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女程序员回宋朝躺平度日
繁体版

第49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

    领证了!

    从钱塘县官署走出三人,正是王小楠与姜五妹夫妻。从签字画押到盖印存档,拿到那几张薄薄的文书,王小楠仿如梦中。从今开始,咱也是有铺子的人了!撇撇嘴,差点哭出来。“五妹,你们也太大方了吧!三成股这就给我啦?!”

    “都快成一家人了,还说这外道话!”还没说完,一拳锤在许琦山的脑瓜上。五妹接口道:“别听他瞎说,姐啥时候答应那人了。其实,这也是祖母的意思,你的去信,他们看过了,看完后便催我在这陆上开场口。我哪有那个经验准头的,所以还得姐姐帮我。那间铺子现在看着破烂,其实地界儿与大小都不赖,最是合适了,就看咱们仨怎么个经营法。”

    “5555……,我一直都是个打工的,做梦,才梦到有家自己的店,万没想到啊!这就实现了!啥也不说了,感谢。我肯定会用心。5555……”王小楠一时情绪上头,抱着五妹嚎了两嗓子。感动肯定是真的,不过也不至于真的哭天抢地,权且算一种表达开心的方式吧。脑中已经开始勾画起店铺的未来蓝图了。于是,几人找了间茶楼,开了个雅间,开启头脑风暴会来。

    立秋后,天气一天天爽利。这几位股东都是直率人,各抒己见间,竟然说的满头冒汗。王小楠找店家要来纸笔,负责做笔录,两个小年轻想法不少,可谓天马行空,放荡不羁。许大表哥的思想委实开放,说:“不如把那小羊肠放到店里卖,定是不愁。”小楠乍一听,还没反应过来,什么小羊肠?一秒钟空白后便笑滚到地上。当然那位说者也被五妹喷得体无完肤。五妹说道:“你个不知羞的,那货,还敢明目张胆的卖了?!依我看,应该直接去找那青楼老鸨子。”小楠听罢,觉得这话说得在理。五妹双手叉腰,道:“放心吧,这事交给我!”直把她弄的又破了防,要笑出脑震荡了。想来这类特殊产品,原料还是自己坐着小六子号特意跑去东南亚现采的,量产的路子可还没通呢。目前只能暂时搁置了。遂说道:“那只是从一不知名海商处偶然得之,也没有许多,还卖不得,卖不得。”对面两位互相看了一眼,眼中皆表露失望之色,齐声说道:“可惜了。”王小楠说:“那你们俩还需要吗?”但见,一个点头,一个摇头;见了对方动作,又对调成一个摇头,一个点头。

    隔壁包间内,“何人如此吵闹?本想找处雅致清静地方,没想到这里倒是什么人都接进来。”言语间颇为不忿。

    “王兄,怕不是武夫,便是商贾了。咱们换得远些去罢,不与他们一般计较。”

    殊不知今日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几个人,日后所开店铺场所,却是那火爆的连挤都难进去。彼时,王小楠不得不安排人手。专门发放号牌子,才得以控制人流,免得进店顾客体验不佳。

    说回王小楠几人,转至那棺材铺对面的酒楼。别人看着冷清破败,日渐萧索之地,在他们看来却是如珍如宝一样。一回到住处,小楠便与AI小六子详细商量起那可行的方案来。据小六子的后来的评价:嗯,这回总算有些人样子,不是坐等我给现成的了。

    这一日,紫霄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法会。引得四乡八里,高人道友,与社会名流等汇聚一观中。紫霄观一众道人与俗家弟子为此次法会筹备已久。有远道而来的,便于那道观中提供吃住,这其中自然也涉及洗漱用品的供应。

    武当山的道长接过两块四四方方的物事,疑惑地问:“这是何物啊?”走南闯北的商贾赵员外凑上前,本以为自己见多识广,此时也说不上个二五六,于是也只好发个歪头杀的表情包。只听到分发物品的小道士不卑不亢的回道:“此物名为香皂。可作净身洁面之用。另外这一块可用于洗衣去污。您之所以未见过,全因此物也是新近才出,是由一位商道之人捐助于小观的。各位可随小道来,我给众位演示使用方法。”

    道长点头:“便是同那胰子、澡豆一类的嘛?”倒不以为意。

    不过,那赵员外却颇感兴味,说:“说来倒是同理。不过,这纹理样式看着别致。我倒想看看有何新奇出彩之处。你看,我这昨日才买的绸衣,让我一不小心沾到泥点儿与油污,很难去除。我那好几两银子买的,虽是新衣,却也上不得台面了。不如也与我两块,我亲去试用一下。”

    小道士暗自思忖,这位真是上道儿哈,不用推销,人家自己已经跃跃欲试了。看名录上登记的信息,此人乃是来往晋中与江南的行商。这心思果然灵巧。再看那武当道长,此刻却是用那鼻子凑近了檀香洁面皂上。眼看着道长风尘仆仆,想来一会儿安排好住处,便也要是用那皂了。小道士自然也是用过的,心中对本观出品极是信服,内里配料可是师祖与师叔们精心调配,洗后清爽不紧绷,端的好东西呢!

    法会现场。

    只见盛装的玄真道长高唱一声道号:“无量天尊!开坛。”

    这新开的道坛,在原山腰处道坛的基础上扩建的,比之前大了两圈,周长足有四百米。黄色围布撤下,众人仰望这座三层钟塔,塔顶有个四面一致的巨大圆盘,上有两支长针。观其中一只,还似在走动。

    忽的,自那高塔之上,传来悠长钟声。一声声,在这山谷间回荡,和缓绵长得不曾经起飞鸟,不曾掩盖蝉鸣,像一位智者在诉说古老的智慧和真理,又仿佛提醒着人们,时间与生命的流动。钟声响了八次,人们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中,仿佛与时空建立了一种神秘的联系。

    卫兴、沈括与苏颂,在钟楼内部的走廊上抹着汗,“成了,总算,赶在法会前校准了。”也不知是谁来了这么一句。卫兴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咧着嘴笑着:“唉,岛上的那座还没完工,就被牛鼻子老道牵到这块儿来。当了两个月的老黄牛,总算不负使命啊。王姑娘见了也该开心的。毕竟这钟的主意还是她带来的。”

    沈括道:“娘子现在可忙呢,我也几日未见她。想来她那边也该制备得当了吧。”

    “唉!”苏颂拿着手帕擦着额角汗,说道:“哎呀,说起这王娘子,他若是个男儿身,我便邀他一道赴京。人道是,一身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那新奇学问,还愁没有用武之地吗?端的跑去经营店铺,还真是,辱没了。”

    沈括道:“苏兄,你可莫要如此说。我倒觉得,条条路上皆有才者,方有这世间种种繁华。若是担忧那新学问与各式机巧被埋没,不如我等著书详述,将其传播天下,亦流存后世,如何?”

    “着啊!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