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霄正传
繁体版

第一章 神秘山洞

    (一)

    清末民初,狼烟四起,军阀纷争,战乱不止。

    民国三年,天下大旱,河水断流,农民没有收成,庄稼颗粒无收,为谋生计,百姓纷纷背井离乡,流亡途中饿殍遍地,更有流民为保性命,不惜易子而食。

    (二)

    泉南县城,深秋,傍晚天龙山角处一座破庙,隐约可见炊烟,破庙早已因为战乱荒废,加上百姓没有收成,无力自保。

    更别说捐献香火了,甚至就连寺庙也早早地,遣散僧人,各自谋求生路,因此这座破庙也就成了一些逃难到此的流民和乞丐的避难之所。

    寺庙残破不堪,神案前佛像的身躯也早已残缺不全,殿内有一群乞丐架架起一口大锅,乞丐们衣不蔽体,此时正分别围坐在锅旁。

    这时已经是深秋时分,马上就要入冬了,他们身上的衣物起不到任何的保暖作用。

    傍晚,气温骤降,深秋的空气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寒意。

    寒风,席卷而来,让这些乞丐感觉到有些不适,于是离着火堆更近了一些行,炙热的火焰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温暖,而锅中的水早已沸腾,只是不见有任何吃食。

    (三)

    寺庙外,远处,数里外正有一老道,向着寺庙缓缓走来,步伐缓慢,体态轻盈,身上单薄的道袍此时也已经破旧,不过却被清洗的十分干净。

    不肖片刻,道人已经慢慢走进寺庙之中,走进寺庙之内,只见寺院之中有一土坑弥漫着恶臭,想来该是乞丐们排泄的地方,但是这坑中赫然漂浮着不少细碎尸骨

    老道士身形依旧缓慢,却顷刻间来到了大殿之外,站在门口扫视着殿内,殿中佛像旁一个高大的乞丐,正在用石像上敲下来的石头磨着一把生锈的菜刀,旁边是一个青布襁褓包裹着的婴儿,婴儿约莫刚生下来没多久,瘦骨嶙嶙。

    此时高大乞丐已经磨好菜刀走向婴儿,这婴儿是流民遗落下来的孤儿,父母早已变成锅旁这群乞丐腹中的食物。

    此时乞丐们望向婴儿,眼中流露出贪婪的光芒,见此情形,老道瞬间掠地而起,落地时,已经站在了乞丐面前。

    此时高大乞丐已经倒地不起,七窍流血,不一会就没了呼吸。

    而老道手中多了一个襁褓,看了一眼襁褓中的婴儿,对着大殿中早已麻木的乞丐说道:“尔等保全性命本无可厚非,但是你们所作所为与魔道中人何异,因果轮回,如此行为,终将自食恶果。”

    道士说完这些,并不想多事,随即转身离去,乞丐们对于老道的话充耳不闻,目送老道离开后,转过头,看向了刚刚死去的同伴,眼中的忌惮再次转变成了贪婪。

    当然这些已经走远的老道士,已经看不到了,此刻他正看着手中婴儿,陷入了沉思。

    眼见婴儿气息越来越弱,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取出里面的黑色药丸,碾成粉末,喂给婴儿服下,不一会婴儿脸色就变得红润起来。

    赵思源看着襁褓中婴儿,双手掐诀,沉吟片刻后,自言自语地说道:“也罢,今日能遇到,也是你我有缘,今日便收你为徒,你命中注定福泽深厚,但是却前路坎坷,为师希望你坚守本心,别辜负了自己的善缘。

    (四)

    十多年后的一天

    清水县附近的一处大山中,有一处茅屋,茅屋外,身穿道袍不满二十岁的赵雨禾,此时正看着远去的背影陷入了迷茫。

    八年前,师傅带着年仅十岁的他,来到这十万里大山,说是要在此闭关,结茅修行。

    师徒二人相依为命,在这乱世之中,立身保命,靠着种田打猎为生,日子虽不富裕,却也算过的潇洒惬意。

    只不过这八年来,赵思源经常独自去了大山深处,说是要找寻一样东西,每次都要去几天,每次雨禾想要跟着的时候,爷爷总是以他尚且年幼作为理由拒绝。

    并叮嘱他,大山深处充满了危险,独自一个人,千万不可以到那边去。

    前几天师傅再次进入后山,而就在昨夜,师傅突然回来并带回了一个檀木漆盒。

    然后和赵雨禾告别一声后,第二天一早便要动身离开了这里,还说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必须独自一人上路,日夜兼程。

