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女程序员回宋朝躺平度日
繁体版

第9章 入岛签证

    三姑娘岛(虚构)用青石和木板铺就搭建出来的港口,没有汉白玉的围栏,就地取材,用岛上的石材加工成柱,中间穿着粗麻绳做成护栏,防止人货发生意外。王小楠和沈家兄弟所乘的船只前后脚驶进这座古港。

    王李二人的脚刚踏上石阶,便有一青衣女子上前问好,小楠想,莫不是要推荐酒店住宿?看着妙音,妙音是个普通良家女子,从出生开始就没出过远门,自然也是一脸茫然。青衣女子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引路官,但凡外来人员,登岛均需要报备核准,准许入岛后才可以通行。她将二人引到不远处一个木石混合结构的建筑中,留下两人离去。

    一张长桌横在一位中年女官和两个外来客中间。女官面前,一个厚厚的大本,一套笔墨。她抬起头,嘴角向上翘起一个不大的弧度,将严肃的面色冲淡了一些,说:“两位先请坐,你们可是第一次来我这三姑娘岛?”得到肯定回答后,接着说:“既如此,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需要两位姑娘如实作答,如有不方便回应处也可示意,不过切记,不可不诚。我们会根据你的回应,尽快给你们是否可以入岛的答复。”

    这情况着实给王小楠震了一下,这是位非常职业的签证官呀,自己真的穿越到北宋来了?看看妙音,袅袅婷婷细声温言的样子,好像又是在古代。在心中打了个腹稿,换位想着签证官的立场:一般情况下会想要了解哪些方面呢?比如说来这儿干啥的,来多久,有没有引荐人,个人的基本情况啥啥的,总跑不掉吧。总之,不能让人家觉得自己是个有危险又无用的人,大概有通过的希望,就是不知道,这岛上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或偏好。眼睛往旁边一块木板上一瞟,上面贴了张告示,用繁体汉字写着入岛须知,附着准入人群的条件说明:

    【凡未及十一岁幼童,无亲缘关系冲突者,可入域】

    【应域内常住民延者,可临时入域内,一旬内奉短期行验(通行证),超期则另行评定去留】

    【年十一至二十八女,若身怀长技,切可自证者,可入域】

    【为市为商者,男女不限,可奉短行验,限定外围活动】

    王小楠特意在第三条的年龄要求28上停留了一下,确认不是二八。还好自己还擦了个边。签证官看到她在看告示,貌似这姑娘是识字的,这倒是极好,待我再问她一问:“这位姑娘可是识字?”

    “这有什么不……”王小楠说到一半,方才想起年代问题,自己想当然觉得认字没什么,于是马上改口,谦虚地回道:“认得些字,您这告示第三条,我倒切合。”

    “哦,是何技艺?”女官问。

    “可否让我看一下您适才的笔录?只看您记录关于我二人的那页即可。她原来所在的企业出于某些原因极其重视信息安全。即使是同一单位的同事,原则上在没有获得权限时,相互间的工作资料也需保密的。即使到了另一时空,她也下意识地缩小了申请查看的范围。不想这个小细节,却使得女官心中对她更是起了爱才和好奇之心。遂将自己面前的本子摊开。给王小楠展示里边的内容。

    王小楠一看,倒是和自己猜测差不多。这里的人员登记,采用的是竖式排版。用印章提前扣上几个固定的名目,比如姓名、性别、年龄、目的,引荐人、日期等等。项目内容则是由这女官现场笔录,其实就类似于现代电脑登记信息时,用户所填写的表单。只不过在21世纪,人们会借助于数据库和编程技术,将用户所填写的表单信息录入进数据库表,形成结构化、易查询、编辑和统计的数据记录。而在这会儿嘛,初次登记全靠手写,而后期的统计又是一个麻烦事。想想从一页一页详细的文字记录中反复核对肉算,难免有错漏。

