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知否开始搜集气运
繁体版

第十四章 论下水变贵的原因

    最近闲来无事,盛长梧决定出门走走,顺便给自己定一个人设。

    来到盛家这么多年,除了考科举出过几次门,盛长梧还真没好好在外面走一走。

    趁着天朗气清,天气不冷不热,长梧就和王若弗说了一句。

    王若弗想了想,随后说:“那让你五姐姐和刘妈妈跟你一起吧!”

    盛长梧太小,王若弗怕他出门会有闪失。本想让长柏陪着,但想到长柏醉心科举,不愿出面,她就退而求其次的想到了如兰。

    至于华兰,马上就要出嫁,出门不好。

    长梧见如兰跟着,想了想,又叫上自己的亲姐姐明兰。她虽然在老太太那里过的不错,但平时不爱说话,不过她对自己还是很好。

    出门肯定是要花钱,长梧决定好好为自己姐姐花一些钱。

    可好巧不巧,临出门时居然又遇到墨兰,她非要和长梧一起,没办法,盛长梧也只好把她带上。

    让下人赶来一辆马车,在如兰的指挥下,一行人走出了盛府的大门来到一条专门卖胭脂水粉,绸缎首饰的街上。

    对于这些东西,盛长梧是一点也不想了解,但女人出门就喜欢看这些。

    长梧感觉没趣,就对如兰等人说道:“姐姐们,你们在这随便看,随便逛,钱我付,但我想去别的地方逛逛。”

    可长梧说完,三人都没有回应,显然她们全都陷入到了购物的狂欢中,没有听到。

    好在刘妈妈在,听到这话后,就安排两个小厮跟着长梧,同时提醒长梧不要跑远了。

    见刘妈妈点头,长梧就带着自己的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朝其他地方走去。

    扬州多水路,没坐马车的五人就雇了一艘小船,沿着水路走了起来。

    看了一会,长梧感觉这里的风景和他去那些旅游城差不多。除了少了些现代元素外,就是热闹一些,看多了也就没什么了。

    可看着看着,长梧忽然看到有人居然在卖女儿。

    就见那小女孩身穿红衣,背后插着根稻草,和电视里不同,小女孩眼中没有麻木,因为她太小什么也不知道。

    看到这一幕,长梧忍不住问身后的小厮。

    “现在不是太平年月吗,怎么还有人卖儿女的?”

    小厮听到这话,有些吃惊。

    “七哥儿这么小,从来没出门居然知道那是卖儿女的。看来管家说的对,七哥儿真的是神人,什么都知道。”

    感叹完后,小厮就说起缘由来。

    而长梧听完后,感慨颇深。

    原来是扬州城外出现了水灾,虽然朝廷赈灾及时,但还是有人活不过去。

    就算是赈灾,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活下去,总会有意外发生。

    “那扬州城里,这样的人多吗?”

    “不多,也就几百人左右,还没原来扬州城里的乞丐多。”

    听到这话,盛长梧不知该怎么说。

    可能他有点圣母吧,但他感觉自己始终是个人,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秉承着能帮就帮的想法,长梧让船家送自己到扬州府衙。

    长梧是秀才,身边小厮又穿着盛家的衣服,守门的衙役看到他们心里就猜出了他们的身份。

    “盛七公子,您来找盛大人吗,小人帮您引路。”

    “嗯~”

    盛长梧点头同意,随后跟着他来到府衙之内。

    盛弘见到长梧很是疑惑,就问:“长梧,你怎么来了?”

    “孩儿找爹爹有要事相商。”

    听到这话,盛弘笑了,随即问:“有什么要事啊?”

    见盛弘发问,长梧思索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就说:“我想救济灾民。希望爹爹帮忙。”

    “救济灾民,这不是已经救了吗!”,盛弘指着桌案上的公文说:“这里都是救济灾民的公文,现在都差不多收尾了。而且这次灾情也不大,没死多少人。”

    “但扬州城里还有不少流民,他们虽然从灾情中活了下来,但失去了谋生的活计。孩儿我想帮他们找些活干。”

    听到这话,盛弘忍不住笑了。

    盛家是做生意起家的,虽然盛弘是官,可他对经商之道还是颇有心得的。

    想要给几千口人安排活计,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可又想长梧卖书这事,他又感觉似乎长梧能够做到。

    “那你说要怎么做?”

