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繁体版

第359章:做作

    吃人这种事情是历来都不被容许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皆是如此。

    种花家的文化源远流长,唐朝更是儒家的天下,吃人这种事情早就被道德和舆论束缚地死死的。

    从古至今,作奸犯科的人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要说吃人这种事情还真么多少,说是万中无一都有些夸大了。

    百万中无一也不为过。

    想象一下,把这样一个民族逼迫到了同类相食的地步,那得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

    没有皇命在身,但冯智彧依旧还是让随行的千牛卫把这县丞给押走了,一直押解到了城外。

    公开行刑。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历代王朝在对待那些十恶不赦的官员时大都会采用这种办法,主要目的还是向百姓们展示他们治理贪官犯官的决心。

    看热闹这种事情几乎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一般在遇到大事的时候总是少不了看热闹的人,但这次有些不太一样。

    尽管是在城外,还是在灾民聚集的城外,但依旧没有多少人围观。

    周围的灾民比比皆是,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兴趣。

    一个个无精打采的灾民要不就是在祈祷,祈祷朝廷的赈灾粮早日到达,要么就是在极尽全力地翻着土地,期望着能找到一些被人遗漏的草根和虫子,用以果腹。

    冯智彧摆了摆手,作为皇帝近卫的千牛卫这回充当了一次刽子手,手起刀落间,那县丞的人头瞬间落地。

    “知道为什么你看到的百姓对直接管理他们的官员被处死却毫无兴趣吗?”

    走到李承乾的身边,冯智彧和李承乾一起看着那些迷茫而颓废的灾民们。

    “因为他们不关心,连活着都无法保证了,这官员死不死和他们还有什么关系。”

    李承乾似乎一夜之间成熟了不少,连声音都变得有些低沉了。

    冯智彧赞许地点了点头:“嗯,这回你倒是说对了。”

    “对他们而言,这县丞死不死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现在的根本原因是赈灾粮还未到此处,而不是被这县丞给扣下来不发给他们。”

    说到此处,冯智彧停顿了一下,然后高喝一声。

    “来人,将这县丞的尸首悬挂于城头,曝尸三日。”

    “然后,开仓,赈灾!”

    短短的一句话,但却瞬间让灾民们沸腾了起来。

    他们飞快的站起了身朝着城门的方向跑来,但在他们到达之前冯智彧却早已经带着李承乾进了城。

    砰!

    城门再次紧紧地关闭了起来。

    义仓这种制度是始于什么时候的冯智彧不清楚,但他知道唐朝有,而且还是承袭隋朝的制度而来。

    所谓义仓,其实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是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多征收赋税,这多征收的部分就会充入义仓。

    这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则是指在遇到灾年的时候优先开放义仓赈灾。

    这样的赈灾速度是最快的,毕竟义仓几乎是各地都有,最少的也是几个州县共用一个。

    这种制度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显而易见的就是能够大大的加快赈灾的速度,而坏处则是很容易被地方官员钻空子。

    天子脚下倒还好说,但这齐鲁之地天高皇帝远的,都不用调查,冯智彧相信贪墨义仓储粮的官员比比皆是。

    因此,在见到空空如也的义仓时冯智彧一点儿都不意外。

    拍了拍手,冯智彧把千牛卫的队长叫了过来:“把我们带来的米拿去煮粥,省着点用。”

    “是!”千牛卫队长毫不犹豫的领命而去。

    “冯大!”

    “在!”冯大低着头,他能感受到这个自己跟了快二十年的小主子语气中的愤怒。

    “当上剩下的人,去把那个县丞的家给我抄了!”

    “女眷扣押,回京后充入教坊司!嫡系直接就地处决!所有粮食都送去城外作为施粥之用,其他的绢帛财物全都给我换成粮食!”

    “是!”

    接过冯智彧手中的腰牌,冯大低着头带着千牛卫走了。

    “你觉得怎么样。”虽然是疑问句,但从冯智彧的嘴里吐出时却是肯定的语气。

    “姐夫还是心软了,若是我的话可能会直接全部处死吧。”李承乾愣了愣,给出了一个和以往的他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也不奇怪,毕竟少年初见这个世界最残酷的模样,言语行为有些过激是正常的。

    冯智彧闻言微微一笑:“不,我可以这么做,但是你不行。”

    “或者说,这个天底下所有人都可以这么做,但只有三个人不行。”

    “皇爷爷,父皇,还有你。”

    “因为你们是皇族,皇爷爷曾经是皇帝,父皇是现在的皇帝,而你是未来的皇帝。”

    “因为一怒而杀人的事情谁都可以做,只要能够承担得起后果,但唯独皇帝不行,哪怕他愿意承担后果。”

    “任何人都可以不守规矩,因为百姓不守规矩有官员处置,官员不守规矩有更高级的官员处置,就算是宰相不守规矩还有皇帝处置。”

    “但唯独皇帝,一次不守规矩尚可,次数多了,处置他的就是整个天下了。”

    说罢,冯智彧就转身离开了。

    这两天的事情太多了,昨天因为要“教育”李承乾就导致他睡得挺晚的了,今天早上又为了那个县丞的事情起的特别早。

    赈灾,其实只要稳住灾民不要发生哗变就好了,其他的就是顺水行舟水道而成的事情,不用他多操心。

    再者说了,他这次下来虽然是有李世民这个皇帝的首肯,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他还是偷偷跑下来的。

    直接处理历城县丞赈灾不力以及贪墨义仓储粮已经是他逾越了,因为他这个太子太傅虽然官职很大,但却不能直接插手地方上的事情。

    不难想象,如果这事儿最后传到长安了,他回京之后是少不了被参上一本,甚至是很多本的。

    不过他也不在意,毕竟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李承乾的,其他的事情不重要。

    正如方才他跟李承乾说的,任何人都可以犯错,只要能够承担得起后果。

    这个后果,他冯智彧承担得起。

    而且,被参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事情,这并不会让他的权利和声望有丝毫的下降,反倒是会有帮助。

    只要事情传开,天下百姓都会说他冯智彧是个好官。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永远都不会遇到天灾。

    将心比心,谁不希望在自己遇到天灾的时候能够出现这样一个官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