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女程序员回宋朝躺平度日
繁体版

第79章 母亲许氏的阁楼

    许多年来,一家人随着沈周赴任各地而辗转南中国。与别家女主人,只在客厅、卧房、厨灶间穿梭不同,沈家家宅中总要辟出两栋独立小楼,一处是男主沈周那往来无白丁的书斋,另一栋则要延着青石小道曲折迂回地再走上数步,便到了女主人许氏的专属之地。相对于父亲的书斋,年幼的沈括其实更时常出没于此。

    此时,发色花白的母亲许氏,透过安装在花格窗上的透明玻璃,将庭院中的微缩山水尽收眼底。初雪未消,掩映着松枝俏竹,宛如一幅水墨,空灵悠美。屋子里,却比以往热闹了许多。王小楠忙着一圈又一圈缠着铜线;沈括则戴了副手套,熟练地打磨着一个把手。窗前的大台面上,立着一个怪模怪样的支架,支架上连着几根用不知名材料包着的金属导线,导线的一头又固定着一只,又是那透明玻璃所制的怪玩意儿,像个倒挂的葫芦,内里有像蛛网一样的细丝。

    “这手工活儿还真是费功夫!不过,反正也不用再赶着高峰期上班打卡了,干嘛不与这娴静的时光好好相处?”王小楠越缠越上瘾,眼看着自己这边快要完工,看看沈括那把手,也就差一点点的样子。卫大匠工出品的轴承早早就上好了机油,旋转的电磁,让电光火石来得更猛烈些吧!

    环视这阁楼内部,功能与卫工的工房相似,可看起来却舒服太多。除了排列收纳妥当的各式工具,还有从一楼延伸至小二楼的大书架。沈括归京时携带着的玻璃窗材,本来要给二老的日常居所都装置上。怎耐,沈父言道:“玻璃窗虽好,然而若是现在装在自家里,着实过于招摇了,为父那边还是低调为好。你母亲那里僻静,就先装置吧。”于是,沈母赶上了这一波时尚。许氏一进这阳光满溢的房子,心下对比从前的窗纸,自是欢喜。看得陪嫁沈府的徐妈妈眼前一花,刚才沈母往窗前那么一站哟!仿佛又是当年那未嫁时的小姐模样,那般神情笑貌又回来了。自此,许氏更是一得闲时便泡在自己这小窝里了。

    王小楠咋咋呼呼:“啊哈,最后一步我来,我来!沈括你小心,刚才你是不打磨时手沾水了,小心电着你。”沈括无语,自己明明已擦拭干净,再说你那不是用了绝缘材料嘛!罢了罢了,让到一边。

    许氏那日常隐藏折叠得严实的好奇之心也被勾动起来,只见,随着手把摇动,那唤作灯泡的物件断断续续地亮起来。沈诚有眼色地接手,使劲地摇动起来,带着那线圈轴跟着快速转动,直到灯泡射出强而稳定的光来。小楠便叫停了沈诚动作。

    几人就着这实验用手摇式发电机开展了一轮轮热烈积极的交流研讨。小楠现在无比确信了沈括,这位中国科学史上坐标一样的人物,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的思想和兴趣源头,终于,找到了渊源。“娘”啊,你就没有名字吗?沈母、沈许氏?你的名,怎会变得无人记得了呢?!

    守门的德叔一溜烟小跑,“报!夫人、公子、王姑娘,前院来人了。是张府长姑娘带着几位小姐前来拜访。张小姐问夫人的好!另外还说,此次前来,着实有些唐突,是姐妹们想来拜访王姑娘。不知贵府是否知晓王姑娘所在何处?’”

    沈括一听此话,便一脸担心地看向小楠,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自己这是否算作是桃花债里生出桃花劫。有事找我,莫非要为难我家小楠不成?沈母笑着说:“括儿莫急,以茹兰的性子,不会与人寻些无趣。可能是年轻姐妹间有些别的话题事体。小楠啊,别担心,既然已找上门来。伯母劝你还是见上一见。”

    小楠爽朗一笑,抬腿跟着德叔往前院去了。这一去,刚进了偏厅门,芊芊玉臂一个大熊抱住一脸问号的王小楠。这位看似双十年华的美丽女子也不知为何小脸通红,口中唤着:“王娘子?!你真是王娘子?我与你神交许久,今个儿可算见着了!啊哈!”“芊芊,告诉过你,不要莽撞!介绍都未曾介绍呢!”茹兰扯过热情似火的女子,向小楠欠身一笑:“王娘子,打扰了。我这些姐妹听说你来了京城,便央我前来拜会,未及提前知会,还请见谅!”……

    双方见过礼,小楠明白了:哇!这就是京城高端姐妹局啊!妥妥一圈高干皇商子女,急着来见我?我是大熊猫吗?然而不到一刻钟,她就被淹没在一片汪洋话题中了。躲在众女之后的文静女子手捧书册,总算抢着了个说话的空档。“这位王姐姐,自你处所出的《石头记》前八十回我已读了数遍。这是我做的笔录,请你也看看。啊!我私下里有个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说着脸上还起了红晕。

    王小楠听着这柔柔的小声儿,她的身子骨也跟着酥软了,声音都不自觉轻柔了几分:“姑娘不妨说出来听听。《石头记》本就讲述许多女子命运,当然需现世女子多加点评!”

    只见,这年不过十四五的女孩,刚还是弱柳扶风,谁料到,一开始讲评书中见解,便如同文科学霸上台演讲。其声也不再袅袅,时而春水涓涓,时而琴瑟激鸣。春水涓涓时,话中饱蘸了感同身受的情;琴瑟激鸣时,则透出了女子博览群书的底韵与夜空明星般的熠熠洞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叹服其才情兼备。

    一曲末了。对!小楠如听了仙家之音一样听完女子论述,忍不住击掌赞许。道:“刚才姑娘所说一点,我再赞同不过。虽然黛玉命运终是未圆,必也不要让她含着怨恨离去。让她还了当初那顽石一世的眼泪便罢。姑娘有这样的见地,不如?哦,我倒十分想请你来做个续篇的编辑。否则让一帮男子在那里瞎杜撰女子的生平故事,我还真怕这《石头记》给烂尾了!”

    远在钱塘编辑部的程如等一干编辑,此时一同打了个大大的喷嚏。程如抱怨道:“谁?在背后说我怪话呢?工期如此之紧,编书任务繁重啊!不过,倒是老夫我自乐在其中,要不然,又怎会轻意就接了这主编《石头记》的麻烦事。雪勤啊,无事。你接着再讲一讲,自你家败后境遇几何?咱们大家都仔细听好。唉,人生际遇,荣辱兴衰,自古几人能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