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被模拟人生,曹操求我登基!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曹苗初练内观法 贾诩修书保曹苗

    曹苗越看下去,越觉得消灭吴普的紧要性。

    所以又将书页,翻到了内观法的页面。

    只要练到内观法的最高层,曹苗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让六个大佬,操控自己的身体,

    施展他们的神通。

    到时候,就将变成三国第一奇人。

    消灭吴普,也将指日可待。

    内观法的内容,一共有六页。

    分为内视,和观心两个部分。

    曹苗仔细看了一遍前面两页,只见记载的,都是极为玄妙的功法口诀:

    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阴吐阳,

    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

    ……

    李世民忽然开声道:“公子既然睡不着,不如从第一层开始,练一练。以后一有空闲,就和我一起练习吧。我相信以公子的聪慧,不出三个月,便能学会操控人格能量。”

    曹苗点了点头,从第一层开始,练了起来。

    ……

    因为练功睡得晚,第二天中午,曹苗才在噪杂人声中醒来。

    刚赖床不久,陈宫就跑来烦他了:“公子快起床,别忘了,今天有件大事要办!”

    陈宫所谓的大事,确实很大。

    那便是,想办法说服贾诩,修书给曹操,让曹操把征西军权交给自己。

    曹苗听到陈宫催促,不敢再耽搁。

    赶忙起身洗涮、用膳,然后,出门前去找贾诩。

    来到贾诩房间门口,侧耳细听,感觉里面没有外人。

    于是,让陈宫做好准备,自己则深吸一口气,敲门而入。

    贾诩正在品茶看书,见曹苗叩门而入,急忙起身相迎。

    而此时,曹苗却已准备好,演一出好戏。

    这出戏的灵感,竟然还是来自死对头伯父——曹丕。

    贾诩笑着问道:“公子昨夜,睡得可好?可曾用过午膳?”

    谁知,曹苗忽然屈膝向前,摆出要下跪的姿势。

    嘴上还哭求道:“贾大夫,快快救我!”

    贾诩眼疾手快,在曹苗跪倒之前,便扶住曹苗手臂,惊问道:“公子何故如此啊?快快坐下说话!”

    于是在贾诩的搀扶下,曹苗哭啼着,跪坐在了书案前。

    待贾诩也落座,曹苗便在陈宫的指导下,开始了攻心之旅:“这些天,我与贾大夫出生入死,早已将贾大夫,当做了生死之交。如今,曹苗身处险境,性命堪忧,却不知能与何人诉苦,能向何人求助。所以,只好来找贾大夫,一吐衷肠!”

    贾诩听得也是愁眉紧锁,急忙追问:“公子若有危难,不妨直言,贾诩,必当倾尽全力,助公子脱身!”

    曹苗不愧是少年影帝,先是哽咽到咳嗽了两声。

    又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泪水,颤抖着回道:“让曹苗身处险境的,不是别人,正是我那嫉贤妒能、心狠手辣的伯父,曹丕!”

    “先前,家父与曹丕争夺嗣位失败,被贬去安阳的事儿,贾大夫必然是知道的。为了阻止兄弟们夺走嗣位,曹丕,可谓是机关算尽、手段用尽。不仅用诡计陷害、算计几位兄弟,甚至,还动过杀心!”

    “如此心狠手辣、不念亲情的虎狼之徒,早已是臭名远扬、人尽唾之!怎奈,祖父受其蒙蔽,竟将世子之位传给了他。得了大权的曹丕,如今是更加的肆无忌惮。不仅继续排挤同辈兄弟,还将魔爪,伸向了我们这些孙辈!”

    “我们这些孙辈,如今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人人自危。生怕表现出一丁点才智,招来曹丕的猜忌!可惜,曹苗纵然百般小心,如今,却还是暴露了才智。也即将,成为伯父猎杀的下一个目标!”

    “成功从湟水城脱逃,并拿到瘟疫解药的配方后,曹苗的事迹,已然传遍了征西大军。

    很快,也会传到邺城。到时候,曹丕对曹某的猜忌,能到何等程度,不消说,大夫也能猜到。”

    “曹丕,如今是世子,将来,就是权倾天下的魏王。曹苗只是个身无实权的少年,如何能逃过他的魔爪?运气好,会被逐出邺城,流落江湖,艰难度过余生。运气不好,就要被曹丕安个罪名,闹市处斩。贾大夫,可忍心看着曹某,落得如此下场?”

    听到这儿,贾诩总算明白曹苗此行的目的了。

    原来是,想求自己,帮忙躲过曹丕的加害啊。

    贾诩心想:老夫,确实是魏王眼前的第一大红人,有不小的政治能量。

    而且还是曹丕夺嗣成功的,首功之臣。

    在曹丕那儿,确实能说得上话。

    可是曹苗小老弟啊,你太不了解你伯父了。

    曹丕为人,心肠极其狠毒。

    而且,极其顽固。

    认定的事儿,绝不会更改。

    是个,认死理儿的主。

    如今的曹丕,坚定地认为,所有兄弟侄子,都会成为他独揽大权的绊脚石。

    必欲,除之而后快。

    谁来劝也不行,谁来求也没用。

    哪怕,是魏王。

    所以你让我这个两姓外人,如何替你去求情啊……

    搞不好,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犹豫归犹豫,曹苗毕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贾诩,还是想救他一命的。

    于是,为难地说道:“公子的意思,我明白。公子的危难,我也能体谅。可是,世子对阻碍他独揽大权的人,是极为无情的。曹公子初出茅庐,就有这等惊世表现,世子,怎会不起防范之心,甚至杀心呐!”

    “哎,可叹世子那人,又是个完全不听劝的主,这下,可真是难倒老夫了。一时之间,还真是想不出什么,解救公子的好法子。不知公子,可有什么脱险的方案?说出来大家研究研究,兴许,老夫还真能帮上忙呢。”

    听到贾诩如此表态,曹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于是在陈宫的指导下,继续说道:“贾大夫有此心意,曹苗便有望躲过伯父的加害!

    如今,曹苗确有一计,可令自己逃出生天。贾大夫,只需依此照办……”

    说到这儿,曹苗来到窗边、门边,细听了片刻。

    确定没人窃听后,来到贾诩身旁坐下,耳语了一番陈宫交代的奇谋。

    奇谋内容,无非是让贾诩修书一封,发给曹操。

    信内,先用溢美之言,大肆夸赞曹苗在湟水城中的奇绝表现。

    然后再恳请曹操,为锻炼这个潜力无限的曹家后人,将征西军权暂时交给曹苗。

    贾诩作为督军,在旁观察、监督。

    一旦曹苗表现不佳,便收回军权,由贾诩统领征西大军。

    然后在书信末尾,抄上岐黄秘术中记载的,瘟疫解药的配方。

    曹苗素来对贾诩深信不疑,又喜欢锻炼,天赋深厚的曹家子侄。

    这番锻炼曹苗的方案,曹操必然会批准。

    有贾诩做督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再说,见曹苗弄到了瘟疫解药,曹操还不得乐上天?

    要知道,曹操此刻最想达成的政绩,便是制作神药,根除瘟疫。

    只要照着此计行事,曹苗的征西军大权,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拿到征西军权之后,只要再攻下西凉七城,曹操必然会将曹苗宠上天。

    到时,曹丕就算再有加害之心,也只能徒唤奈何了。

    毕竟,他现在只是世子,还不是魏王。

    除非,等曹操归西,他才有机会对曹苗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