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开始
繁体版

第026章:一硝二硫三木炭

    睢阳城,郡守府,大堂内。

    “来,坐这里!”

    刘邦是一直拉着罗浩的手来到这里的,还让罗浩坐上位:“能攻下睢阳城,罗浩兄弟和三百横刀营功不可没,我会记在心里,以后封功行赏。”

    说着,又看向其他人:“你们也一样。你们每次的功劳,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以后绝对不会辜负诸位兄弟。”

    罗浩恭敬道:“罗浩愿意为大哥赴汤蹈火,至死不渝!”

    当然,是在刘邦还靠得住的情况下。

    同时,罗浩已经坐在旁边,没有去做上位。

    “我等愿意为大哥(主公),赴汤蹈火,至死不渝!”

    众人异口同声,借罗浩的话,表达心声。

    “有你们这些兄弟在,是我刘邦的荣幸!”

    刘邦一副感动不已的样子:“来人,上酒。”

    众人喝酒庆祝,直到天亮才离开。

    不过,萧何,张良,夏侯婴等人没喝多少,然后就去处理睢阳城的事务的。

    总要人出面稳定睢阳城的局面,安抚城中的百姓。

    “你还真是辛苦。”

    张良这些日子下来,发现刘邦基本是在领兵打仗,而萧何负责政务和后勤,一直很忙,看着都觉得十分辛苦。

    “主公现在手下人少,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萧何不觉得辛苦,反而感觉充实,自己的才能能得到发挥:“我看主公很欣赏子房才能,想要你帮他。只是顾忌你一心要复国,没有说出来。”

    “我有什么才能。”

    张良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转移话题,问道:“今日才知道,横刀营不仅是精兵勇士,他们的兵器都是没见过的利器……有这支兵马在,能为沛公解决许多麻烦。”

    “只是三百人的新兵而已,出其不意偷袭,夺取城池还可以,真要是正面厮杀,就排不上用场。”

    对于横刀营的事情,萧何点到为止,没有多说。

    两人默契,没有再相互试探。

    接下来几天,因为下雨,刘邦一直待在睢阳城。

    “沛公,我建议等秋收过后在向咸阳发起攻击。”

    张良向刘邦进言:“理由有四。其一,中原的雨季快到了,不方便行军作战。其二,粮草不充足,等秋收过后,便有足够的粮草支持出兵。

    其三,昨天收到消息,章邯与项梁在东阿交战,等等看结果,他们的胜负,关系到我们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其四,沛公需要时间稳定民心,招募兵马,扩大势力。而且,还可以先将砀郡南面的粟县,砀县,芒县,谯县等城池,与泗水郡相连,便于管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现在随时记着这句话,打胜仗重要,获取民心更为重要。因此刘邦会更多的考虑安抚百姓,救济困难的百姓,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获得他们的信任。

    对于张良的话,刘邦完全赞同:“子房所言甚是,就如此做。眼下,维持各地百姓的安定,救济流民,招募兵马,是当务之急。至于南面的一些小县城,让樊哙,卢绾,周勃,曹无伤他们去攻取。”

    这些天,罗浩在睢阳城寻找一些东西。

    今天,有了发现。

    “硝石,硫磺啊!”

    派人在睢阳城寻找,尤其是医馆和道士(术士),终于找到了一些硝石和硫磺。

    在这个时代,硝石,硫磺用途不多,偶尔会被用来做药和炼制丹药。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

    罗浩对身旁帮着的一个术士(道士)问道。

    “将军,我是在砀山发现的。”

    术士赔笑道:“莫非将军要炼制长生药,小人可以效劳。”

    “没问你,就别说话。”

    罗浩瞪了他一眼,他可不需要什么长生药,而且根本没有:“现在带我去你发现这些东西的地方看看。”

    硝石,硫磺,之前罗浩在泗水郡找了找,只发现零星的一些,而且不知道哪里有这些的矿石。

    罗浩寻找这些东西,就是为了研制火药。

    现在终于走了重大发现。

    “太好了!”

    第二天,罗浩在术士的带领下,在砀山找到了硝石和硫磺的矿石,欣喜若狂。

    接下来,安排人手进行开采。

    另一方面,罗浩把术士用了起来,让他再找一些认识的术士过来。

    寻找这些术士,不是为了炼丹,而是为了培养培养,以后帮着罗浩制作火焰。

    “罗浩,听说你这些天在让人开采什么矿石?”

    刘邦得到消息,找罗浩来询问。

    “是。”

    罗浩一脸激动道:“大哥,我师父以前教我制作一种新的东西,只是需要的材料难以寻找,不过现在有了发现,我想尝试一下。”

    “你师父?那个隐世高人?”

