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降临香港电影黄金年代
繁体版

第三章 美人心事

    在另一时空里,何宝荣是一个对邓俪君音乐深感敬爱的歌迷。他对邓俪君的早逝感到非常的惋惜,也常常因此而感叹命运的无常。在他的文化观念里,英年早逝的人都是被上天特殊眷顾的,他们的才华和魅力不仅仅是被大众所喜爱,更是得到了命运的特殊青睐。何宝荣是邓俪君的死忠粉,也常为她的早逝而喟叹不已。

    尤其是她坎坷的情路,何宝荣更是了如指掌。1972年的时候,她在台湾的初恋男友朱坚因为空难逝世。如果不出意外,她此时可能正和马拉西亚富商林水成之子林振发相恋,但是感情发展并不顺利。林振发希望她能嫁到马来西亚做少奶奶,但是邓俪君对自己的演唱事业钟爱有加,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两人的感情在74年邓俪君赴日发展后基本彻底斩断,直到78年林振发这个短命鬼因为心脏病去世,让邓俪君痛哭到昏厥,并且为此痛苦了很久。

    后来在1981年,她和亚洲糖王郭鹤年的儿子郭孔丞陷入热恋。郭孔丞比邓俪君大7岁,于1981年10月28日的晚上秘密订婚,地点选在香格里拉酒店的RB料理厅。但是郭孔丞的祖母向来对艺人有偏见,眼见初到家中的邓俪君抢尽风头,老祖母当场面露不悦,并提出三个条件:一、要邓俪君将身家资料交代清楚;二、嫁入郭家之后,立即退出演艺圈;三、断绝与娱乐圈朋友的来往。也因如此,邓俪君忍痛与郭孔丞分手,这段恋情也就无疾而终。

    又八年后,1989年,邓俪君旅居法国,在朋友沈云开的“新敦煌”酒楼相识相恋比她小15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保罗当时住在巴黎唐人区19号的一间酒楼上,邓俪君因工作需要请保罗帮忙拍照,保罗由此而成为邓俪君的私人助理,负责她的照片与录像带的摄制。保罗与邓俪君相恋5年,到1995年5月8日邓俪君在泰国清迈因哮喘意外过世。更可悲的是,据说当日保罗和邓俪君因为琐事大吵一架,邓俪君在身边无人的情况下哮喘病发,猝然逝去。

    何宝荣心想:“如果我没有出现并且主动干预邓俪君的人生,那么她势必还会历史重演般地青年透支、中年患病、盛年而逝,到死依然无依无靠。据说她生前特别希望有一个孩子,但是先是所托非人,后来是身体状态不再允许生育,最终成了她人生的一大遗憾。”

    何宝荣想的入了神,倒是让邓俪君有些无措。她以为这个男孩因为自己刚才的大胆举动太过于羞愧,以至于失了神。这反倒是让邓俪君对他的好感多了几分,这显然不是什么花花公子的故意揩油,而是他自然而然的关心之举。否则,他也不会突然“石化”,话也说不出了。

    邓俪君打破了这片刻的平静,微微一笑,问:“对了,这位先生,不好意思,我还不知道您的名字。”说罢,作势邀请何宝荣回到自己刚才的咖啡座位,意义不言自明,她有兴趣和他聊聊天。

    阳光下,邓俪君的轮廓更加明显,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她五官的精致。每一次转头、轻笑,甚至是目光流转,都充满了如水般的优雅。她的眼眸明亮如星,眼角微带一抹笑意,仿佛随时都可以漾起浪花。微微分开的嘴唇,粉红色的、如樱花般柔和,透出一种清新的气息。阳光从她的脸颊滑过,勾勒出细致的鼻梁和那如玉般的肌肤,使她整个人看起来如同一位仙子下凡。

    何宝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唐突了佳人,于是快步跟上了对方。邓俪君优雅地走到椅子前,轻轻地擦拭座位,然后坐下。每一个动作,都显示出她的从容不迫和对生活细节的注重。

    “我叫何宝荣,贾宝玉的宝,荣国府的荣。”何宝荣坐到她的旁边,答道,眼中带着一丝玩味。

    “何先生很喜欢红楼梦吗?”邓俪君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好奇。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介绍自己的名字,觉得甚是有趣。

    何宝荣看到她的眼中流露出的兴趣,不由得有些放松,回答:“小时候在父亲书房读过几遍,但是奈何我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不能深谙其中的三昧。”

    邓俪君轻轻地笑了,“读过几遍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不知道何先生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呢?”她调皮地一挑眉,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流露出一丝小女孩的狡黠。毕竟胡吹大气的男生太多了,哪怕只是翻过两页,也敢说自己十分精通。不过《红楼梦》是邓俪君多年的枕边书,如果这个何宝荣在吹牛,她可是听一耳朵就能分辨出来的。

    阳光撒在咖啡厅的桌面,透过窗户照射到何宝荣身上。他整个人仿佛被这温暖的光线笼罩,那稳重的气质中,隐藏着一个浪漫的灵魂。特别是他的眉目,宛如刀雕般俊逸,让人不由得想要深入了解。他似乎感受到了邓俪君的注视,轻轻地笑了笑,声音低沉而又充满感情地念道:“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如梦如幻的旋律尚未落定,邓俪君便微微一笑,以清脆的嗓音接道:“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看着何宝荣的眼睛,轻轻说,“没想到何先生您对红楼梦如此熟悉,这段词描述的是薛宝钗的境遇,是我在这部书中最喜欢的。薛宝钗对我而言,是一个既温柔又坚韧的女子。”

    何宝荣听罢,也微微点头:“薛宝钗被称为‘威仪棣棣若山河,还把风流夺绮罗。未似小家拘束态,钟灵贞淑不狂奢’。这几句原本是曹雪芹的好友富察明义评价她的。不过最后一句原文是‘笑时偏少默时多’,但我不喜欢,便给它改了。”

    “何先生真是腹有诗书,我倒是第一次听到这四句诗。不过我同意你说的,笑时偏少默时多,实在是把宝钗的气度写小了。钟灵贞淑不狂奢,想来如果薛宝钗在世,恐怕也会喜欢你这一句评语吧。”邓俪君看何宝荣的眼神,已经多了几分欣赏。第一次听到这首诗,觉得用此诗总结薛宝钗确实妥帖。只是想不到,面前的年轻人不止知道这首诗,甚至还大胆地照在自己的喜好修改,没有一味遵循古人。

    “那是万万不敢当的。”何宝荣摆摆手,“薛宝钗的一生背负太多,由不得人不爱怜、心疼。”

    邓俪君欣赏地看着他,微笑道:“是啊,薛宝钗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她虽然出生名门,但身上背负着家族的兴衰。在书中,她总是那么含蓄、淡定,不论是面对贾宝玉的爱慕,还是应对家族的变故,都展现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

    何宝荣静静听着,似乎被邓俪君的话语感动,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他说:“红楼梦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命运与选择。薛宝钗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命运,还有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她的坚韧与才华,尽管已经万中无一,却仍然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

    邓俪君听罢,顿时一愣,她突然想到了自己。自从小学时候自己唱歌的天赋被挖掘出来,邓俪君便一直在登台表演,是公司和自己家人的摇钱树。后来到了高中时期,甚至因为旷课过多被学校开除,被自己的同学们蔑称为下九流的歌女。尽管到了今天,自己是知名歌手,又怎么样呢,自己的命运仍然不在自己的掌握当中,被各种人、各种事拉扯,摆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