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木匠蜂的战争
繁体版

第十九章 狼影迷踪

    夏天黎明前,低矮的云雾仿佛接天连地,不知道哪一块就能带来一阵急雨,村庄笼罩在一片水汽里,静谧得如同有什么事情仿佛发生。就连最勤劳的农人,在这农闲的早晨,也都躺着不愿起床,怕打搅了全家人的美梦。

    村外是一望无垠的青纱帐,玉米、高粱都已经长到一人多高,一块块田地相接,出村的小路被庄稼挤成了一处甬道,走在上面泥泞难行。

    庄稼地里无法干活,村西头王二叔一早起来,准备到西面三十里外的镇上赶大集,购买镰刀、锄头等农具。王二叔披着蓑衣天没亮就出了门,打算趁早赶路。

    到了村西荒岭上,四野无人,身后突然簌簌作响,王二叔急忙回身望去,两只“大狗”从道路南侧玉米地里窜了出来,互成夹角之势,龇着牙慢慢靠拢上来,不是大狗!是两只灰狼!其中一只狼试探性地突然窜上来,张开大嘴咬向王二叔!

    灰狼也称丛林狼,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山川、丘陵和茂盛的草地,喜欢群居,体型较大,四肢修长,全身灰褐色或灰黄色。头腭尖形,耳尖且直立,嗅觉发达,善于快速长距离奔跑,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偶尔也会袭击人类和牲畜。

    两只灰狼发现王二叔手里什么都没有,才敢猛窜上来捕食。王二叔身外无物,不能用手脚阻挡,急中生智拽过身后的蓑衣,用力甩打窜上来的灰狼,灰狼后退躲避,然后继续上窜撕咬。

    王二叔每次甩打、躲避都千钧一发,不容许弯腰捡取石块或者其他趁手的东西,因为一旦弯下腰去,灰狼有了可趁之机,一下子窜上来咬住手脚,另一只趁机发动攻击,就会有生命危险。

    农村有句谚语,“狼怕一托,狗怕一摸”,是说狼没东西吃,实在饿的不行,就会下山到村子里来找东西吃,有狼出没的地方,如果独自出门的话,都会带上一根棍子,不需要多长,举起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托,狼遇到手拿一托棍子人,就不敢贸然进攻。

    狗怕一摸是说,狗遇到了陌生人,窜上来撕咬时,只要你蹲下来做出摸石头的姿势,狗就会非常害怕,立马逃窜。

    王二叔趁着灰狼后退的空档,急忙拽断蓑衣领带,将蓑衣卷成筒状,双手持着,准备甩打灰狼。王二叔不断缓慢后退,始终保持正面面对两只灰狼的角度。

    灰狼再次上窜撕咬,王二叔就继续挥舞蓑衣甩打,灰狼再次后退躲避。王二叔趁机迅速回头查看有没有其他灰狼靠近,还好,只有两只灰狼,假如再多一只的话,王二叔将会难以招架。

    天还没亮,王二叔向岭下大声呼救,“快来人啊!狼要吃人啊!救命啊!”四下里无人应答,时间太早了,外面又下着细雨,没有村民下地干活。

    灰狼每次上窜撕咬,王二叔就及时挥舞蓑衣甩打,手中蓑衣的每次都会被灰狼咬住下角,甩打之下,就有一小片蓑衣被灰狼撕扯下来。

    一只狼试图绕到王二叔背后,前后夹击,王二叔及时后退,并调整应对角度,继续保持正面面对两只狼,防止被夹击。

    双方战斗激烈,一直处于胶着、险象环生状态,幸亏王二叔膀大腰圆,力大无穷,才得以一次次地打退两只灰狼的进攻。

    时间飞速流逝,两只灰狼步步紧逼,王二叔不断挥舞蓑衣甩打,蓑衣在灰狼撕咬之下,不断缩短,到最后堪堪只剩下不足两尺,王二叔生命岌岌可危!

    王二叔心里着急,厮打的热汗和危及生命的冷汗一齐落下,嘴里不断大声疾呼“快来人啊!狼要吃人啊!快来救命啊!”……

    天已经蒙蒙亮了,这时岭下突然传来了“谁啊?怎么回事呀?”的应答,天无绝人之路!有早起的辛勤的农人下地察看庄稼,终于听见了王二叔的呼喊。

    王二叔大喜过望,危急时刻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我是王二,快来帮我打狼啊!”。

    “什么,打狼?”。

    “是!两只狼!要吃我!我快撑不住啦!”。

    山岭路曲折看不见来人,但是来人经过短暂的惊诧、思索之后,迅速赶来,待到看清情形,顿时大惊失色,两只狼正围着王二叔,上窜下跳地撕咬。

    他急忙弯腰摸了两块石块,跑来救援,一边远远丢来了石块,一边嘴里大声“嗥嗥!”,像驱赶田里的耕牛一样吆喝。

    两只灰狼回头看见来了人,预感到无法降服眼前的猎物,相互对视一眼,随后闷声扭头钻入南侧玉米地里,消失不见。

    王二叔一下瘫软在地上,全身脱力,大口喘气,胳膊上、腿上有多处被灰狼抓破的伤口,血水、雨水混着汗水,浑身上下已经完全湿透,整个蓑衣都快被狼撕咬没了,只剩下短短一截。

