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出人头地
繁体版

第569章 姐妹对线,绝不将就

    范老师这回是真的有备而来,连媚娘战袍都带了。

    拿不拿金像奖影后无所谓。

    必须把周余棠给拿下。

    可做过数场,最终还是范老师不堪鞭挞,败下阵来。

    金像奖结束后,各家媒体少不得专题报道。

    周余棠那段畅谈香江电影发展的采访,讨论度很高。

    有时候,真相才是快刀。

    港圈真实情况如何,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见。

    周余棠一不小心就伤到了香江本土某些人的可怜自尊心。

    杜文择不知道脑子哪根弦搭错了,第一个跳出来:“《狩猎》拿最佳影片,不符合金像奖的三条规定,如今香江本土电影生存困难,应该更加注重保护本土电影的权益。”

    接着,又有不少老东西又跳出来作妖,倡议金像奖组委会考虑,再度修改金像奖的游戏规则。

    必须提高其他电影的准入门槛——将金像奖所设立的15个奖项中,香江人所占工作岗位的数量,由目前的6个提升到10个,以求更好地保护本土影业。

    周余棠飞机刚落地,就接到了金像奖注席陈嘉尚的电话:“周导,你也知道,这边的情况一言难尽”

    有人没脑子,但老陈拎得清,特地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解释清楚。

    “陈导,这都2014年了,一切要向前看,香江电影要进步,规则必须得适应新的时代。”

    周余棠都懒得跟那帮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家伙废话,有些人屁股都是歪的。

    “任重而道远啊。”

    感觉周余棠没那么生气,陈嘉尚松了口气,挂了电话以后,眉头紧锁。

    前金像奖董事局注席文倦开口道:“老陈,怎么说?”

    “这点小事,他应该不会放在心上的。”

    陈嘉尚摇了摇头,苦笑道:“听他的意思,要改金像奖的游戏规则。”

    “什么?他要搞新金像奖?”

    文倦吓了一跳,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相交多年,他知道陈嘉尚没开玩笑。

    细思恐极。

    当年的邹纹怀都下场用自己人脉给他铺路,如今的英煌的杨老板跟安乐江老板,都跟他联系紧密。

    以周余棠如今的能量,真要搞新金像奖,未必没有可能。

    什么狗屁守护香江电影的荣光。

    资本时代,有钱就是大晒,有钱就是能为所欲为。

    只要有实力,连好莱坞奥斯卡规则都能改,金像奖又算什么。

    “放心,按照我对他的了解,应该不会做的。”

    陈嘉尚揉了揉额角,补充道:“搞金像奖这烂摊子,对他没有多大好处。”

    比起那些保守派老顽固,他虽然跟不上市场,但眼光还是有的。

    不然也不会第一批涌入内地电影行业吃螃蟹。

    一部《画皮》让他名利双收。

    彼时的内地电影行业,还是三大导演独大的格局,周余棠只能算是后起之秀,被李晓萍青眼相加,投资扶持。

    而陈嘉尚跟着张昭混,乃是光线另外一股势力,甚至还有心思要教周余棠这个后辈做人做事的想法。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老陈被现实教做人。

    周余棠接连刷新中國电影票房记录,强势晋升圈内超一线商业片大导演。

    张昭宫斗出局,老陈就抱住王常田的大腿。

    这时的周余棠,已经以他从未想象过的速度,于内娱飞升,成为他只能仰望过的存在。

    还跟光线深度绑定,成了股东。

    再后来,陈嘉尚就摆正了自己位置,《四大名捕》后面两部去视界传媒做后期,见面口称周老板。

    前后两任注席,彻夜长谈,直至夜尽天明,最后面面相觑,齐齐叹了口气:“老陈,或许,真的要改变了。”

    两个老头因为周余棠这一席话睡不着觉。

    周余棠回来就参加了《庆余年2》开机发布会,也不可避免的被媒体问及此事。

    “香江电影是否没落,让市场来给出答案。”

    周余棠淡然道:“我说的话,都是基于现实,去年香江本土就只有42部港片的产量,整个票房加起来,甚至比不上江东一家的体量”

    现在的香江电影,还是纯粹的香江电影么?