    刘邦听萧何说过,他也相信这种高人存在:“什么新奇的东西?有何用?”

    “是一种新的武器。”

    罗浩一本正经道:“不过,现在还没有把握一定能成功。若是制作成功,以后一定能帮大哥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

    刘邦身体一振,目光异样的看着罗浩问:“刚起义时,你就说我能得天下。是你信口一说,还是有什么原因?”

    “我师父他算的。”

    罗浩认真道:“师父知天命,说大哥是人中之龙,当是九五至尊,是天下之主。让我一定要忠心帮助大哥,以后跟着大哥就有荣华富贵。”

    “当真!”

    刘邦目光炯炯有神,大放异彩。

    “千真万确。”

    罗浩说道:“对了,师父还要我叮嘱大哥,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大哥为天下百姓而战,保护百姓,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

    “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念念有词:“你师父有大智慧,一句话深得我心。大哥我之所以起义,就是要保护家人,保护兄弟,保护百姓!”

    说着说着就沉寂在自我陶醉中了。

    “大哥,我有事要说。”

    罗浩突然又说话。

    “何事?”

    刘邦说道:“无论什么事情,大哥都会答应你。”

    “大哥,我想把沛县的那些木匠,铁匠全部带到睢阳城来,在这里炼制钢铁,我也可以尝试制作新的武器。”

    罗浩说道:“此外,还需要招募更多的铁匠和木匠。尽快打造更多的钢铁兵器给将士们使用,到时候大哥带领兵,就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哈哈……”

    这些话让刘邦听得舒心高兴:“好,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我让萧何帮你。你做什么,大哥都支持你!距离秋收还有两个月多时间,这段时间应该没有战事,你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随后,刘邦把萧何找来,让萧何配合罗浩。

    “把沛县的木匠,铁匠带到睢阳城来?”

    “要尝试制作新的武器,什么武器?”

    “还需要多少木匠和铁匠?砀郡应该能找到一些。”

    萧何对罗浩的新武器很感兴趣。

    连弩,钢铁武器已经是神兵利器,不知道新的武器,会不会更加惊人?

    “木匠,铁匠,越多越好。另外,若是能找到一些术士,也可以交给我。”

    罗浩说道:“新的武器若是制作成功,肯定会让你们震惊的。”

    “术士?”

    萧何疑惑:“你要炼制丹药?”

    “长生药?”

    刘邦来了兴趣:“始皇帝都没有找到。”

    “大哥,萧大人,我师父都说,这世间没有长生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不能勉强。”

    罗浩说道:“术士,可能对我制作新武器有帮助。有总比没有好一些,有备无患嘛。”

    “这样啊。”

    萧何选择了相信:“放心,你需要的,我都会尽快为你准备。”

    “多谢大哥。”

    罗浩感激道:“多谢萧大人。”

    然后准备离开:“没其他事,我就去准备了。”

    “去吧。”

    刘邦点了点头。

    “主公。”

    萧何望着罗浩离开的背影,意味深长的对刘邦说:“罗浩,值得信赖。”

    刘邦脸一沉,知道自己的一些心思被萧何看穿了,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认同萧何的说法:“我知道。”

    过去有些担心罗浩太突出,制作的武器太强,怕以后不好约束,刘邦心里防备着。

    但目前看来,罗浩这人没有野心,只是喜欢研究一些新东西。就是三百横刀营,目前罗浩也交给了刘邦。

    这样一个忠心不二的人,刘邦现在觉得自己有些多疑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雨天越来越多,天也越来越热了。

    半个月后,传来消息:项梁在东阿打败了章邯,让义军士气大振。

    虽然章邯没有伤到元气,但他败了,就说明不是战无不胜的,可以被打败。

    有了这个消息,张良和萧何都建议刘邦秋收后全力进攻,早日攻破咸阳灭秦。

    抢在前面灭秦,必能声势大造,届时天下豪杰才俊就会来投。也可以奠定夺取天下之势。

    现在距离秋收后起兵,还有两个月左右时间。

    沛县那些专门制作连弩,冶炼钢铁的木匠和铁匠已经来到睢阳城,在新的地方秘密制造兵器。

    加上从砀郡找来的数十木匠和铁匠,现在的规模又扩大不少。

    罗浩呢,主要在配制火药,制作一些简易手雷和炸弹的工具。

    “呼!”

    一间房屋中,只有罗浩一人,他点燃了新制作的火药,火药燃烧:“成了?”

    ……

    注: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白色的硝石、浅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药烧到鞭炮的内部,硝石受热会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了硫化钾和氮气以及一氧化碳而发生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