    长梧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做水泥。

    因为之前的穿越者是女性,估计她们也没系统,对于大端影响不是很大。这就给长梧一个发挥空间。

    像水泥这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做法简单,盛长梧自己也记得一些。刚刚来的路上,他又问了系统,发现水泥的制作配方只需要一百气运值。

    这对于现在财大气粗的长梧来说只能算得上是九牛一毛。

    于是乎,长梧想用卖书赚的钱再叫盛弘支持一些,准备在扬州办一个水泥加工厂。

    扬州这里富商多,经常有人修院子,水泥肯定不愁市场。

    更何况西北偶尔还打仗,大端朝缺马,一直都是修筑堡垒被动防守。而西北现在就有些土地荒漠化的痕迹。

    水泥一出世,起码能为大端朝廷延长一百年的国运。

    对于盛长梧的话,盛弘心里有些不信,因为家里的书他都看过,但见盛长梧信誓旦旦的样子,最终还是选择支持。

    而盛长梧在得到盛弘的支持后,心情大好。

    回去的路上见那户人家还在卖女儿,就过去问了问他老子。

    “你家为什么卖女儿!”

    来人看上去很老,像个小老头,但盛长梧心里清楚,这人最多三十岁左右。

    似乎是被问出了伤心事,于是那男子就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不瞒小衙内,小人家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今年遭了水灾,之前又为给老母亲治病,借了利钱,现在被人追债,一家人实在没了活路,这才狠下心肠将小女送来卖。既希望她能活命,也渴望能救一家老小。”

    听这人一番话,盛长梧思索一番后,就让他带自己到他家看看。

    男子以为找到了买主,于是就带盛长梧到他住的地方看看。那位置很偏,就像隔壁阿三的难民窟,不,看上去比难民窟还要破。

    一老头,一躺在地上的老太太,两个妇人,五个和盛长梧差不多大的孩子,还有三个和明兰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

    一堆人围在一起,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

    被买的那个小女孩回来后像是十分开心,赶忙凑到一个妇人身边。妇人见到她也很开心,但见盛长梧后,又紧张的将孩子抱在怀中,生怕被他抢走一样。

    那男子回来后,先是和那老头说明了一下情况,随后对盛长梧说:“小衙内,这就是小人的安身处了。”

    盛长梧此时皱着眉头,强忍难闻的气味说:“你家就这些人吗?”

    小老头回答:“回小衙内的话,我家还有一个儿子在码头上扛货物来维持生计。”

    听到老头这样说,盛长梧道:“那我给你家找个活计吧,你们带着孩子跟我来。”

    说完,盛长梧就走。

    这家人见状,全都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跟了上去。

    盛长梧将这一家子带来自家的客栈,让下人给他们拿些东西吃,然后给他们洗了个澡。

    在他们洗澡的功夫,盛长梧又让身边的一个小厮去买些别人不要的猪下水,牛下水和羊下水。

    还让客栈掌柜去买些调料,等这家人洗完澡后,就带上客栈的厨子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码头。

    望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货运工人,长梧找到一个上风口的位置后,就让人打上灶台。

    就在这时,买下水的小厮回来了。

    他赶着一辆驴车,车上放着的全是下水,一股腥臭味扑面袭来。长梧和他的两个丫鬟全都忍不住的捂住鼻子。

    长梧问:“这一共花了多少钱?”

    “七哥儿,没花钱,这东西本来是肉铺里用来当肥料的。主人家听说您要,特意将这驴车借我来运货。”

    “回头给他一贯钱吧!”

    和小厮说完,长梧就让众人将下水洗干净。众人虽然不懂,但也不敢问,老老实实的借江水将下水洗干净。

    从古至今,好像老百姓都喜欢看热闹。

    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公子王孙在江边指挥人打灶洗下水,群众瞬间将他们围着。

    厨子小厮们被众人指指点点的看着,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小厮刚想将众人赶走,但被长梧用眼神给制止了。

    “做自己的事!”

