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搞体育
繁体版

第九章 权利才是王道

    百人敌?

    单挑八个一级就能称之为百人敌?

    朱安明白王擒虎不会撒谎,他的意思可能是指正常的普通士兵。

    且百人敌不是说他可以群K一百人,而是面对百人的围攻,不会落入下风,有性命风险。

    “好,你且去刚才的院子,待会会有和你一样的人出现,到时将那人领到这里来。”朱安兴奋到。

    他仅仅花了十二万七千步就得到一位百人敌的猛将,虽然损失了127位精锐轻骑兵,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对了,还有马!

    不过朱安没有得意忘形,猛士固然猛,但并非无敌,真要被人偷袭,也就是一刀一剑的事情。

    还有,据王擒虎所说,并非所有人升到四级就是百人敌,那要因人而异。

    比如有稳重型的士兵,升到四级后武力值是不会增加的,但头脑会变得更聪明。

    还有平庸型,即便升到满级,也和一级士兵差不多。

    所以,这就需要朱安自己去发掘好坏了。

    王擒虎带着朱安的命令离开了,回到了他刚才出现的小巷,侍卫们对这位忽然出现的‘将军’,除了羡慕外,倒没有其他想法。

    毕竟大明这么大,皇上有多少军队,只怕连杨嗣昌自个儿都不清楚。

    待王擒虎回到小巷时,那里已经站着一位衣着干净的中年人,中年人见着王擒虎,便笑道:“把总大人,是来接在下的吧。”

    按照系统设定,四级后自动转为把总,因此中年人有此一问,王擒虎点头道:“陛下命我来接你,你随我来吧。”

    此刻,王擒虎身上已经有了宫中行走的腰牌,领着中年人在王承恩疑惑的目光中,走进暖阁。

    “陛下,臣将您要的人带来了。”王擒虎单膝跪地,复命道。

    朱安见着中年人,问道:“你是赵铁生?甲级联赛的教练?”

    他之所以知道赵铁生的名字还是系统面板的提示,除了精锐轻骑兵的选项外,当朱安在物品栏使用‘甲级教练’的道具时,系统面板又多了个‘特殊人物’选项,里面就有赵铁生。

    可惜,特殊人物不能升级,也没有技能栏。

    “回陛下,臣是赵铁生,善于足球。”赵铁生不卑不亢地拱手答道。

    特殊人物就是特殊人物,刚见面就自称臣了。

    “我现在有男女队员百名,你需要多长时间能训练到他们上场比赛。”朱安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问道。

    赵铁生自信道:“回皇上,两月足矣。”

    两个月,时间有点太长了吧。

    因为,此时朱安的主线任务已经更新,那就是【进行一场男子足球队友谊赛】。

    同时和朱安预料的一样,支线任务栏也更新出任务——组建一支女子足球队(7/11)。

    和主线任务不同的是,后面还显示出了合乎标准的人数。

    进行友谊赛的主线任务奖励粮食十万石,外加解锁精锐步兵兵种,而支线任务的奖励同样丰厚,获得水泥(混凝土)制造方法。

    “朕是说他们熟悉足球规则,脚法技艺也过关,这样的队员你需要训练多久才能上场比赛。”朱安再次问道。

    赵铁生想了想,答道:“一个礼拜。”

    他怕朱安误会,又解释道:“陛下,这样的友谊赛并不能称之为比赛,若要想达到业余联赛的程度,至少需要两月。”

    朱安却不管这些,他关注的是任务。

    “朕明白,先让他们踢一场友谊赛吧,友谊赛后,你在领着他们训练即可。”朱安道。

    又和赵铁生和王擒虎交代一番后,朱安就将王承恩喊进来了。

    王承恩见朱安稳坐御座,不禁松了口气。

    “王伴伴,拟旨!“”

    “封王擒虎为锦衣卫千户,暂护卫朕左右,封赵铁生为体育司司长,专职管理足球事宜。”

    “那个,体育司为新建,暂由朕管。”

    朱安霸气的下达指令。

    王承恩额头冒汗,但还是应了下来,却不解道:“回爷,不知体育司司长几品,赵大人可有功名?”

    毕竟,任免官职要经过内阁大佬的手,即便人家看不上这种小官,不会与皇上为难,但你要晋升一位没有功名没有功劳的草民,那就有点过分了。

    更重要,是新增一个部门。

    暂且不论内阁大臣们是否同意,即便同意了,这大肥肉也不会让出来啊!

    还有,这足球就是蹴鞠,体育司岂不是和传奉官类似。

    但传奉官是传奉官,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官职,可听皇上的意思,这体育司是要搞正式的啊。

    “暂定七品吧,他没有功名。”朱安道。

    王承恩也明白,回了‘是’便传令下去,自有小内侍向内阁传旨。

    果然,王承恩的担心来了。

    内阁不同意,既然内阁都不同意,那更不用指望吏部了,而且内阁还传来意见,若皇上需要,大家可以明日去早会上谈谈。

    谈个球!

    朱安真的被气到了。

    不是说明朝的内阁辅臣都是窝烂废嘛?他们敢和自己对着干?

    “好,好,好!明日我倒要看看。”

    “王伴伴,叫杨嗣昌过来。”朱安怒道。

    正志得意满的杨嗣昌忽然听到皇上传令,向周遭同僚拱拱手告辞后,便火急火燎的随着小内侍赶往乾清宫。

    “臣杨嗣昌参见陛下!”杨嗣昌躬身拱手拜道。

    朱安不耐的打断他,问道:“这些人参张至发的奏折是真是假!”

    说罢,‘啪’的声,扔下数本奏折。

    杨嗣昌捡起一一过目。

    翰林院编修吴伟业、户科给事中冯元飙、翰林院修撰黄道周、工科给事中陈启新等等。

    皇帝问这话,意思还不明显。

    杨嗣昌暗呼皇上这是让自己出头?

    “陛下,是真。”死道友不死贫道,这个时候可不能退缩啊,不然陛下对自己的好感荡然无存。

    “好!朕明天上朝就要论论张至发是怎么当这个首辅的,你知道该怎么做?”朱安沉声道。

    杨嗣昌此时却是严肃道:“臣明白。”

    以杨嗣昌的地位,自然不需要他动口,再怎么说也是皇上心腹,兵部尚书,总有那么几个‘贴心人’。

    “另外,朕要建新军!”朱安坚毅道,是时候将精锐轻骑兵抬上战场了,要不然以后莫名其妙的出现,总会让人生疑。

    杨嗣昌微微一愣,似乎想明白了皇上的打算。

    如今李贼败退,献贼自顾不暇,其余各地的反贼已然呈现熄灭态势,辽东的清军暂时没有动静。

    正是编练新军的好时机。

    二人细细商议一番,决定明日早朝后提出。

    挥退杨嗣昌后,朱安还有些恼火。

    但想了想,他就释然了,增设新部门,任命官职不是小事,要是正儿八经的军政部门,大臣们或许就同意了。

    可蹴鞠毕竟上不得台面,内阁大臣要是这么轻易妥协,那以后史书上就要记他们一笔了。

    不过,这件事也让朱安明白,内阁必须要有自己人。

    杨嗣昌虽然是议和派,但本事还是不错,抛开议和的观点,朱安觉得他还能用一用,放他进内阁是个选择。

    薛国观政治立场不明,应该也能拉拢。

    傅冠年纪最小,在内阁较为激进,但不讨崇祯喜欢,因为这家伙是个老阴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