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剑篇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符箓

    薄山上,最近冷清了不少。

    山上弟子皆下山斩妖去了,只留老道人和赵希言二人在观里,日常敲钟做饭这些事情,都是老道人亲自来做。

    虽然再怎么看赵希言是孩童模样,但无论是年龄还是辈分,总归是自己师兄,做师弟的给师兄做饭吃,应该的,应该的。

    虽说观里没有读书人“君子远庖厨”的那些说法,但不食“三净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

    晚饭杀鱼烧鱼的事情,老道人是肯定不会做了。

    陈果明确表示,吃鱼可以,杀鱼烧鱼的事情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自然做晚饭的重任就落到了陆一身上。

    陈果蹲在一边,看陆一熟练的杀鱼去鳞,感叹道:“啧啧啧,你这手法还挺熟练。”

    陆一将鱼冲洗干净,道:“在井水镇的时候,一直都是我做饭,后来璐璐长大了,做饭的事情就由她来了,但杀鱼这种事情都还是我在做。”

    陈果笑道:“你这就是偏见,女孩子怎么不能碰刀剑了?”

    陆一摇摇头,道:“别的女孩子可以,但璐璐不行。等我们去过长安城见了师兄师姐,我就会带璐璐离开中州,其他的一切纠葛都与我们无关。”

    陈果闻言,叹了口气,道:“如若能够这样,那便最好。”

    而后,又神色复杂的说道:“陆一,这世界比你想的要复杂,很多东西躲不了的。”

    陆一抿了下嘴,没有多说什么。

    晚饭桌上,陈果不断感叹,陆一这做鱼的手法真不错,不只是说味道有多美味,还有这家常菜才有的味道,让人一尝停不下筷子。

    一旁的赵希言听着陈果不停的夸赞,看了眼盘中还剩不到一半的红烧鱼,又瞥了眼专心吃饭的老道人。

    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了块鱼肉到自己碗中。

    “哎哎哎,干什么呢?”

    陈果好不容易抓住赵希言把柄,扯着嗓子喊起来:“是谁说自己是个吃素斋的道士?”

    赵希言叹了口气,将手中碗筷放下,合掌与胸前,诵念道:“南无阿弥陀佛。”

    然后端起碗筷,将鱼肉夹起一口吃下,大口咀嚼起来。

    璐璐满眼疑惑,看了眼身旁的陆一。

    陆一低头耐心解释道:“佛家的《往生咒》,道长给鱼超度呢。”

    陈果在一旁傻了眼。

    这也可以???

    老道人赶紧端起饭碗,低头闷饭。

    道籍说得好啊,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半响,老道人突然想起来,正事还没说。

    于是放下手中碗筷,对陆一说到:“陆一,明早来观前白玉台,我教你几式道术。”

    陆一看了眼赵希言,问道:“可以教吗?”

    赵希言翻了个白眼没有吱声。

    老道人哈哈大笑,说道:“教是可以教,能不能学得会就看你自己了,我道宗之术和你剑宗剑术可是大不相同。”

    饭后,陈果和赵希言不知又跑到哪里去了。

    陆一拉着璐璐,跑到大殿屋顶,时至秋季,硕大的一轮圆月格外皎洁。

    微风袭来,山林寂静。

    陆一躺在屋顶的瓦片上,伸出手,像是要触摸到近在咫尺的月亮。

    璐璐躺在陆一身旁,有样学样的也伸出雪白的小手,轻抚月光。

    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

    次日清晨五更。

    虽说都是修行中人,但陆一还是不忍心老道人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在撞钟,便起身陪老道人一起起床出了门。

    陆一这也才了解到,原来道钟还有“起三清,落四御”的说法。

    听老道人诵念完钟文,陆一突然想起山下遇到的妖气,遂问道:“老头,道门不是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吗,我们上山前遇到的那股妖气如此庞大,肯定有大妖在,你怎么只是以钟声驱退,而不将其斩杀?”

    老道人笑道:“什么大妖?只是一团灵气而已,算是精怪之属,无伤人之心,与蛮横嗜血的妖族还是不同的,修行数百年才生出灵智,实属不易,如若我真将其斩杀,有违天道。”

    陆一恍然,道:“那白色雾气也不是妖气?”

    老道人摇摇头,说道:“那只是其灵气本体而已,妖气实为势,无形。”

    陆一点点头,仔细回想之前那头狼妖的磅礴气息,确实如此。

    不用担心下山后再遇到大妖,如此一来陆一便放心了。

    吃过早食,老道人带陆一和陈果来到道观前的白玉台。

    老道人先问向陆一,“于渊可曾传你《悟剑篇》?”

