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历史悬疑推理泰坦尼克号之谜
繁体版

第一章 可疑的泰坦尼克号博物馆

    本故事线索人物:卢卡,27岁,慕尼黑大学化学与材料系博士,慕尼黑大学图书馆长,雷奥的弟弟。雷奥,28岁,柏林大学心理学博士和数学博士,柏林警察局合作的著名私家侦探,卢卡的哥哥。两人住在慕尼黑路德维希大街十号

    金秋十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透着微微湿润的海风,柔和的阳光透过云层温柔的照在地面上

    兄弟俩正在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度假,他们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呼吸着像薄荷般清凉的深秋的空气。不远处,一座巨大的形似透明冰川般的建筑映入眼帘,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尼克号纪念博物馆

    “走,我们去看看。”

    在巨大的博物馆里,参观的人群挤满了博物馆,比肩接踵。兄弟俩就像一颗水珠滴入了偌大的广袤海洋。

    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那张古老的泰坦尼克号设计图纸,它长约九米,高一米多,详细的标明了泰坦尼克号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因为图纸太过珍贵,所以只能规定每个人排队参观,每人只能在图纸面前停留30秒钟。同时,严禁拍照,避免闪光灯损害宝贵的图纸

    一位讲解员在热心地向大家讲述那场海难的经历。那是一场悲剧,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在短短两小时40分钟内,如自沉的航空母舰般缓缓的没入深渊,就像燃烧的太阳沉入地平线

    “你认为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如何?“在图纸面前呆完了短短的30秒后,雷奥问卢卡

    “除了因为扩建上层甲板而减少了救生船的数目是个愚蠢的错误,其他都很完美,16个水密舱的设计更是伟大的杰作。。”

    “这,也是我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卢卡的视线聚焦在窗外,仿佛看向无限远处湛蓝的海洋般的天空

    雷奥:?

    “我在慕尼黑大学因为化学与材料考的太好,所以教授默许我去船建学院旁听了一年的课(在那里蝉联了一年的院系第一)。根据我所学的知识,泰坦尼克号这样四万吨的巨轮,即使有四个水密舱同时进水,也丝毫不会影响航行。”

    “如果进水的舱数更多,就像现实中的六个,也能够漂浮在海面上至少2到3天等待救援。而现实却是,仅仅不到三小时,泰坦尼克号迅速倾覆,而且船体还断成了三截。”

    雷奥的眉头中间形成了一道细细的竖纹,兄弟俩肩并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卢卡闭上眼睛,静静地思索。雷奥抬头凝望着渐渐西斜的太阳,十指相扣,嘴唇紧闭。

    良久后,雷奥建议他们先把这个问题抛开,去看下一件展品

    他们缓缓的踱步到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组拍摄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图片前。照片中,巨大的钢铁城堡安静的沉睡在海底,像一头化身为孤岛的黑色鲸鱼

    雷奥凝视的作品片刻,说:“我们能相信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吗?我看这张照片里有蹊跷。”

    卢卡:你说说看

    “为了让你更清楚的看出蹊跷,我们首先把照片还原成三维的船体,我在办案的时候常用一种方法处理照片,我管他叫焦点坐标轴法。首先,根据景物的模糊与清晰程度,大致确定这张照片的对焦点,然后以它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由于照相是将三维投影到二维,所以遵循射影法则。将这个法则逆推,就可以把二维的照片还原成三维的实物。”

    “至于比例尺,我们知道泰坦尼克号的船宽97.5英尺,将图片上的宽度与97.5英尺建立比例关系,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卢卡闭上双眼,开始心算片刻后,他睁开了眼,直视着雷奥清澈的双眼,“确实有问题。根据比例尺算出的船的长度与泰坦尼克号的数据基本相同,但是根据图纸上的说法,船的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部总共175英尺,可这艘船的甲板似乎太靠近海底,烟囱太短了,达不到175英尺,即使说成是海水腐蚀了烟囱也很牵强。”

    “所以我们要怀疑照片的真实性了,这样,我马上回柏林警察局,将警察局网络图库里的这张照片送给物证室,他们可以检查出这张照片有没有人为刻意修改的痕迹。”

    “好,那我赶回慕尼黑大学图书馆,那里有世界各大海域的温度压强和含盐量等基本物理参数,我结合化学动力学方程和速率方程,可以对海水腐蚀烟囱的速度进行大致的估算,这样可以修正一下我们的估计。”

    兄弟俩的北爱尔兰假期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走出博物馆时,远处巨大的苍黄落日正在缓缓下沉,就像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苍鹰在天空翱翔着,俯冲下来,风裹着鹰的嘶鸣声,如同泰坦尼克遇难者哀戚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