    《一代宗师》的最大出品方银都机构,总部位于香江,但银都及其前身长城、凤凰、新联、中原制片公司,身份特殊,连接内地与香江已经有六十余年。

    徐老怪的狄仁杰,周星星的西游降魔,资金大头全源自内地。

    乃至于获奖者,都有不少都来自内地,要在港片这群矮子里面选,连黄老狗的《叶问:终极一战》都能拿影帝提名。

    大势如此怎可逆?

    这跟社会环境有一点关系,在内地没发展起来的时候,香江确实意味着先进与洋气。

    很多香江人的心里都带有一种迷之优越感。

    但随着国力日盛,内地飞速发展,两者之间的差距被渐渐被拉近。

    有部分香江人不愿接受现实,便自带了一股怨气。

    近来有媒体报道香江服务行业态度差劲,摆臭脸给内地游客看,其实他们连香江本地人也一起屌

    金像奖的新闻报道还在各家娱乐门户网站上挂着,周余棠空降《庆余年2》的开机发布会又引发了广泛关注。

    娱乐圈时间管理大师莫过于此。

    倪霓都有点佩服自家老板。

    前天降服那文永姗该费了不少气力,昨晚又跟红颜祸水范老师做过一场。

    在《庆余年2》剧组正式开机前,还陪着刚刚国外旅游回来的曾梨去看了《白日焰火》。

    马上进组拍戏,貌似那好妹妹热芭跟俞飞虹老师,也都跟他有一腿

    倪霓想想就头皮发麻。

    自家老板身体真的有够变态,或许高媛媛那传说传自宫廷的滋补良药也有神效。

    总之,吐槽归吐槽,自己的分内之事,倪霓依旧完成的很用心。

    开机发布会造足了势头,《庆余年2》最先拍摄的还是一组开机特辑。

    王怡然在群里跟闺蜜吃瓜周余棠的绯闻。

    最近成龙生日晚宴上合体露脸的神仙cp乃是大势。

    在香江被狗仔拍到探班文永姗,据说港妹也深得大都督欢心。

    但在王怡然看来,都不如李鈊,这两人才是真正般配。

    上网怼了几个黑周余棠的喷子,激情对完线的王怡然,在现实中化身办公室OL甜妹。

    时间过得很快,王怡然在大学毕业以后,也跟许多同龄人一样。

    进入社会,开始工作。

    每天上班之前,必不可少的泡杯咖啡,然后心安理得的摸鱼。

    刷着网上的新闻,作为江东剧迷,王怡然特别关注的除去了周余棠个人社媒,便是江东官媒。

    早起划水的鸟儿有虫吃。

    还真刷到了江东官方放出的最新物料,也是她最关注的《庆余年2》开机特辑。

    “周余棠好像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

    王怡然端着咖啡抿了口,戴着耳机,点击了播放。

    镜头一扫而过江东娱乐创作中心。

    最先入镜的是一个有些秃然的中年男人背影,手指灵巧敲击键盘,打字如飞。

    “这是编剧王惓吧?”

    作为江东老粉,王怡然自然知道江东娱乐创作中心的存在。

    无数爆款影视剧就是在这里诞生。

    《庆余年》大爆后,王惓也由此名声大噪,晋升圈内一线编剧。

    来不及感慨王惓发型很强,王怡然的目光就被他电脑ord文本上《庆余年2》这三个大字吸引住了。

    “原来编剧就是这样工作的,好像跟我也没啥不同啊。”

    王怡然边喝咖啡边看了下去,屏幕上的时间从前年开始,飞速流转。

    岁月如流,弹指匆匆,走到2014年倏地定格。

    意味第二季正式开启。

    “小范大人,醒醒。”

