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戏子,科学家的我被曝光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当初李言来莲塘村传达完上头的指示后,回去复命那一段时间心里很是忐忑不安,想了很久还是给京城的老同学打去了电话。

    也就是温记者。

    希望她能去莲塘村调查报道一下真实情况。

    如果陈老师真是那种道貌岸然的人,那曝光他也无话可说,但如果不是,也要让所有人知道陈老师是被冤枉了。

    一开始接到李言的请求,温记者其实还有些犹豫,原因无他,作为中视记者,像这种花边新闻实在没什么热点可谈,也不够正能量,尤其是当时陈渊在网上的风评特别差,报道他只会把舆论再往上推一层。

    说直白点,就是没采访记录的价值。

    但是,温记者入行不过二年,也确实需要一点成绩,加上李言的请求,她最后还是答应了。

    虽然局里不太支持温记者去莲塘村作报道,但靠着背后的关系在,还是默许了。

    或许就是一切都赶巧,正当温尽声准备出发前往莲塘村时,舆论风口一下子就变了。

    之前那个臭名昭著的陈老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本来不怎么关心莲塘村的记者,全都躁动不安起来,整个新闻部的记者都想去莲塘村采访陈老师。

    因为这对他们这些记者来说,那可是一次出名的好机会。

    为了争抢这个采访名额,中视的一帮记者都打破头了,可他们没想到,温尽声早就向上面提交了申请,差点没把那些同事给羡慕死。

    最后就两个人获得了采访机会。

    一个就是王淼,因为自身的热度本来就很高,这个机会自然归她,也就是之前在陈渊老家的那次采访,再一个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温记者。

    陈渊也是大概了解了一下,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叫什么事,没想到自己现再这么抢手了,都想要来采访自己?

    不过李言这小子行,能处。

    虽然当时的嘴脸有点欠打,至少他的屁股没歪。

    因为陈渊下午还得上课,所以草草吃完饭,和温记者聊了几句,便回到了教室。

    温尽声倒是也没闲着,在村民们安排完住的地方后,带着相机,在莲塘村周围逛了起来。

    主要是想采集一些素材。

    其实进到莲塘村的时候温尽声就觉得这里是她见过最穷的地方,穷到什么程度,就让人觉得,与其呆在这个村子里,还不如全部迁出去。

    因为常年外出派遣,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所以温尽声勉强能接受。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一定会疯掉,不由得让她更加佩服陈渊,一个帝都大学出来的高材生,他是怎么能一呆就是两年的?

    不觉间,温尽声走到了教室外头。

    “这些孩子……”

    看到里面认真听课的学生时,温尽声的情绪有些复杂。

    她也见过不少乡村的孩子,这些孩子最后想走出大山,考上一个好大学其实非常困难。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学习启蒙也跟不上同龄人,加之教学条件也不行,综合下来造就了这种局面。

    何况是莲塘村这样的地方。

    陈渊的行为值得歌颂,但并不能带来理想的结果,就算他是帝都大学出来的,但这些孩子的自身条件就摆在这,不管再如何懂得教学,也很难教出个模样来。

    不过这都不是温尽声需要关心的。

    直到太阳落下,温记者才结束一天的观察。

    门外,响起了沉稳的脚步声。

    “温记者,找我有什么事。”

    陈渊站在敞开的房门边朝屋内望去,只看到温尽声脱下风衣和长靴,微微蜷缩着的晶莹玉足放入洗脚盆中,两条修长紧绷的小腿轻微抽动着。

    温尽声抬头望去,笑着回复道,“没想到你就来了,我这里的灯泡坏了。”

    陈渊才注意到房间内只点着一根蜡烛,很快陈渊便去村长家拿了个新的白炽灯,温尽声赶忙将脚擦干净,穿上鞋给陈渊搬来凳子。

    换灯泡这事陈渊干的很是轻车熟路,娴熟的手法看得温尽声嘴角含笑。

    似乎想到了什么,温尽声从柜子上的包里翻出来了一台小型采访设备。

    将镜头对准正在换灯泡的陈渊。

    “陈老师,正好现再您有空,趁着这个机会,我能问一些网友比较关注的问题吗?”

    因为是新闻类的实时采访,所以来道直播间里的网友并不多,人数才不到二十人。

    晴有风i:“第一!”

    kui:“这是什么采访,怎么漆黑一片。”

    凡城部落:“啥啊这是??看不懂了,这是在换电灯泡?”

    寥寥几条弹幕,一些网友甚至转头就走了。

    直到灯泡换好,整个房间再次亮起来时,网友们终于看清,那个换灯泡的男人居然是陈老师!

    “沃超,居然是陈老师!!!”

    “陈老师首次露面,我爱了。”

    “可以啊,居然能采访到陈老师,这记者什么来头?”

    “陈老师还在莲塘村吗?真不愧是无私奉献的人,简直是我们的榜样!”

    “可控核聚变现再是什么情况,陈老师可以透露一下吗?”

    网友们的切入点五花八门,正是因为陈渊的出面,使得直播间里的人数顿时飙升!

    “看来网友们似乎很喜欢你呢。”温尽声笑吟吟道,往后退了几步,争取让陈渊完全出现在镜头中。

    “靠,这个记者姐姐的声音也很好听啊!”

    网友的热情让温尽声有些意外,不过她也没忘记正事。

    “陈老师能问您一下吗,现再很多人都觉得,像你这种天才屈身莲塘村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其实我也这样认为,如果您只是希望能让莲塘村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其实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带着他们去更好的地方。”温尽声笑道。

    网友们也在期待陈渊的回答。

    “我想问各位,你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陈渊对直播间里的网友说道。

    “这还用说,当然是去大城市发展,成为人上人啊!”

    “就是,压根不用想,先抛开本身就出生大地方的人来说,像咱们这种农村的人,读书还不是为了有一天能在城里买房吗?谁愿意呆在老家,呆在那种小地方。”

    很多网友都找到了共鸣,毕竟从小的时候开始,谁也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的梦想是能买一套房。

    但陈渊并不认同这个回答。

    “在我看来,读书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这也是我对莲塘村孩子们的希望,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莲塘村真正意义上不再贫困,至少当人们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会提起很大的兴趣。”

    “其实我刚来莲塘村的时候,很多人并不支持自己的孩子读书,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农村讲知识,写诗词和写字做文章都是过不了日子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读书能让一个人在未来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读书真的很有用,会有更多的选择,孩子们没有选择的权力,所以需要有人来引导他们,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这个地方,他们需要走出去,然后回来改变自己的家乡。”

    在网友们看来,陈渊无疑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虽然话语间的道理并不深刻,也不煽情,可依旧让许多网友潸然泪下。

    “好老师,真的是好老师!”

    “妈的,老子以前怎么没遇到这样的老师,不然也不至于在工地上搬砖了!”

    “比起这个,我更好奇陈老师的过往,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到这条弹幕,温尽声也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