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我的青春中掀起狂风骤雨
繁体版

第十一章:不理解

    友谊看起来很坚固,其实非常脆弱,尤其是会因为你不在我的身边而患得患失。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的城市出现太阳,你的城市下雨了,你没有带伞,我好想去给你打伞,但距离遥远,你身旁除了有我会给你打伞的人之外还有其他人也会给你打伞。

    “班级里谈恋爱的也有不少数吧,真不知道怎么想的,是缺爱吗?”班主任感慨道。

    班主任是新老师,踏入教师行业才两年,我们是她第一次当班主任的班级,她没有像教龄十几年的老师那么圆滑老道,因为年轻,富有激情,所以事事亲力亲为。

    班级里出现什么事老师其实都知道,但同学们自作聪明的认为老师不知道。

    “高中谈恋爱有结果吗?迟早要分,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谈恋爱……”班主任在吐槽中。“据我以前了解,谈恋爱的女生多半是缺爱,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希望能遇见一个……”

    我对老师的看法不能完全赞同,谈恋爱只因为是女孩子缺爱或者是年少轻狂不懂爱,亦或者是男女双方向周边同学炫耀的资本吗?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条,男生可能也缺爱,他们希望得“妈妈”式的人来给予关爱。

    “老师,男生可能也缺爱,原生家庭除了对女孩子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之外对男生也会有,毕竟谁都渴望被理解信任和赞同。”

    姜媛对我的答案有些惊讶,沉默了几秒后又找其他的话题聊开了。

    ……

    恋爱?不理解。

    始终不理解当下学生的恋爱观,就像互联网上的恋爱观一样令人无解。是自己的思想太过老旧古董还是现在的爱情太过于物质化,恋爱说谈就谈,说分就分,这个不乖,下个更好,总想着“空手套白狼”……

    一直很想问一下那些谈了好多任男女朋友的人,你谈那么多,心不累吗?同样一件事,你给出的答案是复制粘贴,没有新意,等到下一任再问你这样一件事,你又给出相同的答案,不腻吗?

    和下任在谈恋爱时对象问你有几个前任,你没有任何迟疑说只有你一个或者说只有两任前任,吹牛不打草稿,满嘴跑火车,明明谈了十多个,或者是更多的人,等到正式的问起你谈几个男女朋友时,你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说:“宝贝,我只谈过一次(2次)。”好可笑,连最基本的真诚都没有。

    司念有情感洁癖,她讨厌那些浮夸式,更讨厌不把感情当回事的人,例如“我只是和ta玩玩,谁知道ta当真了,这也不能怪我,谁让ta想象力丰富”这种人。

    高中生活,没有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按时起床吃饭学习睡觉,上课饿了悄悄吃零食,题目太难挠头,老师拖课吐吐槽,班级里哪对CP分了或者是……下课一个眼神上厕所,晚自习下课后去超市买点吃的犒劳自己,和同学聊天吹牛皮,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伟人名者……

    虽然故事千篇一律,可是若是细究,又发觉今天其实蛮精彩的。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听老师讲述自己的经历了,主要是因为在学校看个广告都是香的。

    我们数学老师四十五岁,有一天她突然谈及以前的上学故事,她说:“你们现在好幸福,我们以前上学路都是土路,没有水泥路,柏油路,教室没有空调,和多媒体,宿舍没有空调……”

    其实,老师不是在感慨时代的变迁,物质生活的提高,她只是看不下去有一些人的自我堕落,她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学生反倒没有以前学习的冲劲,无所事事,天天抱着对学习可有可无的态度。

    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去好好学习,更不理解某些人口中的奇怪理论——南城中学很差,没有人能考上大学,既然这样我还不如好好玩呢,反正都考不上大学。

    仅仅才高一,就自我否定,当然,他们说的不无道理,他们的的确确是考不上大学,可能连小高考都过不了,这些人是班级里的倒数,一毛不出的人是不可以考上学校的,尤其是还没有上战场就想着逃跑的人。

    四月繁花依旧,期中考试结束了,星期五到了,按道理被囚禁两个星期的学生回家是很开心,可是开心是他们的,与我无关。

    司念慢吞的收拾着书包,与周围人火急火燎的冲出教室形成鲜明对比。如果搁以前,这个时候她都踏出校园了最起码是学校前十走出校园的,但今天属实没有心情。

    星期一期中考试,星期四出成绩,星期五回家,明明是想脱离学校的监狱生活,可当要回家时司念不由得心中暗想,“补课吧,下周再回家。”

    南城中学考虑有些学生离家远,两星期安排回家一次。

    以为这次考试会逆风翻盘,结果躺在泥潭里起不来。司念上次月考考砸了,这次的期中考试还是砸了,她连她自己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明明也用功了,为什么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司念的成绩不稳定,就像过山车,时而上时而下,期中考试这次成绩刷新了司念的历史最低,尤其是数学,只考了五十六分,连初中成绩的一半都不到。

    之前有在网上看过这样的一个段子:自从上高中,九门全挂是常态,初中,我横扫千军,高中,溃不成军。有些夸张,但话说不假,至少对于我来说是真的。

    班主任传达学校意思,下个星期三开家长会。

    书包收拾的差不多了,一个笔袋,七门功课没有完成好的试卷,以及一本日记。司念有写日记的习惯。

    一开始她也不愿写,每天发生的事重要的过目不忘,不重要的也懒得费精力去写,奈何语文老师布置作业就是写日记,初中三年说来也巧,语文都是她教的,初三下学期因为身体缘故换了另一个语文老师来教,也就是她对象,夫妻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业布置的是写日记。

    上了高中后,心里莫名的压抑,虽然作业一栏里再也没有日记,但三年日记培养成习惯了,便将自己的琐碎之事全都写在日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