量不上阵杀敌。

    “行!”

    雍齿的话有些不情愿的意思,但心里打起了其他主意。

    三日后。

    刘邦带着三千兵马从沛县北城门出发,沿着泗水而北上。

    天黑时,抵达胡陵城外三里左右驻扎。

    “明日一早准备攻城,你们都去准备!”

    简陋的营帐内刘邦与众人商议攻城事宜后,对众人说道。

    待其他人离开,刘邦帮罗浩留了下来,问:“你真有办法轻易破城?”

    刘邦想攻取胡陵,显示他的能耐。同样,他也害怕再次失败,因此想知道罗浩的方法,算是多做一手准备。

    “大哥。”

    罗浩做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我的想法是夜晚潜入胡陵城中,斩首县令,县尉,县丞,让他们群龙无首,必然大乱,到时候大哥就能轻易夺取城池。”

    “胡陵城夜晚城门禁闭,城墙上有巡守,你如何进的去。”

    刘邦一听觉得不靠谱。

    罗浩解释道:“大哥,别人不行,我训练的兵卒擅长。而且我们匆匆而来,胡陵城守卫不知道,到深夜时,防守松懈,我便能带着他们翻越城墙进去斩杀县令等人。”

    “真有把握?”

    刘邦有些心动。

    “八九成。”

    罗浩说道:“不过,大哥要保密。若是成功了,将来这一支兵卒便是大哥的攻城利器。越少人知道,就越少有人防备,以后便能出其不意。”

    “成功了,你们就是最大功劳,怎能不奖?”

    刘邦心里同意罗浩的想法,嘴上却仁义。

    “为了大哥,我们不在乎名利。只要大哥给地下的兄弟丰厚的待遇,便足矣。”

    罗浩也是故意如此的,不想太出头,怕刘邦嫉妒而猜忌。做一个影子,到时候刘邦肯定不会亏待他吧。

    “那……太委屈你们了。”

    刘邦一副纠结的样子。

    “为大哥做事,罗浩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罗浩坚持,大义凛然。

    “好!”

    刘邦艰难的决断道:“此事交给你去做,日后大哥我定不会亏待你们。”

    凌晨,人最放松的时刻。

    罗浩带着四十人,每人带着一个箭袋里面有二十支连弩箭矢,还有一把连弩,背上一把横刀,腰间一把匕首。

    钩锁翻越城墙,解决附近的打瞌睡的守兵,然后潜入城中,杀入县衙。

    天明时。

    “啊……县令大人被人杀了!”

    “县尉和县城也死了!”

    “谁做的?”

    县衙顿时大乱。

    没多久,一匹快马来报:“快速禀报县令大人,有敌人攻城。”

    “县令,县尉,县城都死了!”

    “什么?”

    “我们该怎么办?”

    “跑吧!”

    “开城投降!”

    群龙无首,有人从其他城门逃走,有人选择开城投降。

    “咦?”

    “还没开始攻城,他们怎么就投降了?”

    “难道是被我们吓怕了?”

    “肯定是被大哥的威名慑服的。”

    樊哙等人发现城门开了,城楼上有人大喊投降。

    让他们莫名其妙的就夺得了胡陵城。

    “罗浩!”

    刘邦此刻心里很是复杂,担心以后能不能驾驭罗浩。

    他还不知道,罗浩带着四十人已经前往了距离胡陵城半日路程的方与城。

    在第二天凌晨,翻越方与城墙,斩杀县令,县尉,县丞等人。

    刘邦三日内,连破两城,不费吹灰之力。

    “不知是什么侠士,接连除掉了胡陵和方与的狗官,让我们白白捡了两座城池?”

    樊哙等人还以为是哪一路的侠义之士所为。

    罗浩坐在一旁默默的不说话,事不关己一样。

    “这是天意,上天都在帮助大哥!”

    卢绾说道:“因为大哥是赤帝之子,替天行道,受上天眷顾!”

    连续“捡”两座城,他们狂欢了两日。

    刘邦暂时放下了对罗浩的忌惮,想着目前还需要罗浩的帮助,而且罗浩对他一直“忠心耿耿”,更不求名利。

    “主公!”

    萧何突来来到方与城,有些狼狈:“雍齿反了!”

    “什么?”

    刘邦难以置信!

    “雍齿,卑鄙无耻!”

    樊哙等人大骂:“大哥我们杀回去,将雍齿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