    长梧说完,继续监督他们洗下水。人多力量大,不一会下水被洗的干干净净。

    盛长梧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厨子小厮生火。等火大了,长梧在一个锅里放少量猪油,另外一个锅里放少量羊油,最后一个锅里烧开水。

    长梧让厨子和那两个妇人将下水切开说:“等差不多了,就往里倒入花雕酒。”

    说完,长梧又让寒霜和寒月看着另外两口锅。

    等油烧开后,长梧就下调料,放的是辣椒,生姜和大蒜。爆开香味后,长梧又让厨子加水,等水烧的差不多,就放入一个纱布小包。

    这里面放着的是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和香叶等物品。

    等水烧开,一股奇妙的香味传来。

    “真香啊~”

    “是啊,这里莫不是煮龙肝凤髓?”

    “我看不像,我听人说八珍最好吃,我看里面八成放的是八珍粉。”

    …………

    一时间众说纷纭,但指挥的长梧不为所动。

    就在这时,盛家的三姐妹不知为何走了过来。如兰见长梧像是在做饭,就问刘妈妈说:“刘妈妈,七哥儿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啊?”

    刘妈妈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下水焯过水后,长梧又让人将之过一遍冷水。过完水后,盛长梧就让他们将这下水放入两个锅中。

    一个锅弄红汤牛杂,另外一个锅加肥肉,做卤煮!

    眼看着锅里的香味越来越重,长梧让小厮用驴车去装一些米饭来。等火候差不多了,盛长梧就从锅边离开。

    发现自己的三个姐姐都在外站在,赶忙上前和她们问好。

    “都卖完了?”

    “是啊,我可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如兰一边说一边展示自己今天的战利品。

    对此,盛长梧只是笑笑不说话。

    “四姐姐,六姐姐你们呢?”

    墨兰之前和王若弗不对付,所以不敢多花钱,只买了一只金步摇,而明兰低调,只选了一只玉镯子,都没花多少钱。

    听到这话,长梧大手一挥,说:“既然这样,那就拿现银吧,要一碗水端平。”

    “这~”

    如兰听到这话,刚想说些什么,但被眼疾手快的刘妈妈制止了。

    “五小姐,这是在外面。”

    明兰也知道现在吵闹不好,赶忙转移话题问:“七哥儿,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长梧:“红汤牛杂和卤煮!”

    墨兰:“七哥儿,我看这东西是用牛羊下水做的,闻着是香,可能吃吗?”

    这话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如果盛长梧不是六岁,肯定会说:“这不能吃,你可想多了。就因为这两道菜,将这谁都不要的下水给吃出了天价。变的比肉还贵!”

    当然了,现在他只能说:“能吃!”

    怕大家不信,盛长梧见煮的差不多,就让厨子给自己捞了一碗,在众人面前美美的吃了一碗。

    长梧本就长的正太,当众吃饭,远胜于那些吃播,看的其他人都忍不住流口水。

    长梧吃完,又让厨子盛了一些,让刚刚做菜的人全都尝上一尝。

    众人一吃,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传上味蕾。

    麻,辣,鲜,香,四味俱全,再配上下水那美妙的口感,下一秒,卖孩子的一家人哭了。

    泪水中既有感动,又是因为被辣味给呛到。

    见众人脸上那幸福的表情,周围的吃瓜群众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盛家三兰见状,也忍不住的试了试。

    一试,就再也停不下来。

    看到这里,人群里不差钱的大爷终于问出了关键问题。

    “小衙内,这吃食卖吗?”

    听到这话,长梧笑着大声回应:“卖,五个钱一碗,配饭管饱!”

    “好~”

    听到这话,群众赶忙叫好,因为这价格十分公道,就算是码头下苦力的工人也吃的起。

    一车下水很快就卖光,见生意不错,盛家小厮赶忙又去购买。这次他还带上了一贯钱。

    这钱还是刚刚赚的。

    趁着小厮买下水的功夫,盛长梧走到那户人家面前说:“这就是我给你们找的伙计。以后你们就在这里卖这吃食,不能富贵,但可温饱!”

    说完,盛长梧还让下人给他们送上五十两银子。

    “这是你们生意的本钱,有人如果找你们麻烦,你就告诉他们这是扬州通判盛大人家照顾的生意。”

    听到这话,这家人大喜过望,赶忙问:“多谢小衙内活命之恩,不知小衙内姓名,我们一家肯定会早晚祈福,保佑恩人大富大贵,前程似锦!”

    听这家人这样问,周围认出盛长梧的人赶忙大声说:“这是通判大人家的盛七公子,我们扬州城里有名的神童,别看他小,现在已经考中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