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系统撩始皇搞基建
繁体版

第二百六十三章:拍板

    之后几天的赵君,白天在内史府查查账,晚上就琢磨着写折子。

    又过去了三天,总算是让她写出了个清楚的一二三。

    然后,她就抱着厚厚的折子去找嬴政了。

    “大王,这就是我花费了五天的心血才写出来的计划,您看看,有没有什么指教。”

    赵君站在嬴政身边乖巧的递上了手中的折子。

    嬴政端坐着抬头瞥她一眼,接过了那厚厚的折子开始看来起来。

    不过片刻,嬴政的额头忍不住蹦出了几道青筋。

    但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看完了所有的内容。

    赵君忐忑的看着他的表情,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呢。

    嬴政看完后把折子放在了桌子上,随后又瞥了赵君一眼。

    这下青筋不跳了改成了浅笑。

    这是气笑了?

    嬴政回神胳膊撑着桌子抵在了额头。

    “寡人之前说你这个方案提出来朝上会又一大半的人骂你,是寡人说错了。”

    “现在来看,应该没有人会不想骂你。”

    “你知道他们中骂的最狠的会是谁吗?”

    嬴政竟然有功夫开玩笑了?

    赵君震惊,但是一听到他的问题顿时又觉得脊背发凉。

    “谁啊?”

    她小心翼翼询问。

    “李斯,他不仅会骂你,甚至还想打你。”

    嬴政一脸平静的说着,半晌后无奈叹气。

    “没事,他不敢打我。”

    “大王,这方案很有问题?”

    不应该啊,她怎么一点没觉得。

    “嗯,关于学堂的建设寡人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比较有问题的是你说的教材的编纂。”

    “你提出要集百家之长,号令法儒道农医等等学家共同编纂教材,这点恐怕比你办学堂挨的骂还多。”

    赵君明白他的意思了,确实这也算是能想象到的。

    “我明白为什么会是李斯骂我最狠了,他是法家代表,整个秦国现在依法家学说治国,他恐怕不能接受我发展其他几门。”

    赵君也跟着叹息,不过。

    “他骂我也没用,再说我又不是不用法治国了,只是要吸收众家之长嘛。”

    “还有,这种教材我是要放在中学教学的,普通的小孩一开始是接触不到的。”

    这也是她写在折子上的设想。

    除了十四岁以下孩童上的小学外她还准备了更高一等的中学。

    普通人家若是想做小吏之类的那小学文化就够了,但是如果想取得更高的成就那当然还有知识更丰富的中学。

    可惜现在条件不够她只能设想出这两大类。

    “即便如此,恐怕阻力也不会小。”

    嬴政也看到了她后面写的这些。

    “没事,只要大王支持,我保准吵赢那些人。”

    赵君斗志昂扬,她的教育大业路上总是要有绊脚石的。

    “好,既然寡人选择支持你,那你就尽全力去办吧。”

    嬴政既然选择支持她,那就不会管有多少人反对。

    反正他一直是说一不二的,那些大臣还不敢忤逆他。

    “谢谢大王,那这边要是没问题了,我明天可就去上朝了。”

    得到嬴政点头后的赵君顿时踏实了。

    接下来就是朝堂上的舌战群儒了。

    尽管早有预料但是今天的吵闹还是不禁令人侧目的。

    尤其是李斯,果然被嬴政说中了。

    “大王!我秦国向来以法治国,怎可吸纳其他学说啊!”

    李斯声情并茂的哭诉着,旁边赵君看他简直就要落下泪来。

    “就是就是,丞相所言极是啊。”

    大部分官员都在附和着。

    赵君不搭理这些人,坐在上方的嬴政也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

    片刻后蒙毅站了出来。

    “禀大王,微臣有不同的意见。”

    蒙毅端着手当着其他官员的面说了起来。

    “这几年赵大人对秦国的贡献有目共睹,从玉米红薯番茄等高产量作物,到造纸术棉花和现在的玻璃,更有煤炭和已经下水的蒸汽船舶。”

    “这一项项堪称奇迹的发现都是赵大人带给我们的,相信赵大人对秦国的忠心,整个大秦乃至大王都是认可的。”

    “现在赵大人普及教育最终目的还是为大秦培养人才解决问题,再者大人也说了虽是吸收各家学说,但是坚决不会动摇秦国以法治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建设大秦,难道丞相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意退让嘛?”

    好!

    站在旁边的赵君简直两眼放光!

    蒙毅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掷地有声,完美的替赵君做了辩护。

    赵君现在两手抱胸,十分悠哉。

    她觉得轮不到自己舌战群臣了。

    没看到这都有代表发言人了嘛。

    赵君在心里给蒙毅点了个大大的赞。

    “微臣也以为蒙毅大人所言有理。”

    一道雄厚的男声响起,转而一看是蒙恬。

    自家兄弟肯定支持。

    赵君也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李斯被蒙毅最后一问怼的说不出话。

    难道要让他说他不愿意为秦国做贡献嘛。

    好苦,但是有苦说不出啊。

    嬴政淡淡看着底下这场闹剧,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很明显李斯等人已经败下阵来了。

    他终于开口解决了这场争论。

    “寡人已经决定支持赵卿的想法,诸位大臣有谁不同意嘛?”

    他声音低沉,眼泛冷光,目光如利的盯着下面的人尤其是李斯。

    顿时整个大殿静若寒蝉,所有人都低着头。

    众人差点忘记了,上面的那位大王从来也不是会听从别人意见的人。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敢出声了。

    “李斯,你觉得呢。”

    嬴政点名问道。

    李斯原也是低着头,听见嬴政的声音顿时仰头面带笑容开始回答。

    “微臣以为赵大人的想法实在是利国利民啊!”

    “不仅为我大秦准备了人才更是体贴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

    “等学堂正式开始办起时想必所有的百姓都会感念大王的恩德。”

    “大王真是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啊!”

    ……

    瞬间朝堂上就充满了李斯的溢美之词。

    所有的大臣都沉默了,就连赵君也沉默了。

    她没想到李斯竟然是一个这样的人。

    怪不得见风使舵的那么快。

    “好,既然如此,大家都同意,那这件事就由赵君你来办。”

    嬴政一拍板,所有人都不敢有意见。

    于是赵君还是很顺利的解决了他们,剩下的就是开始执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