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系统撩始皇搞基建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县令的庐山真面目

    一行人迎着众人的目光浩浩荡荡的往县衙走去。

    说是县衙其实也就是一个不算很大的房子,有些地方能看出年久失修,和郡守府真是天壤之别。

    她们都走到门口了也没看见人,这位县令不会是在玩忽职守吧?

    赵君也不管那么多直接走了进去,还算明亮的大堂只有一位老者正在伏案书写着。

    听到她们的动静才抬起头来。

    “你,你们是?”老者年纪不小,眯着眼站起来问道。

    王登倒是一眼就认出了此人。

    “曹老,是我王登。”

    王登走上去很是敬重的问候着。

    “哎呀原来是王大人,实在是有失远迎,县里前几天是得到消息说您要来,但是没说具体是哪天,实在是怠慢了。”

    老先生微微俯身行礼。

    “曹老,这位是与我同行的内史赵大人。”王登介绍着。

    “这,这位就是内史大人。”

    老先生很是紧张,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咸阳来的王登了,没想到这次还有内史同行。

    赶忙想要跪在行礼。

    “不用了,老先生不必客气。”

    赵君赶紧扶起,她实在是不能接受一个六十多的老人给她叩首。

    “赵大人,这位是县令史曹勇田曹老,主要是负责县里的文书工作,就是本县人,在县里当了一辈子差,很是德高望重。”

    王登很敬佩这位老先生,言语间都是赞美。

    “没有没有,哪里是德高望重,就是干了一辈子这个差事,熟能生巧。”

    老先生很是谦逊的回着。

    “曹老,请问下县令不在吗?”

    赵君对于这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曹老也愿意给几分尊敬,但是怎么聊到现在都没看见县衙的主事人。

    那个新上任的县令跑哪去了?

    “哦,是这样的,王大人您知道的,之前的那位调走了,今年刚上任的这位县令别提多好了,这不几个月前就张罗着要在县里办学堂,这会应该在南罗亭那边看地方呢。”

    说起这位新上任的县令曹老那是笑容满面。

    从他脸上你就能看出对这位县令有多满意了。

    “办学堂?县里要办学堂嘛?”

    赵君听到曹老的话有些惊讶,不过她还不了解前因后果也就没再问什么。

    “这样,您让人带路我想去那个南罗亭看一看。”

    这么有意思的事她当然要过去看看喽。

    “行行行,我这就找人带你们去。”

    曹老腿脚不是太方便,他走出衙门朝旁边喊了一声,不一会隔壁土房子里就出来了一个中年男人。

    “老爹,怎么了。”

    没想到居然是曹老的儿子。

    “老大,这几位贵客要去南罗亭找县令,你带他们去,仔细着点别怠慢了。”

    曹老冲着儿子交代着,随后又跟赵君说道。

    “县里的其他人除了在当差的应该都跟县令在一块,那是我大儿子就让他带路,慢待各位了。”

    小县城没有那么多规矩,都是村里人,哪喊一嗓子都是熟人。

    赵君熟知这种邻里文化倒不觉得有什么。

    “好,那几位贵客这边请。”

    中年男人神情恭敬的给他们指着路。

    “这是曹老的大儿子好像叫曹雨……”

    王登边走边说着一时想不起来了。

    “王大人,小的曹春雨,没想到您还记得。”

    赵君听后瞥了他一眼,一米八几的男人身材健壮面容黝黑。

    春雨?这名字未免太不符合他了。

    青柳走在后面听完也笑了一下。

    “对,就是春雨,听曹老说当时正值春天庄稼们都急需一场春雨,他就是在那场雨后出生的,所以就起了这么个名。”

    王登知道她们在笑什么随后解释道。

    原来是这个意思,赵君点点头,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个极好的名字了。

    春雨多重要,贵如油呢。

    “对,就是这个意思。”男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新来的县令叫什么来着,你们觉得他怎么样啊。”

    赵君毫不避讳的开始打探。

    “新来的县令叫卢敬,卢县令可是顶顶好的人,很亲善的。”

    说起卢县令曹春雨也是满脸笑意。

    “这么好,这位县令都做了什么事吗?”

    “那可多了,卢县令不定期会挨家挨户上门提供帮助,住的远的村里人他也会跑去问,平时经常往村里跑,还亲自在田里耕种,也会帮不识字的村民写信,总之真的是个没有架子的人。”

    曹春雨兴冲冲的说着,嘴里的夸奖不停。

    “这么好啊,听说这位县令最近想办学堂又是怎么回事,县里原来没有学堂吗?”

    这是目前赵君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是这样的大人,我们县一直是没有大学堂的,家境好一点的人家会把孩子送到郡州,那里有一所学堂,但是更多像我们这种普通百姓肯定是上不起的。”

    “村里的人想要识字会找村里的老夫子,就是那种上过几天学起码认识字的先生,每家稍微给点粮食,趁着农闲的时候会教孩子们认认字,这样的人每个村子几乎都有。”

    “但是这也是空的时候教,很多孩子还要帮家里的,所以像那种坐在屋子里上课的学堂一直是没有的。”

    赵君拧着眉表情凝重。

    汉中郡这样还算富饶的下辖县城都没有像样的学堂,那其他小县城肯定更不用说了。

    “之前的县令没有关注这件事吗?州郡也不管?”

    “嘿大人瞧您说的,怎么管,大家也就勉强能吃饱肚子,有的地方连肚子都填不饱谁去想读书的事情,再说州郡,人家凭什么要管,都是光出钱不讨好的事情,犯不着管啊。”

    曹春雨不以为意的说着,虽然大家都知道读书好,但是也要看实际情况啊。

    要是有钱有闲谁不想去读书。

    “那新来的这位卢县令为什么要管这件事呢?”赵君不解。

    “所以说我们县令好啊,卢县令说前段时间出现了一种叫纸张的东西,还有一本启蒙书,说是价格便宜,能更方便大家识字,他就想让房陵县的娃娃都来学。”

    原来是这样,是纸张和一开始印的那本启蒙书。

    “大人,前面就是南罗亭了,卢县令应该就在那边。”

    曹春雨指着不远处的一间土房子说着。

    赵君抬眼望去确实看见了好几个人围在那儿。

    “大人您看,中间那个穿着普通布衣束发手拿笤帚的那个就是我们卢县令。”

    一行人边走边说,离得越来越近。

    那边的人好像也发现了他们,都转过头看过来。

    赵君眯眼看见了这位饱受赞誉卢县令的长相。

    怎么说呢,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

    不是温和慈祥的中年男人。

    而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