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环月
繁体版

第二卷 第六章 天赋(提要)

    那么现在杨狄需要做到的,就是在下一场战争,甚至在那之前,设计让自己救下所有人的生命。

    怎么做呢?他的心里此时已经有了算计。

    因为鉴郁原先制定的这个战术并不算十分严谨,期间步骤只要有一步出错,就能直接威胁到在场所有人的生命。

    而这些风险中,一个最直观可控的步骤便是鉴郁那决定性的一击——那个球。当时若不是有鉴郁临时创造的这个功法,仅靠他那九鸣雷破第一式•白雷掌和那柄名为白郁的剑,想要这么轻松的击溃屠宰场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一击没能直接击杀义体人,那么战术直接告败。到那时候,杨狄有自信能以一人之力救场!

    “鉴...郁。”一只手忽然拍了拍操控着鉴郁身体的杨狄,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回过神一看,原来是陈幼芯。

    杨狄注视着她,等待她的下文。

    少女怯怯的伸手向某个方向一指,随后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可杨狄看过去,那里只有一棵树。“徒弟,你直说你看到了什么吧。”杨狄道。

    “有人躲在树后。”陈幼芯回答道。

    于是杨狄快步走了过去,绕着那棵树转了几个圈,愣是连人影子都没看见一个。

    这时他下意识的以为陈幼芯在开玩笑。不过他心知陈幼芯不会这么做,她说看到了,就只能是真的看到了。

    这一点不予质疑的底气源于一个师父对表现乖巧的徒弟基本的信任。

    于是杨狄又仔细绕着那棵树转了几圈,才终于在他齐平于膝盖的位置发现了树干上的异样——一处崭新的擦痕。

    也许有人会说,树皮上一处擦痕而已,不能代表什么,但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军人,杨狄深知一个擦痕所具有的含义。

    他或许是一个标记、一个陷阱,也预示着此处有人或动物的活动迹象。

    陈幼芯说刚在这里看到了人,自己马上追上来却没有看到。证明对方隐蔽能力惊人,且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那就不能是动物。

    狄狄蹲在缺口处找了找,没在附近找到缺失的那一块,但这个擦痕明显是将此处磨折了的。缺口很是干燥,这一点在满是泥土的潮湿的森林里显得很突兀。

    他又在周遭找了找,在另几棵树上也找到了这种擦痕,但在找到第四个时,他停了下来。

    因为实在是太明显了!毫不加掩饰的告诉你,我就在这里,你快跟上来。

    这让他觉得对方在把他当傻子,又感觉这似乎是一个计中计。

    隐蔽能力那么强的人,会布下太拙劣的诱计吗?面对这种计谋,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予理睬,如果这时对方着急了,兴许还能让他们露出马脚。

    “你觉得这会是什么东西干的?”辛童南的声音突然在杨狄耳边响起。

    其实杨狄知道辛童南跟在他身后,但出于精神紧绷的缘故,他还是忍不住闪开了三米多远的距离,而这一闪,却使他感到了异常。

    那就是鉴郁这副身体太轻了,或者说太有力了!

    按理说,鉴郁从转世至今才过去了两天而已,而且原身体本来毫无修为,即使是有杨狄教授的灵力储存法,让灵力不断在周身流动、潜移默化的强化肉体,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改变。

    刚才杨狄下意识的那一闪,其实只是想踏出半步罢了。可他却飞出了三米!

    杨狄没有顾及辛童南的疑问,立地进入了自视状态。

    自视,也就是使自己的精神力渗透身体、观察自己身体的状态,这是每个修者修炼的基础门目。

    “古二经脉比二经脉长...”

    “单弦脉居然是一条上下直通的短脉!?”

    “六脉先天全开?”

    ......

    一番检索下来,杨狄整个人都被震撼的双眼发黑。无论是古二经脉还是单弦脉,都几乎是修者天赋的决定性因素,而这具身体几乎天赋全部拉满...人间不应该有那么极致的肉体,他实在太完美了!

    如此完美的身体构造,曾经只是老一辈修者们对神的构想。

    杨狄心想,现在神体出现了!如果给予其最好的功法,修炼到最后,一定是能成神的!

    在这一瞬,心境凝如杨狄,也甚至生出了鸠占鹊巢、或者干脆做掉鉴郁的想法,但那些想法只是一瞬间便过去了。

    他已经是神了呀...拥有无尽的意识存在...却永远孤独...

    鉴郁的存在,不也能算是上天看他可怜,给他送来的慰藉吗?

    所谓修炼成神的喜悦,早已对他失去了诱惑才对。

    从得知鉴郁身世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想将鉴郁看作亲传弟子来辅佐了。

    也许你会问,陈幼芯和朴真呢?

    嚯!

    那不是‘鉴郁’收的徒弟吗?鉴郁的徒弟与我杨狄何干?

    杨狄结束了自视,向辛童南丢了个白眼,然后拍掉了辛童南在他眼前直晃的手。没好气地道:“什么事?”

    少年揉着手,平静道:“我发现了一点不对劲。”

    杨狄一挑眉,顿时来了兴趣,催促道:“哦吼,别卖关子了,你发现什么不对劲了?”

    “......”辛童南尽可能平静地道:“有人躲在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