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驭兽师啊
繁体版

第十章 出谷

    山中无岁月。

    时光荏苒,三年过去,陶阿牛到了十八的年纪。

    如今修行《水元功》的他,变得更加高大,肌肤也变得要比以前要白净许多,外表看去很有安全感。

    因年纪与相貌的原因,山谷的媒婆,踏上门的次数不可胜数,就连陶母也暗中着急儿子成家之事。

    不过,对于这个事情,陶阿牛一般提起刘青蝶来挡住母亲的嘴。

    因为一聊到此,陶母就会想到孩子挂念自己,拒绝仙缘而心怀愧疚,于是断了这个话头。

    这日,正早早修炼完,准备做饭的陶阿牛突然被母亲叫到房中。

    陶母突然正色对陶阿牛说道:“阿牛,我叫你来是想跟你说一件事情。”

    陶阿牛看到母亲的模样,知道是有重要的事情:“娘,是什么事?”

    “我想让你出谷,去寻珠儿,问问她的情况。”看着陶阿牛准备说什么,陶母急忙打断他:

    “你先不要拒绝,听我说完。”

    陶母缓缓而谈:“这几年刘家没有珠儿的信,刘大叔很关心她的情况。谷中其他那一同去的三人的家里也是如此。”

    “不知怎么,乡老说你可能知道珠儿她们在哪。他们几家就来求过我几次,我一直是拒绝的。”

    “不过前些天,你刘大叔也问我,看你能不能告诉他珠儿在哪,他自己想出谷打听打听。”

    “其实就算刘大叔不说,时间久了,我也担心珠儿。毕竟我早就把她当做我的女儿一样。”

    “刘大叔年纪不小了,如果真的去寻珠儿,出谷听说要翻山越岭两天。他这样的情况,要是出了什么事,到时候你刘婶一个人可怎么办。”

    陶母说到这里,不由产生共情。她就是这么过来的,知道其中的苦。若是刘大叔出了什么事,刘婶怕真的会悲伤成疾。

    “我看你每天修炼神仙法术,力气大得惊人,跑起来也是像风一样,出谷应该会比刘大叔方便很多。更何况你也很想见见珠儿吧。”

    陶阿牛闻言,本想拒绝的他,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房间安静下来。

    看着自己儿子久久没有说出拒绝的话语,陶母又说道:“你娘我如今身体很好,下田干活估计能比他们男的都做的好,你就不要担心我了。”

    陶阿牛没有说明情况,陶母不知,初心宗离此地有多远。早就从初心宗信物得知,那是属于另外的国家,中间隔着几个其他小国。

    要想一来一回,照他如今的脚程,哪怕一日最多三个时辰的使用这三年修炼过得《神行》,也需要一个月。

    何况那还是不迷路不出意外的情况。若是加上还要随时对照地图和问路,还有到了初心宗范围的千岛湖寻找船只等等杂七杂八的时间。那最少也是两个月左右了。

    他还不知道初心宗是个什么情况,虽然林绮芸仙长看起来很和善,可不代表每人都是如此。

    若是他被留在仙岛,那娘不是更得担心么。

    “娘,我想想吧。”陶阿牛想了一阵,说出这句话。

    陶母闻言,也笑着说:“行,那你先忙你的吧。”

