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化二元
繁体版

第十二章 九州

    张府。

    已近夜色,门口挂起了暗红的灯笼,两个护院才准备关门,金离赶紧叫住了他们,递了些赏钱,说道:“让张二公子出来,就说我是费山金七侠女。”

    两个护院倒似认识这金离一般,嘿嘿笑了声,接过赏钱,其中一个就进了去。

    大概隔了一会儿,进去的护院就出来,指了指右面,金离嘻嘻笑了声,似乎懂得其中的意思,拉着李思敏就钻进了张府右侧的巷子里。

    巷子漆黑一团,在深处却有一间木屋,两人刚到木屋门口,屋门就被一把推开,出来一位灰色衣衫,黑色方巾的男子,手里还持着把折扇,一副急冲冲的模样,开门就看见金离和李思敏,兴奋不已,乐道:“可好久不曾来了。”

    凌云门是费阳城西的一道城门,这里夜市繁华,自打朝廷开了夜市,九州上下人口较多的府州就陆续在自己的州城里开辟了夜市,这里自然有各样吃喝去处,也有听小曲看戏的地,自然也会有一些杂耍艺人打圈的地,而过去到了元宵才有的各种游园活动,夜市每月办个几回。

    今天刚好是月中的圆月游园日,才刚进夜里,凌云门里里外外已经是热闹非凡,挤满了各样的人群。

    这张公子叫作张熙人,张府在费阳是大户人家,祖上三代中了五个进士八个举人,读书的儿孙更个个都有功名,这是一条路,还有一些张家的人,则是走了行商的路,四外八方做起盐、稠、茶、瓷的生意,自也是富甲一方。

    这费阳张府住的则就是留在乡里的生意人和留在本地的秀才们,由解甲归田,曾官至二品右都御史的张开陈主府。

    张熙人在费阳认得人多,也被认的多,这才到了这凌云门,各样的店家,戏子,姑娘就都来打起招呼,张熙人倒也不认生,挨个给了些赏钱,无非几个铜板。

    张熙人和李思敏也是初次见面,李思敏更对张熙人感兴趣,毕竟金离说起这公子哥,话就多起来,什么玩遍了整个费阳城不算,还游历了九州七十二府,五岳名山,八海江河,但提起名头,整个费州知道其人的,还是源于一本书。

    这书成书于前年,有书商是张家的旧相识,到了费阳小住了几日,就听人引荐,这张熙人喜欢看书,更喜欢自己写书,仿着当时市面上几本卖的好的世俗小说,就写了一些,这书商看过之后,惊叹张熙人的天赋,当下就约了书,说是只要成书就给他刊印,并拿到市面上来卖。

    哪想到,张熙人真就花了半年写了一本《警示俗语》的短小说集子,才一出世,立刻就抢光,真个是洛阳纸贵,在费州境内,那是一书难求。不过因为跨了州府刊印书籍要拿朝廷的批号,每个州各自又都审查的不同,因此,倒只在费州流传,不过费州府够大,人口也众,竟然小有名气。

    李思敏看过这本《警示俗语》,越看越觉得,这不像是这里面的人能写出来的感觉,倒是和自己醒来后的世界,有一些相似。

    简单些,李思敏就是觉得,那么这位张熙人只怕也是和自己一样,不知何故,到了这个世间的人罢。

    李思敏很少社交,大多闷在屋里看书,码自己的字,不多的与人交往,就是去学校上课。因为码字,常是黑白颠倒,写着写着睡着了,睡着了后就到了这里,不知不觉又醒了,然后就又回去码字,而且还不固定,没有规律,李思敏统计过,大概会是自己睡过两三次,可能会来到这里一次。她不觉得这是梦,从一开始就不觉得,她更觉得可能是自己神经出了毛病,幻觉吧,毕竟自己清醒的状态比现实中码字的浑浑噩噩更清醒。

    这《警示俗语》写啥,都是一些短篇小文,有一些很普通,但有几篇,就神奇了,居然提到了系统,这不是网文的套路?原文里就是讲,有一书生,久试不第,某一日,脑袋被雷击了,之后就会经常幻听,说是做了什么事,就会得到奖赏,奖赏是啥,平白无故的被人送银两,而且还能感觉自己按照幻听说的做,自己文章写得更好,还能比划武艺了,而且境界不断提升。

    李思敏看到这里,就笑个不止,看起来,是个自己人。也许找到他,能问出点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