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新唐
繁体版

第二章 路径

    翌日清晨。

    晨光熹微,周钊背着包,独自进入了云秀山公园。

    沿着小道上山,一路攀登,来到了人迹罕至的云秀峰顶。

    东流城背靠的山脉叫做菁云山脉,云秀山只是其边缘的一座小山,破落的老城就依其而建。

    峰顶有一块长着杂草的五六平空地,空地前面是百多米高的悬崖。

    后面是一颗死了一半的老松,还有一颗大青石躺在老松旁,周围长着灌木。

    此地奇险,需要侧着身子过一段半只脚宽、九米长的悬壁才能来到,观光多有不便,因此很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修行的好去处。

    周钊迈步走向崖边,冷风阵阵,天色青冥。

    缓缓之间,一颗红丸从阴翳中吐出。

    磅礴无匹,照射万千的红光被风吹云搅,像红绸一般,温柔的熨帖着整个世界。

    他从背包中取出一块毯子铺开,盘腿坐了下来,开始吐纳呼吸。

    《楚辞》中记载:“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食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

    在修行中,后天炼的是生命元气,先天炼的则是天地灵气。

    元气是人本身所产生的一种能量,充斥于四肢百骸,无时不在滋长,又无时不在向体外逸散。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修行的最低要求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病秧子可不行。

    锻体期顾名思义就是熬炼身体的阶段。

    通过调养,熬炼精血,使人可以滋生更多的元气,最后出现气感,为后来的道法修行打下基础。

    培元期则是通过打通十二正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大周天,最后在丹田开辟出气海。

    届时气海深广,元气沿着经脉闭环运行,源流不绝,很少逸散,使体能达到人体的极限,多加技巧练习,就是一苇渡江的高手。

    又因为元气循环,气血不外漏,培元期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延寿。

    且越早进入培元期所增加的寿数越多,培元期修行者普遍能活百二十岁余岁,据道门的某本权威杂志考证,有培元期修行者最高活到一百四十岁。

    周钊所知,在秽星降世前,整个大唐培元期的高手不过二十人,俱是各派宿老或隐世高人。

    而进入培元期后,就需要通过修炼,将自身的元气炼化为先天之气。

    先天之气乃是造化生万物的根本,是人本身出生时所携带的,后天所逸散的。

    又因先天之气与灵气兼容,因此当修行者炼出自身的先天之气时,便可勾连外界的灵气,改变周围的环境,进入超凡的阶段,此之谓先天练气。

    而一些人因为天赋异禀,各种巧合导致体内的一口先天之气未散去,只要简单修炼便可勾连灵气,进入先天境界,这便是灵根之说的由来。

    将修行当做烧火来比喻的话,有灵根者就如一团本身烧着的火,要想火烧大,直接添柴就是了,而无灵根者还得通过培元去积攒柴薪钻木取火,难度可想而知。

    把今年作为灵气复苏元年,在灵气复苏第二年,官方曾经做过一次大规模的灵根普查工作。

    但周钊在那次普查中并没有检测出来灵根来。

    而当灵气复苏第三年,官方正式承认了灵气复苏消息后,修行研究院便立刻放出了锻体——培元——先天的修炼路径。

    这条路径也被民间戏称“凡人修仙”,那时周钊已经进入培元期,次年就被修行研究院招了进去,走上了修行的正轨。

    但现在周钊由于修为还没有进入先天境界,无法吸收天地间游离的稀薄灵气为己用。

    他只得催动识海中的剑魂去做一假灵根,吸收附在体表的太阳精气。

    有了剑魂做假灵根,他便可以调动灵气,去使出一些先天的手段,从而快速打通培元期的关卡。

    虽然周钊重生后一身修为尽失,但是神魂强度却比重生前强了一个档次,以至于现在就产生了堪比养气初期的神识,身周十米内发生什么都逃不过他的感知,能做到纤毫毕现。

    同时,剑魂也可以受他的意识调动,能每天激发三次心剑,为他护法,也能离体去探测环境,有诸多妙用。

    在中午的时候,周钊吃了自己带来的食物,又取了五六克老参含在嘴里补充元气,一直炼化着。

    根据他用剑魂离体测算,云秀峰顶的灵气浓郁度差不多是0.3涨左右,算是高的,像在家中只有0.1涨。

    “涨”是后世用来描述灵气量的一个单位,譬如某人吸纳灵气的速度是每秒多少“涨”,某地灵气浓郁度每立方米多少“涨”,搓一个火球需要用五“涨”的灵气等等。

    修炼期间除了有些鸟雀飞来惊扰他,再也没有其他的波澜。

    时间飞快流逝,黄昏渐渐到来。

    这一天的修炼进度喜人,他也该到了回家的时间。

    下山时,在未经修缮的狭窄小道上轻松穿行,如履平地,丝毫不惧身旁的崎岖山石,枯木荆棘。

    一会功夫,就走到了水泥道上,向山下走去。

    ……

    此时华灯初上,公园里游人如织,广场舞的喇叭声音放的极大,小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烧烤的香味在鼻间萦绕。

    周钊边走边看,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合,在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下,饶是心思喜静的他,心里也泛起了涟漪。

    “喂,周钊?”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来。

    周钊转过身,看到了两个挽着胳膊、挎同一种款式包的漂亮少女。

    两个少女最大的区别是头发。

    一个有着长长的麻花辫垂在下腰,另一个则是留着一头酒红色的短发。

    “李…嫣?”

    他看向那个留着麻花辫的女孩子。

    那个酒红色短发的女孩佯怒道:“喂,这才十几天不见,就认不得老同学了!是不是高考成绩非常好?”

    “……”

    周钊大概是记得眼前麻花辫女孩叫李嫣,是他高中的班长。

    但是这个酒红色头发的女孩他是真不记得了。

    “周钊,林莉和你开玩笑的,她染了头发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李嫣向周钊柔声解释,说的时候她眼睛弯弯的。

    林莉?

    是有点印象,好像是一个穿蓝白条纹校服,戴黑框眼镜的女生,而且她似乎还戴过牙箍。

    可眼前的女孩子妆容精致,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起来很知性,这实在是跟他记忆里林莉的形象相去甚远,不得不说,女大十八变。

    他化解尴尬道:“不好意思,林莉变漂亮了,我一时没认出来。”

    “哼~,算你识相。”

    林莉嘴角弯了弯,明显对周钊这句话很受用。

    今晚的月光非常皎洁,风儿也是轻柔的。

    “周钊,要不一起走走?”李嫣主动邀请道。

    “好。”周钊点了点头。

    走在路上,周钊整理起了自己在中学时代的记忆。

    因为那时候由于家庭及练功的原因,他性格比较内敛,在班级里存在感不高,所以也没有关系太好的朋友。

    而李嫣作为班长,知道周钊的家庭情况,所以对周钊很是照拂,不仅帮他申请助学金,而且还经常开导他、带他参加集体活动。

    李嫣的作为,对那时的周钊来说感触不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嫣形象却在他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要说周钊在中学做过最出彩的事情,就是参加了一届校级运动会,得了三个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让李嫣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上大学后,两人便没了联系,周钊的社交软件里一直有李嫣的好友位,只不过头像是灰色的。

    他记得见李嫣最后一面就是上辈子高考完的夏天,重生后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