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系统撩始皇搞基建
繁体版

第二百零九章:轻舟

    虽然赵君口头说着不着急。

    但是潘大宁作为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却很快把这件事抓了起来。

    第二天他就带人把工坊的选址给定下来了。

    “大人,这个位置是按照您的要求选的。”

    潘大宁跟着赵君几人视察规划的场地。

    因为酿酒少不了要用水,所以工坊的选址比较靠近江源县本地的一处山泉水。

    赵君对这个地点很满意。

    酒好不好喝,水源很重要。

    选址定了后他又马不停蹄和萧何一起找工人建厂房了。

    他们的动作一大不到本地的百姓都悄悄向潘大宁打听起来。

    而潘大宁也不藏着,于是江源县要建酿酒工坊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十里八乡。

    这次不光江源县就连附近的县城都震惊了。

    酿酒?他们还从来没听说过这回事呢。

    其他县城的人都对这件事不抱什么希望。

    要知道他们这里可是巴郡,山城。

    这酿出酒怎么运出去,给谁喝?

    反正许多人都持不看好的态度。

    而在林椒县的石家兄妹也听说了这个消息。

    “原来是建酿酒工坊啊。”

    石雨之前听赵君说了要建工坊,但是具体是做什么的却没听说。

    “酿酒,这位大人可真会想。”

    石甘摇了摇头咂舌道。

    “我倒是觉得她这么做应该是深思熟虑过的,咱们就且看着吧。”

    石雨扬了扬下巴略带笑意的说着。

    “大哥怎么样了?”

    石甘想着好像有几天没看见他了。

    “唉,恢复过来了,不过打击好像有点大。”

    石雨虽然叹着气,但是眼里更多的确实幸灾乐祸。

    此时的赵君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人是怎么看的。

    因为江源县本地的人都万分期待这个工坊能够建成。

    他们不懂酿酒是什么,也不明白运输的难度。

    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很相信潘大宁。

    有潘大宁打了包票,他们就相信这是一个能让大家生活变好的事情。

    随着工匠的忙碌,工坊一天天开始建成。

    在这期间,赵君等人还去看了一次真正的渔汛。

    这次是在大白天,他们都跑到长源江边去看了。

    那场面确实是叫一个壮观。

    赵君还从来没有见过,一条江里全是鱼,就连刘邦往里扔了网都能抓到。

    因着此次渔汛潘大宁又忙了两天。

    不过有一点好处,赵君用这次渔汛捕上来的新鲜鱼做了一顿巴郡特有麻辣鱼。

    该说不说巴郡本地的花椒辣椒烹饪出来的麻辣鱼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等到工坊彻底完工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四月初。

    而此时比工坊招工还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播种。

    渔汛结束,百姓们需要赶着时间播种今年的粮食了。

    “潘县令,今年的播种马上就要开始了对吧,我这边的种子也已经研究好了,可以发给大家了。”

    赵君指着地上那几袋子种子和潘大宁说道。

    “好,我明天就让大家排队来领。”

    说完潘大宁便转身想出去通知大伙,不过被赵君叫住了。

    “哎等下潘县令。”

    “怎么了大人。”

    潘大宁发出疑问。

    “是这样的,我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也是酿酒工坊的难题。”

    “什么问题,我们赶紧想办法解决。”

    一听她这么说潘大宁顿时紧张起来。

    现在对他来说事关酿酒工坊的事都是大事。

    “是这样的,我的酿酒工艺里面需要用到许多的大缸,但是那么大的缸普通百姓家恐怕不会有。”

    “所以我想问问你,巴郡有没有烧制陶器的地方,恐怕得定制几个超大号的缸。”

    这几天赵君都在学习酿酒工艺,她一下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那么大的缸,即使在现代都不是很常见啊。

    潘大宁沉默片刻似乎想起了什么笑道。

    “这我还真知道。”

    他兴奋的和赵君说了起来。

    “我们县隔壁的下元县,那里原来就有一座烧制土陶的小官窑,十几年前还是很有名的。”

    “后来好像是州郡那边成立,把官窑的制作给收回去了,然后那座窑现在就不能烧制了。”

    “现在大人想定制的话,让下元县的那座土窑在重新开工不就行了嘛。”

    潘大宁呵呵笑了起来。

    赵君一想,确实可以。

    主要是没有那种烧好的大缸,酿酒工坊就没办法继续建设下去。

    “好,那我们准备准备就去下元县看看。”

    两人暂时就这么决定了,不过没有立刻出发。

    第二天接到通知的百姓们自发的来到了县衙门口排队。

    萧何刘邦苏军强等人都忙碌着给大家派发种子。

    人多力量大,仅两天时间,所有江源县的百姓都拿到了据说是改良后的新种子。

    之后大家也不在耽搁,马上春种的时间就要过了。

    所有人都开始在地里忙活起来。

    而忙活完的赵君几人也坐在院子里开始休息。

    萧何忍不住再一次感叹。

    这江源县百姓的积极性也太高了。

    “趁着大家都在我要和大家说一件事。”

    赵君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

    她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潘大宁随后和大家说起了要去下元县的事。

    “所以,明天我就要和潘县令一起去下元县走一趟,你们其他人留在这。”

    萧何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潘县令走了那他就肯定不能走,毕竟还有工坊的建设需要他盯着呢。

    “大人,需要下官给您带路吗?”

    苏军强举手提问。

    “不用,我和潘县令去,他认识路。”

    赵君回道。

    于是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个决定,第二天他们就踏上了去下元县的路。

    不过,这趟路程比他们想像的要轻松许多。

    “大人,你们到了。”

    潘大宁带着赵君径直来到了长源江边,此时已经有一年轻男人撑着船桨在此等候了。

    “大人,我们走吧上船。”

    赵君跳上了这带有建议棚顶的小船,心情很是轻松。

    从江源县到下元县大概是最好走的一段路了。

    因为下元县也有一小段位置靠江且就在江源县的下游。

    两个县的距离不远,所以只要撑着小船就能到达。

    所以江源县和下元县算是巴郡里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县了。

    之前在江边来交换的别县百姓也多是他们县。

    江面水流不息,两岸则是崇山峻岭。

    赵君站在船头,感受着轻微的摇晃。

    这山、这水、这船、这景让她忍不住想起一首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