    王启年的叫声由远及近传来,似乎将沉睡中的范闲唤醒。

    镜头跟随范闲的视角到了剧组。

    王怡然兴致盎然。

    主要作为一个圈外人,她很好奇剧组的运行模式。

    “好,风机起。”

    机位准备妥当,剧组工作人员开始拍摄定妆照。

    依旧是周余棠,依旧是那个丰姿如神的范闲。

    一袭领、袖皆镶有细致缜密的织锦金边紫袍。

    大处素雅,小处尊贵。

    周余棠在镜头前摆出各种POSS,举止挥洒随意,偏又说不出的儒雅俊逸。

    “握草,周老板超帅。”

    王怡然都忘了喝咖啡,眼睛里冒出了爱心状的星星。

    接着画面一转,一个俯拍视角,到了古色古香的拍摄场地。

    地面上铺就红毯,桌案上陈设香炉,然后就是各种机器跟设备,王怡然看到了剧组人人手里都有红包,

    “一拜顺风顺水。”

    “二拜开机大吉。”

    “三拜收视长红。”

    “四拜团结一心。”

    场务拿着大喇叭喊话,周余棠当仁不让的率先上了香。

    导演组带着主创、摄影组,灯光组,服装组,化妆组、道具组等一一敬拜上香。

    揭开红布,开机大吉,整个流程仪式感满满。

    “余年有幸,与君再相逢。”

    “吉时开机,敬请期待。”

    视频到这儿也就结束了,接下来的剧组肯定要进入正式拍摄。

    但王怡然只觉得意犹未尽,反复看了几遍。

    这种开机特辑很有意思,能让观众更直观的了解整部剧的拍摄过程,还有不少好玩的剧组花絮。

    在闺蜜小群里转发了视频的链接:“姐妹们,看了庆余年开机特辑没有?”

    “在你发之前,本姑娘在厕所蹲坑的时候就已经刷到了。”

    “靠,我还在吃早餐,你好恶心。”

    “小范大人超帅,《庆余年》第二季要大爆吧?”

    正在群里聊得火热,王怡然突然接到家里老妈电话,说了小姨家表妹的事情。

    小姨家的表妹,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生的相当标致,还上过电视节目。

    后来更是一心逐梦娱乐圈,今年要上魔都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如今的王怡然就在魔都上班,老妈打这电话,便是让出力帮忙。

    小姨早年离婚,表妹跟着妈妈生活,也算可怜,她当姐姐的出了社会,到时候自然要照拂一二。

    还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面艾特了表妹,王怡然满口答应下来。

    姐妹两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长大了不免有些生疏,但说到底也是有血缘关系的表姊妹。

    王怡然在微信上跟表妹打了个招呼:“魔都戏曲学校不错诶,好像是李鈊的母校,说不定你也被周余棠看中,出道就是小李鈊。”

    “姐,你错了。”

    表妹发了张特制周余棠的表情包:“我以后就是新一代鱼女郎,比李鈊还要红。”

    小丫头片子,心气还挺高,没挨过社会毒打,不知道天高地厚。

    王怡然忍不住发了个白眼表情。

    表妹立刻还以颜色,双倍白眼奉还。

    姐妹两人的表情包大战最终以她要开早会而告终。

    王怡然心里有些感慨。

    自己果然是奔三老阿姨了。

    或者说。

    现在的小姑娘,心有点野。

    《庆余年2》开机之后,拍摄却出现了问题。

    上季大结局,范闲出使北齐,领使团回归途中,言冰云背刺范闲,留了个扣子。

    因为言冰云的扮演者是朱艺龙,众所周知他是周余棠的好兄弟,又被网友们戏称是相爱相杀。

    范闲当然不可能死,言冰云刺出那一剑,那也是计划好的。

    可问题是,既要把假死做真,又不能假戏真做真死透了。

    第二季开局有不少王惓原创内容,范闲死讯传回京都,各方反应。

    站在观众角度,看完了前边拍摄的镜头,心里对于整体拍摄效果大概有数,周余棠不太满意,当即提出了意见:

    “这样拍肯定不行,得改。”