    陆一摇摇头,答道:“教过了,但我目前还看不懂,老爷子说《悟剑篇》通篇在一个“悟”字,我剑道境界太低,当进入剑术境界进入上三境后,才有可能悟到。”

    “是如此,”老道人点点头,“通常来说,悟剑悟道的悟,都在于厚积薄发,将剑术练至顶端,总归没错。”

    老道人又问道:“那你现在练的剑术是?”

    陆一如实答道:“是我剑宗的《剑经》。”

    老道人点点头,道:“如此更好,剑宗在九州剑道屹立顶峰三千年,《剑经》也传承了三千年,一直以来九州剑客都将剑宗视为剑道圣地,上门问剑者不计其数,而剑宗从未将问剑之人拒之门外,这也就导致九州各门剑术,多多少少都有些《剑经》的痕迹在,我道宗的一些剑术也是如此,这样的话你学来应该会简单许多。”

    说罢,老道人又将头转向一旁的陈果,说到:“你与陆一不同,我不知带你进修行之门的人是谁,但他并没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引路人,导致你现在无论是心法还是剑术,都毫无章法,现在我要你将之前所学全部忘却,然后将我道宗心法《黄庭经》与《上清大洞真经》传你。”

    “如今山下妖孽横行,我山上弟子全部下山斩妖去了,你们两个我也留不住,不久之后也要下山,我今日先将符箓之术传你二人,道宗的符箓之术,专善斩妖驱邪,你们二人下山之后遇到妖族,也算是有克制的手段。”

    “习符箓之术,要先学会画符,符能一笔画出后,我再教你们如何在画符时运行真气附于符箓之上,以气御符,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会,今日我先将符画与你们看,希望日后你俩能够勤加练习,最终达到御气凭空画符的境界。”

    对于自幼身居宫中陈果来说,身边尽是士子大儒等书法大家,耳濡目染之下,自身笔墨功夫自然不会太差。

    道宗符箓本应用朱笔画与符纸之上,但老道士说二人刚刚开始练习,就不必浪费纸墨了,让陈果在观内提来一桶水,以水代墨,就在白玉台铺就的地面上,画写起来。

    道观于薄山山巅坐北朝南,观前白玉台,台下云海翻涌。

    身旁台阶上,璐璐一手托腮,看着白玉台上的教习符箓的三人,脸颊上的酒窝渐显。

    赵希言双腿盘膝,坐在白玉台边的栏杆上,低头问道:“好看吗?”

    璐璐乖巧的点点头,道:“嗯!我哥认真的样子真帅!”

    赵希言饶有兴致的问道:“那你要不要学剑?就你这资质,随便学学就能打得过他们两个。”

    璐璐急忙摇头,道:“不要!”

    赵希言也不再追问,将双手背在脑后,屁股仍旧盘坐在栏杆之上,身体却是微微后仰,悬于空中,随白玉台下云雾浮沉,身浮心定。

    璐璐刚上山时,赵希言就发现了不对劲。

    女孩身后背的那支黄梨木剑匣,他是知道来历的,曾在剑宗传承千年,历代剑主都非平庸之辈,不说匣内飞剑,仅是剑匣本身,上千年的剑气侵染,寻常人碰一下都会被剑气所伤。

    然而,背负剑匣走了这么远路的女孩,竟然只是个毫无修炼痕迹的普通人。

    好奇之下,便问了与陆一兄妹二人熟识的邱太清。

    如赵希言所想的那样,璐璐身负剑匣不被剑气所伤,确实因为其天生剑仙之资,并且璐璐也确实从未习剑修炼。

    当初于渊见到陆一兄妹二人后,愿意留在井水镇,最大的缘由便是相中了璐璐千百年难得一见的剑仙资质。

    然而,当自己打算收兄妹二人为徒,与陆一说了自己的来历后,陆一却怎么都不愿意让璐璐拜师。

    于渊虽然无奈,但璐璐只听陆一的话,陆一说不让她拜师,她便真的不拜,甚至这十年来,连木剑都不曾碰过。

    不得已,于渊便只收了陆一自己一人为徒。

    赵希言不理解,遂问缘由。

    老道人十分无奈,还能为啥?

    还不是因为“剑宗”二字。

    从十年前那个“天下剑道气运,东州独占九分,而九分尽在我身”的九州第一剑道宗门,到如今全宗仅余三五人。

    陆一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以前三千剑仙的剑宗,屹立剑道之巅,宗门所在的青山,山下满是信徒,仰望其身。

    而现在,剑宗全宗区区三五人,还想占着山巅的位置,整个九州无数人,可早就随时准备上山了。

    但事到如今,不是剑宗不下山,而是只要剑圣于渊还在,剑宗就下不去山。

    没办法,谁让你于渊这么强?

    剑道破碎,风雨飘摇,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这十年来,与于渊日夜生活在一起,看着昔日的剑圣一日日老去,陆一对老人早已生出了亲情般的感情。

    然而对于剑宗。

    陆一未曾见青山之姿,又怎会羡其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