    王二叔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从开始到现在,与恶狼奋战纠缠了一里多路,沿路都是打斗的痕迹和散落的蓑衣碎片,假如再晚上一刻,后果不堪设想。

    王二叔给来人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也不打算去赶集了,回家拿起猎枪,冲入西岭上的玉米地,誓要消灭这两只灰狼。

    袭击事件迅速传开,两只灰狼就隐蔽在村外茫茫的青纱帐里,随时都有可能窜出来,对人、畜造成伤害,这种形势让每个人都担心害怕。

    村民们相互告诫,一个人不能轻易外出了,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更不能单独行动,男人外出干活时,手里也要时刻拿着锄头、棍棒,防止被灰狼盯上。

    村大队部里经过商议,安排民兵扛着枪到野外打狼,王二叔为报仇雪恨,也自告奋勇参加。他们沿着田埂、穿越庄稼地,搜索了整片山岭,在雨后田埂上、庄稼地里都发现了几串脚印,向南追踪到草木茂盛的山坡荒岭上失去了踪迹,再向里就是大山的丛林了。

    民兵趁着早晨、傍晚,在村外庄稼地和村南荒岭上搜寻了三天,没有发现灰狼再次出现的身影,只发现了一些灰狼的脚印,打狼事件没有实质进展。

    村里有老人分析,近些年我们附近已经没有野狼出没,这可能是两只过路的狼,农忙时节没有打猎的人,这两只灰狼没遇到过威胁,胆子肥了,借着村外的庄稼地,恰巧袭击了过路的王二叔,估计现在已经走远了。

    但是,事情发现与想象的不一样,王二叔遇险只是一个开始!几天以后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村南牛牛妈领着四岁的小二牛,跟着一条黄狗,穿过村南的水坝路,准备到菜泥河南岸菜地里拔菜,拿回家做早饭。

    她们刚刚走到菜地里,黄狗突然对着菜地南面的棺地狂吠不止,棺地荒草中闻声窜出两条“大狗”,一只嘴里还扯着血红的肉块。“大狗”看到牛牛妈娘俩,立即扔掉嘴里的肉块,龇牙对着她们,摆出了进攻的姿态。

    牛牛妈妈联想到王二叔事件,立即起了警觉,连忙把小二牛拉到身后,随手拿起菜地里一根攀爬菜缦的木棍,并且大声吆喝起来,黄狗也狗仗人势,冲到前面狂叫,两只狼经过短暂对峙之后,扭头消失在棺地荒草里。

    民兵闻风而来,围绕棺地展开搜索,可是两只灰狼已经走远了。正直庄稼散花时节,村外、山前全是茂密的果树园和接天连地青纱帐,狼迹难寻。

    棺地位于果园和村子之间,是村外的乱葬岗,村民猜测,灰狼是在那里觅食,正在进食着死孩子,黄狗吠叫惊动了它们,才有了牛牛妈的惊魂一遇。

    那时的农村是有讲究的,夭折的孩子是不能埋葬的,随便扔掉,就不会与家里人再有因果牵扯;假如好好埋葬,对夭折的孩子待遇好了,说不定还会转生找回来,农村人都很忌讳。当时医疗条件水平差,棺地里不时就有扔掉的夭折小孩子。

    灰狼踪迹已经近在咫尺,住在果园里的我们三个小伙伴也担心害怕,每天都是我端着马冲子,到皮猴、柱子家果园里接了他们,一起回到我家果园里玩耍,平日不再外出。

    几天之后的一个夜晚,凌晨一两点钟,正是万籁俱寂,村民们在梦中沉睡的时候,村里巡逻的民兵远远看见半山腰养蜂人老崔头的草屋燃起了大火,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一个排的民兵扛了枪前去查看。

    民兵到了老崔头草房前,草房已经全部燃烧起来,无法扑灭,老崔头正站在燃烧的房子前,手里端着木棒,惊魂四顾,发生了什么事?

    民兵赶上前去问,“是那两只狼!要进到屋里吃我,咬烂了草绳扎的木板门,我没有办法,就把草屋从里面点着了,才把狼吓跑了”,老崔头心有余悸的说。

    民兵围绕老崔头蜂房附近展开搜索,早已没了灰狼的踪影。老崔头住处已经无法居住了,天亮以后,民兵帮忙把老崔头的蜂箱搬到村口路边,老崔头也回到村里居住。

    民兵加紧搜寻,于早晚在村外设伏,也曾远远看见两只灰狼穿过田埂的身影,但因为距离过远,两侧全是庄稼地,视野不够开阔,灰狼速度又快,射击条件不够充分,没有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