    周余棠没有犹豫,当即做出决定:“暂停拍摄,叫王惓跟猫胖还有编剧小组一起过来开会。”

    他参与创作了第一季部分内容。

    但时间管理不过来,第二季剧本总编剧就是王惓,猫胖是剧本顾问与跟组编剧,下边带一整个编剧小组为他们服务。

    开这个会的目的很简单。

    眼下剧本拍摄出来的效果不能让大老板满意,这些人接下来便要在酒店里开始赶工。

    拍摄时修改剧本,放在影视圈,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姜闻就经常这么干,墨镜王点子更多。

    周余棠始终是把观众摆在第一位,召集了孔生、李木歌等导演组,以及跟组编剧在开会讨论。

    “周总,孔导,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李木歌突然开了口,将包括周余棠在内的剧组众人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怎么说?”

    周余棠喝了口水,示意他继续。

    李木歌是燕京大学高材生,肚子里有货。

    刚进圈是高希熙的马仔,而高希熙又是大狗哥的死党,他在小马也没什么机会,一直给老高打下手。

    在《精忠岳飞》时被周余棠看上,画了一堆饼,李木歌很是心动,回去透露了想要过档江东意思,大狗哥很爽快的点了头。

    现在李木歌也是江东娱乐的后续导演储备人才,进组《庆余年2》挂名副导演,对于拍景跟拍美女很有心得。

    “我个人觉得,这里应该加一小段林婉儿听闻范闲死讯的反应。”

    “婉儿的反应?”

    “对,前面几集,都没有林婉儿的戏,如果我是观众,肯定会失望。”

    “按照你的想法,你想怎么做?”

    周余棠饶有兴致的问道。

    “其他的我不好说。”

    李木歌越说越起劲:“但我站在观众的立场,他们知道范闲没死,肯定想看林婉儿的反应。”

    “这是一个加强鸡腿姑娘人设的好机会。”

    “孔导,你觉得怎么样?”

    “小李说的很不错,难怪我总觉得味道不对,像是少了点什么。”孔生点了点头。

    “谢谢孔导。”

    能获得孔生这样老一辈大导演的肯定,李木歌咧嘴一笑。

    “那就先记下这一节。”

    周余棠要给李鈊加戏,不全是因为王太后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李鈊,单纯是出于整部剧的观感。

    比起那些浮夸的强行搞笑,观众肯定更愿意看到鸡腿姑娘为君担忧。

    “我就简单说几句。”

    简单的交流完,周余棠站起身来:“就眼下拍摄效果来看,强行加入网络流行梗,刻意的搞笑,极有可能会影响观众们的追剧体验,会让人感觉为了搞笑而搞笑。”

    “去掉刻意玩梗搞笑的浮夸内容,延续第一季的主演人设,快速切入主线.”

    周余棠要把传奇剧场打造成经典,不但组了圈内最顶级的豪华卡司阵容,连幕后团队也是业内顶级。

    包括了整个场景、服装、化妆、道具等各项,要求极高。

    “周总,要临时改剧本的话,整个后边拍摄进度都要调整。”

    总制片人蒋雪糅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项目刚开,老板对具体拍摄效果不满意,直接叫停项目,她这个总制片人有点头大。

    “那就先调整好再拍。”

    周余棠轻描淡写瞥了一眼:“蒋经理,我要把《庆余年》做成传奇剧场的经典爆款,如果就这样的水准,无疑会让观众失望。”

    “周总,我明白了。”

    蒋雪糅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或许是《庆余年》大爆,让整个影视圈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部戏的续集上面。

    江东电视剧部门的心态也有点骄纵,在第二部开机时就发了不少营销通稿。

    如此一来,热度肯定有了,有第一季打底,不少观众都很期待,网络预约观众将近千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问题在于观众们对于这部剧的期待值很高。

    他们希望看到90分的精品剧,可按照眼下剧本拍出来,至多70分不到。

    那无疑就是失败。

    ps:兄弟们,上一章能看到吗?好像被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