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新唐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叶芝

    做完这些,小道童没走,而是开口道:

    “方居士,这间客房平素无人居住,落了些灰,还请您担待些,待会我就来给您再洒扫一遍。”

    看着小道童服务贴心的样子,周钊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后辈。

    他客气地问道:“多谢小道长了,敢问姓名道号?岁数多大了?”

    小道童巴巴的忙活了一早上,可不就等这句话嘛!

    他心里欢喜,可脸上却认真地说道:

    “居士,我今年是十岁,叫张元顺,您喊我小顺就行,我是復新师父在山下捡到的,平常服侍师祖爷爷,他也给我教本事。”

    “来,小顺啊,让我摸摸你的根骨。”

    “好的居士。”

    小顺非常乖巧,走近周钊身旁。

    周钊让小顺转身,然后发动剑魂来到手掌,从小顺的天灵盖摸去,一路下滑,来到胸椎、腰椎,接着又向其他骨摸去……。

    像照X光一样,一番操作下来后,周钊内心叹息,小顺并没有灵根。

    但他嘴上却说:“不错,根骨上佳,以后勤俭修持,培元有望。”

    小顺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仰着头一脸开心。

    接着又对面露喜色的小顺小声说道:“我这里有一术叫小不漏身,如今正适合你,可以帮你激发气血,培育道基,你要不要学?”

    “多谢方居士,我想学。”

    “好,等得空我教你。”

    “方居士,您还有什么需要的?一并交给我就好了。”

    小顺听了周钊的话后更加高兴,师爷就是培元期,他以后也会成为师爷一样厉害的人了,他内心想着这几天一定要好好伺候这位居士。

    “暂时没有了”

    周钊又哄了小顺几句,让小顺唤来了他师父张復新,准备去看看石室。

    贺祖先凿大朝元洞,据说大朝元洞凿成之后,贺祖又觉这里俗人也可以到,开始凿长空栈,栈下凿一洞,名僻静处,以隐真主,长空栈分上、下两段。

    由石门至朝元洞西为上段,长约20余米。因道造绝壁,三面悬空,阴风上窜,游人须攀索面壁,横行挪步。

    过朝元洞,扶软梯沿石隙直下,西行至此椽,则为下段。

    下了软梯,惊魂未定,有一石桩,高三四尺,粗尺许,名定心桩。游人至此,须定下心来,才敢过此椽。

    椽长六七丈,宽不足一尺,是用九节木椽搭成。因山高雾重,气候多变,即使换上不久的新椽也似朽木一般。因此称为“棉棉椽”。

    游人至此,须“背空虚行,行则面壁,贴壁缘索,足横移,踵常落板外”,即使胆大者过此,也心惊胆颤,魂飞魄荡。过长空栈道,即到贺老石室。

    周钊一日内游了大朝元洞和长空栈,最后到贺老石室,一路上都是游人,环境喧嚣,他也没有仔细观察的心思,最后草草结束了行程。

    到晚间,小顺来送饭,他给小顺推了一遍血,又说了小不漏身的要领,小顺离开后,他便一直在客房内打坐行气。

    第二日,周钊依旧早起,早功行完后来到林老道处观阅书籍。

    他吃完了道士们端来的素斋,却不见林老道。

    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林老道得了周钊的功法后实践去了,他打算近期冲击先天。

    如果耗费大量元气练出了一缕先天之气,而没有勾引灵气入体的话,很快这缕先天之气也会消散,造成生机大量流逝。

    看来林老道对此事非常急迫,但想一想,此人寿数这么大了这恐怕是他最后的机会,搏一搏也是意料之中。

    既然林老道有事忙,周钊又照拂过了全真观下一代的小顺,和华山派也算有了人情,起码来这儿能有人说得上话。

    他该做的做完了,于是打算在明天离开全真观,去云台观看看陈抟老祖的遗迹,而后直接起程去天山寻找优钵罗花。

    周钊看书极有定力,一直观阅到下午还是坐得端正,心无旁骛看着书中内容。

    此刻在小院门口,王復清正在笑呵呵将三个人领了进来。

    这三人看起来是一家三口,男人文质彬彬,气度沉稳,女人姿容秀丽,仪态大方,女孩也长的秀气。

    不过有一点特别的是,如今正值盛夏,女孩穿的却有些厚实了,她身上裹着一件外套,内里竟然还有薄毛衣一件。

    “叶居士、章居士,我家师爷还正在练功呢,不好打扰,还请你们到客房稍等片刻。”

    一向粗鲁的大胡子王復清今日一反常态,对眼前的中年男女说话非常和蔼。

    中年男人客气的说道:“王道长,不妨事的,既然林爷爷还在练功我们多等等就好,别打扰到他老人家的事才是要紧的。”

    王復清再次抱歉,又笑着向女孩问道:“那小叶芝能等得了吗?”

    “道长叔叔,我能等的了。”

    女孩说话的声音较小,有些中气不足,但眼中却有神。

    “好,不能让你们多待,等会儿我就给小叶芝去做好吃的。”王復清引着一家人边走边说道。

    周钊听见外面的动静,没有加以理会,继续翻着手里的一篇道经。

    会客室中,叶家夫妇相对而坐,面前是冒着热气的茶水,女孩叶芝望向窗外,她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只树梢的雀儿。

    女人看了看女儿,又向丈夫问道:“修文,咱们这是第几年了?”

    “心慧,咱们从叶芝六岁第一次来这找林爷爷治病,如今已经是第七年了。”叶修文对妻子低声说道。

    “唉,七年,这病何时能好呢,林爷爷岁数这么大了,我就怕万一他老人家……,到时候女儿可怎么办呢。”章心慧忧愁的说道。

    叶修文安抚妻子道:“不要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定这次就能彻底治好了呢。”

    叶芝在一侧完全无视夫妻俩的谈话,这么多年这两口子一直对自己唉声叹气的,她已经习惯了。

    叶芝倒觉得她自己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可以趴在草地上数蚂蚁,听鸟儿唱歌,没有什么可叹息的。

    童心纯粹,再加上这病情绪不能起伏太大,使她养成了恬静的性子。

    就连林老道也说这女娃活像一个老干部,处事四平八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