    陶家屋后。

    这里不知什么时候被整理过一翻,显得很是整洁。以前杂草丛丛,不知名的藤蔓树木随意生长,现在却不见踪影。

    虽然此地还是无人路过,但不失为一个夏日歇凉,秋冬打坐的好地方。

    此时盘坐在一个蒲团上方的陶阿牛正想着之前陶母所说一事。

    三年时间,他《纳气术》早已修炼完成,如今已转修《水元功》,正是踏入练气五层之境。

    不只如此,刘青蝶离别时带来的六本功法,他也将其中四本修炼的有模有样。

    《巨力》、《神行》、《御物》、《敛气》,他能施展持续一段时间。

    陶阿牛刚施展这些法术时,虽然从书中知道灵力不需重新修炼,不过他还小心翼翼,怕出差错。

    后来证实,使这些功法,跟书中记载相同。

    灵力与灵气本就是两种东西。

    修炼出灵力后,丹田中的灵力能诞生施展法术要的某种玄妙。使用灵力时,它自身不会消失,只会消耗灵力产生的那种玄妙能量。

    灵力越多,能产生的玄妙能量越多,法术释放威力也就越大。

    灵力就如同生产玄妙能量的一个源头。那些诞生的玄妙若是用尽,只需盘坐纳气入体,或照常运功,哪怕不用特意理睬,只需一段时日便自动补充到平常一般。

    证实此事后,陶阿牛便乐此不疲施展法术,每次都将灵力的玄妙耗尽为止。

    因此,除了后两本须修行《水元功》后才能修炼,他对于这四本功法有了很大的长进。

    虽说这些功法让他出谷多了几分底气,但他还是不想现在就去初心宗。

    一是怕自己到时难以拒绝珠儿跟林绮芸仙长再次邀请,二是怕初心宗会把他强留下来,三也有点怕自己心志不坚忍不住成仙逍遥的诱惑。

    犹豫再三,陶阿牛最终仿佛决定下来,自言自语道:

    “要不就骗娘一次。出谷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好,半个月再回来,说些让刘大叔和他们放心的话好了。”

    他闭上眼睛,说出一句“就这样吧。”然后开始修炼起来。

    渐渐地虫鸣越来越响,日落西山。

    某日,临近中午,山谷最西侧。

    陶阿牛一身行头,背上裹着一个包裹,挎着一个不只是什么动物内脏做的水壶,向着面前的众人招了招,便向大山中走去。

    陶母看着远去的身影,忍不住大声提醒道:

    “阿牛,一定注意安全啊。”

    “知道啦。早点回家吧,不用担心我。”

    ...

    太阳落山,暮烟潮没了山林,整个青凤山仿佛笼罩一层黑纱,充满神秘。

    山脉一角的山林里,一个高大青年身轻如燕,脚步在崎岖无路的山林中不停腾挪。

    他背着一个鼓鼓的包裹,一身行头,手拿着一根很粗的树枝,时不时地拨开挡住自己去路的杂物。

    此人正是陶阿牛。

    林中,一处隐秘之地,一条蝮蛇正盘旋在它的地盘。

    突然间,一棍子落下,砸扁了藏在蔓草间的那条蝮蛇。

    陶阿牛伸手抓起蛇的尸体,丢在一处较为宽敞的草地上。

    然后拿出两颗火石,在那较为宽敞的地上收拾起一个柴堆,准备今晚的晚餐。

    本以为按照神行术的脚程,估计应该今晚天黑前便可到达青凤山脉边缘越国附近的村庄。

    没想到,山路难走,光靠神行术与巨力术无法有预料之中的速度。

    何况有几段山高林密,他还得不时的跃到树尖,看太阳的方向来辨别位置。

    草地上,火焰升腾,陶阿牛以防万一,不敢夜间走路,边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

    “看来今晚只好在这里度过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午时。

    越国靖州,青凤山脉附近的一处村子。

    这里处于山脉连绵的山脚,茅土屋三三两两零稀分布在山间,一条小溪水在这几个茅土屋间穿过,虽然没有桃源山谷那般的农田,但也看起来有些平静祥和。

    陶阿牛站在山腰一处空旷地上,看着风景不错的小村子,诧异这里并非像自己在山谷书中想象般的战火波及的模样。

    即使这村子没有桃源山谷那么多农田,那样的热闹,但也并非缺少生气,还是能见到一些行人。

    他施展神行迅速下山,快到一个村民身边的时候,神行术放慢下来。

    那位村民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一幕,只是被身后突然出现的一个青年吓了一跳。看着这名不认识的青年,村民警惕的说道:

    “你是干什么的?”

    “大叔,我路过这里,我想问一下路。大原城怎么走啊?”

    “你说大原城啊,往东走,走五里路左右,有一条道。你沿着道走,如果你脚程快的话,休息一晚,明天午时就能到了。”

    “那谢谢大叔了。”

    “不用客气。不过你路上多注意,沿道走可能会遇上山匪。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管不到这里来,雀儿山那一带还是山匪严重。”

    “谢谢大叔提醒。”

    看着远去的青年,这位村民摇了摇头:

    “希望这年轻人运气好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