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18章 人之初性本善(专辑)

    一把年纪的老阿姨和10岁孩子的组合,通常定义是“妇孺”。尤其带个女娃出门骑行,还敢号称千里走单骑,妥妥的被看成弱势群体。出发前,也有亲友善意提醒保障问题,比如建议带上孩子他爸。一路上遇到很多人,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于是意外获得了很多善意和顺手的关照。

    第1次印象深刻的善意,是在高邮湖附近。当时顶着很大的逆风、驼着一个月生活必需的超重行李,娘俩以8公里的时速艰难骑行在一个陡峭的长坡上。有位专业骑手1秒钟就超过我们了,却在前方不远处停下来等着,然后问我:这么重的双人车,你们不累吗?需要帮忙吗?我笑了笑:各人的路只有各人自己骑啊。小伙子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的以8公里的龟速、陪我们蹬完了那几百米的上坡路,然后在喊过加油后瞬间骑远了。

    还有一家宾馆,当我要求给双人车找个合适的地方过夜时,经理惊讶的张大了嘴,最后也没说啥,只是把房间升级了。虽然能看出受疫情影响宾馆生意并不好,但能把普通标间升级到他家最好的套房,我想总归还是有几分真心实意的。

    还遇到村里修路被拦住的,我一脸苦逼的感叹,那得多绕17公里啊,这会儿都快下午3点了。于是守着路口的小伙子放我们通行了,只是叮嘱我们在施工路面外、绿化带的泥土上推车走,别影响浇沥青。也对,不能影响国家基础建设啊。

    车身重,泥土路坎坷,走了好长一段,问清理路面的大爷还有多远能走出工程区。大爷说,你俩不会比压路机重,上车骑吧。

    如果你现在去骆马湖二线的渔村段,就能看到沥青路上玛吉斯车胎的痕迹,那是渔村村民的留下的善意,不能算大爷判断失误。

    骑过全是货运大卡车的国道,只找到一家停车场超大的小饭店,我看卫生情况不太好,考虑啃几根能量棒顶一下算了,就买瓶瓶装水好了。老板明显想歪了,他的表情显示他在努力委婉的说话:“你一个人带孩子骑车回家很辛苦吧,没男人照顾太不容易了。两瓶水就不要钱了,算我送给孩子的。”

    我……默默的咽下了建议他清洗厨房案板的话,真诚的收下了他善意的水。

    最哭笑不得的一次在曲阜,孔子老家。我拿到淘宝快递的车把手的橡胶套后,走到店外准备更换。看到两个山东大汉围着双人自行车转悠。我开了锁,让他们随意看。这两位一边试骑双人车,一边介绍附近的国道省道哪条路好骑车,一边丝毫不见外的拿过我手中的工具和新把手套,三下五除二就给换上了。

    他俩忙完了,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然后我发现车把手装歪了,但两位山东大汉热情上紧的螺丝,我根本拧不开啊……无奈想起一句广告词:好客山东欢迎你!

    这次骑行跨过江苏、山东和河南三个省,回头看我们的眼神也有不同种类,每个地方不同眼神的比重,多少能感觉到当地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不论别人心里怎么想,主动来搭话的人都是善意的。

    虽然决定娘俩能骑多远的是目标、体能和修车能力,但一路遇到的善意暖暖的,很养心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