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15章 滕州:汶水长鱼白,滕州小米红

    骑行日期:2020年7月18日

    背景新闻:

    人民日报:2020年7月21日《货运企稳回升》

    路程概述:长途跋涉的第11天,实际骑行54.8公里,从ZZ市区出发,到达滕州市。

    从出发起算,总路程524.61公里(镇江→扬州→高邮→宝应→淮安→泗阳→宿迁→邳州→台儿庄→枣庄→滕州),已经跨越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下图)

    之前号称“千里走单骑”,今天够千“里”啦!吹牛上半场任务圆满完成,Mark一下。剩余还有610公里,明天进入吹牛下半场。

    娃的日记(节选):

    7月18日星期六阴天

    今天是个骑行的日子,我们计划从枣庄骑到滕州,全程54公里。我们吃饱了早餐就出发了。

    但是要人命的是:今天走省道,路上全是大卡车、大货车、大号农用车、三轮车、电动车、小汽车,偶尔还来俩什么水泥搅拌车。

    现在我算是明白啥叫“羊肠小道”了,这些大车们给我们留的路真比羊肠宽不了多少。

    “轰隆隆——”又来了,我看都不看就对老妈说:“正后方为大货车,距我们大概一百米。”的确,现在处于“高压”,不,是“大车不断、小车贼慢”的状态,老妈更别提多紧张了。

    我坐在后边都能感到,只要大车经过,我的车把手和坐骑就抖个不停,好像随时都要倒下去那样。

    (骑行有风险,出门需谨慎,家长备注)

    滕州记事:

    越是往北走,导航软件提示的骑行路线选择就越少,比如今天,就没得选。

    孩子日记中提到的路段是省道S321,正赶上修路,原本的双向四车道封闭了一边,剩下的一半单向单车道通行。

    留给自行车和行人的宽度只有80cm,关键和大客车之间还没有绿化带。

    我们和大货车之间,只有不到30cm的纯空气隔离。事实上,大货车开过时,车龙头左右抖动的幅度在3-5cm之间。我真的怕呀,怕一个控制不好,就和大货车亲密接触了。

    时不时的,需要越过行人或小三轮车,这时就必须抓住两辆大货车之间的时间差。要命的是,这条省道还是物流主干道,几乎全是超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地川流不息。

    我以为自己表现得很淡定,我要是慌了,孩子怎么办?必须得撑住了。紧张之余还有空想,新闻说的没错,《货运企稳回升》,不信你看我右侧的物流大货。

    没想到,孩子感受到了我的紧张,当时啥也没说,只是很配合地踩车。倒是在晚上的日记中,若无其事地记了上面那一笔。

    我也是晚上有空坐下来看行程记录,才发现大货最多的那段路,是个4级坡。当时我咋一点没发现呢?

    平常骑个3级坡,往往是呼吸心跳通通失调,拼命表扬自己有毅力才能坚持到顶,事后吃饭还要加个鸡腿犒劳自己。

    今天我们娘俩,还驮着超重行李呢,稀里糊涂、无知无觉的,就骑了个4级坡??

    老天爷可能真的在帮我,他特意安排了这一路的惊险,用紧张推了我一把,让我们娘俩轻松踩上了这个坡、翻过了这座山。

    翻过山到山脚下的一个镇时,娘俩饿坏了,看到下图照片中的招牌(王二全羊馆-鲁南第一汤),二话不说停了车就冲进去。

    他家都敢说自己是“鲁南第一汤”了,怎么也差不了,对吧?可是我家娃吃不惯,再次证明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娃。

    等我们吃完出门,看到镇上其他的饭店,竟然全部是“鲁南第一汤”,而且菜式都一样,全是烤羊、羊汤、油大饼。

    好吧,这下明白了:鲁南人最喜欢的汤,是羊汤。

    滕州诗词选读:

    ——王冕

    破衣悬软毛,短发被秋风。

    汶水长鱼白,滕州小米红。

    人情今日异,客路去年同。

    万里关山外,孤鸿缥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