    叮嘱了赵雨禾一番后,赵思源便立刻离开,临走还交代了他,如果十天内自己没有回来,就立刻离开这里,大山深处去,自己回来之后会去找他。

    由于师傅经常也会离开,所以赵雨禾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默默数着日子。

    只不过一连过了十天后,他爬上山顶发现没有师傅的身影后,才慢慢意识到不对劲。

    思考片刻后,他又等了五天时间,还是没有发现师傅身影,这时他不在犹豫,立刻动身向着后山跑去你。

    (五)

    几天后,赵雨禾终于在一座古树的旁,发现了师傅给他留下的标记,标记的一处自然形成的山缝。

    顺着标记向下望去,是一个非常陡峭的崖壁,深不见底,然后,赵雨禾找了一些藤蔓,编成了绳索后,绑在古树上面,然后抓着绳索,顺着崖壁慢慢爬了下去。

    崖壁很深,他不知道爬了多久,之后在脚下的枯树旁边,发现了一座山洞,一座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山洞。

    因为有师傅的标记,赵雨禾并未多想,而是直接进入洞中。

    赵雨禾发现洞壁四周光滑,也不免有些惊奇,不明白是什么人在此开凿的山洞,还把石洞打磨了一番。

    看着光滑的石洞,为了测试石洞的硬度,他好奇地拿出随身携带的凿子,对着石洞不起眼的角落,猛砸了下去。

    结果却才发现,自己一直强身健体,修习了十几年的力气,全力挥动着凿子,居然只是在石壁上留下了很浅的痕迹。

    想到这他更加好奇起来,于是围着石洞转了起来,洞内大概二十平米的样子。

    有一套石头打造的桌椅,角落是个石床,上面放着一些生活起居的东西,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早就已经破烂不堪起来,只有几个陶罐比较完好。

    最中间的一方阴阳鱼石台,石台上有两处凹槽,其中一个凹槽居然是处泉眼,赵雨禾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后,伸出手,捧了一口泉水,泉水非常甘甜,喝完之后感觉身体特别轻松。

    一番惊奇过后,他又看向另外一个凹槽,看了看,他忽然想到,石台上之前放着的,应该就是师傅带走的那只漆木盒子了。

    (六)

    把山洞熟悉了一遍后,看着天色还早,于是赵雨禾决定到崖底找些吃的,他也不知道师傅什么时候回来,这么久没有回来应该是遇上了什么事情。

    石洞距离崖底的距离并不是很远,而且越往下,缝隙也就越大,最下面居然是座峡谷。

    峡谷内有着很多的山禽还能听见阵阵狼嚎,而山洞建在峭壁上的原因,估计就是为了防止一下野兽吧,赵雨禾心里想着。

    在采摘了一些野果,抓了一只山鸡并捡了一些干柴后后,赵雨禾就回到了山洞,在洞口的处用那些破旧衣物引燃树枝烤起来了野鸡。

    就着野果吃了一顿烤鸡后,他躺在石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七)

    第二天一早,赵雨禾醒来后,就再次来到了峡谷内,他准备砍些竹子编几个竹篓,方便来回运送东西。

    到了晚上,忙了一天的赵雨禾非常疲惫地躺在石床上,看着洞内自己的劳动成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今天编了几个竹篓,还给石床编了一张藤垫,打了一些野味,拔掉皮挂在墙上做成了腊肉,这样以后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不用去找吃的了。

    背篓里也采了满满地一大筐果子,同时在洞口处还准备了不少的干柴。

    休息片刻后,他站起身,准备清理掉,昨晚烧剩下的的炭灰,换上新的柴火,忽然就在那堆灰烬中发现了一方石印。

    虽然说是石印,其实赵雨禾也并不知道是什么石头,虽然烧的很黑,但是一清洗就立刻焕然一新,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了,而且异常坚硬。

    不过他很快判断出,这石印应该是那堆破烂的衣服里放着的,因为不知道作用,于是便收了起来,想着等师傅过来后,把它交给师傅。

    (八)

    一个月后

    今天外面忽然下起来了暴雨,这么多天过去了师傅还是没有回来,赵雨禾心里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洞外的雨很大,他也没办法出去,于是就在洞中来回渡步,过了一会忽然惊奇地发现八卦台上的泉眼里的水位,居然在一直下降。

    于是他蹲在泉眼前看了起来,不一会泉眼里的水,全部倒流回去。

    仔细一看居然发现,泉水之前原来是从一个更小的凹槽喷涌出来的,看着这个小小的凹槽,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发现的那方印玺。

    想着这两个之间可能是有什么联系,于是接着连忙取出那方印玺,放了进去,果然,非常契合,不一会八卦台忽然抖动起来。

    赵雨禾紧张地看着眼前的石台,然后他想了一下后,居然站了上去,不一会石台居然慢慢开始下沉,过了一刻钟后,石台已经带着他到了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