    王小楠想到了二维表,便向人要了一张大白纸。这年代纸张不便宜,不过这女官也是舍得,吩咐人拿来一张上好熟宣。王小楠看了一眼桌上的毛笔,想想还是打开了自己的背包,掏出一支签字笔来,又环顾一圈找了一根直树枝充当尺子。很快写好表头的字段名,根据预估的字段值内容长度,确定好列宽,一份标准的数据二维表便新鲜出炉。还没完,她又将表格的第一行写上了自己的对应信息,作为范例。

    正写得专注,突然发现几颗毛茸茸的人头探了过来,被吓得一个激灵。这都谁家的熊孩子?不过倒也没有受太大的影响。停下笔后,她先是解释起横向书写相比纵向书写的好处。……总之对于书写还是阅读文字,横向书写因为符合人眼、头部和手的运动方向规律,能助力提高效率,又仔细说明了二维表的行与列,字段以及字段值的含义。看了看女官身后厚厚的卷宗,开始解释数据字典。数据字典这个对于每天记录的人来说,是个偷懒的法子,比如像登岛目的这一栏。其实无非就是固定的几类,可以用圈代表经商;方块代表受邀;三角形代表技术移民等等。只需另外起一小册子,专门记录字段含义,以及刚才所说的小圈小块代表含义,免得出现歧义就好。

    讲完这老长的一段话,小楠有些口渴,也不知道古人能不能接受自己这一套创新方法。改变人家的习以为常,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吧。

    嗯?确定是熊孩子没错了。王小楠看着身边一个“高中小男生”的动作,无语了。

    沈括手掐着从按动式签字笔中卸下来的小弹簧,不断捏扁、松手、拽……哦,还能弹回去,再加些力气怎么样?又拿起笔芯,随意画了两道,倒过来,里面的墨汁也不会流出来耶。刚刚划了的两道,笔迹竟然干了。此墨汁也非凡品!透明笔杆里面还有那么精细的小螺纹。

    王小楠看着“高中生”在那自顾自地摆弄,莞尔一笑,这不是小时候的自己吗?哪个熊孩子还不是个好奇宝宝了?只是经过一番社会毒打,每天复写增删改查代码,这份好奇还能保留几分?不过话说回来,不经主人允许乱拆人家东西,这合适吗?手指在沈括面前的桌面上敲击了几下。提醒,这位不是一般专注的小哥。一下,小哥不理;两下,还不理。许琦山一个暴力脑瓜崩弹在表弟后脑勺上。从小习武的他收着力气,还是给表弟弹出个大包。沈括这才抬头,见众人表情,看看被解剖零碎了的签字笔,才自觉行为不当,忙赔礼。王小楠说:“没事儿,无妨的。”随手接过被快速恢复原样的签字笔。别说,看人家小哥组装的动作,人家做事还颇有章法呢。头一次拆装,但各个组件从一开始就没有随意摆放。从右至左放置按钮、笔夹、笔身的上下两部分,再到内部的装置,也依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放。沈括一边顺着螺旋的方向拧上笔笔杆,一边欣赏着这个现代工业品的精细结构。他这享受的小表情落在王小楠眼中,使得小楠内心的声音在说:“愧疚吧,一支签字笔而已,送给这孩子得了。不行啊。不行,想想再过个千八百年,某考古队在一座宋代古墓中发掘出一支自来水笔,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一直站在少年们身后的师傅,向签证女官点头示意借步说话。等女官司回来重新落座后,手起章落,给王小楠的大名上盖上一戳:“王姑娘,欢迎你来到三姑娘岛。从今以后,你可以自由地在岛上活动。”又转头看向妙音:“这位姑娘怎么称呼?……”聊了不到一刻钟,妙音要来一块硬木和一把小刀,就在桌子上操作起来。很快,几个反字被刻在木头上。王小楠有点不明就里,妙音拿了块儿布料,沾了少许墨在木板上拍打,拿起刚刚用过的纸张覆在木板上、压实。上阙阳文写着“渔歌唱平千顷浪”,下阙阴文,刻的是“螺号唤醒万家春”。这幅对子的刻画可以说字形严谨,字体优美。女官击掌笑着说:“好好,今日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