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赚钱日常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题

    赵明远算是被迫着给出了这个名额,依着他原本的意思是淘汰掉白浪里的工程队,原因无他,只是单纯的不想他这个异母兄弟如愿。没曾想,到头来却是这公报私仇没报上,倒是叫他老老实实的来了回按章办事。

    虽说这意愿没达成吧,有些不太甘心。可包老太回来后跟他说高小妹的事情给解决了,他那位关系不睦的弟弟倒是没拉胯,帮着说了两句好话。不管是不是出自真心,到底是让高家人点了头。头上的这顶乌纱帽算是保住了。

    这样一想,这情绪上也好转了不少。总归是没有便宜了别人,那个再不好也是兄弟,只当他这次帮了忙,给他点报酬了。

    他这边是如此想,那头赵明玉却是不领这份情的。如果不是因为高家这出事儿,那这包活的事儿是铁定要黄的。赵明远完全是迫于无奈,情势所逼才不得不给通过。这种情形之下拿到承包合同,想叫他去感激,那怎么可能,真是想都不要想。

    两方也都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看似足够和解的条件,却完全没有半分效果,该是冷着的关系还继续冷着,并没有因此缓和出一点儿热乎气儿。

    对此赵明玉是完全不在乎,他要忙的事情多了起来,已经没有心思再去想这些个臭氧层子,忙到脚打后脑勺,连饭都吃不及时的日子,就这么紧随而至。

    改建项目是年前就已经规划好的,各方面配套都已经相当成熟,现在也只差着各家队伍进场了。

    都是镇子周边的人,最远也没有超出县的范围内,准备工作也没有太繁琐的过程,收整好要用到的工具家伙什儿,就可以随时开工。

    名单公式出来的第三天开始,碌碌续续就有队伍入场,白浪里村是倒数第二个进场开干的工程队。

    离着镇里最近的一个村队,倒是落在后头,多少引来了些议论。

    不是不想早些进去,主要是工程队新建,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堆,样样都得捋顺了才好。赵明玉那又是个不温不火的性子,别人再急他不急,全都安排妥当了这才不紧不慢的带着几十号人开进。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一点上,这种稳的一批的行径倒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效果。

    比起那些个匆匆进场的队伍,白浪里的这支小队从开始就有条不紊,稳扎稳打,初时看似有些慢,很快就体现出了准备充份的优势来。

    在别的小队还在为机械故障、人员分配不合理、安全知识不过关等等这类个细节问题而东忙一头西乱一团的时候,白浪里的小队已经迅速的熟悉了环境,各司其职,每天建造的速度都在往上升。

    如果不说,任谁也看不出来这是支才组建的队伍。比起那些有着十几年承建经验的老队伍那也是不差多少,甚至于隐隐有超越的趋势。加以时日,完全有可能赶压一头。

    而这些却都是赵明玉一手调动的结果,初试牛刀,便已经看出他这方面的能力。之前在村里那都是在混水摸鱼,根本看不出来他还有这两下子。

    李翠珍还直感慨:“真该早些让他出去,要不都发现不了还有这方面的能力呢。”

    这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挺软囊的这么个人,领起工来倒是像模像样。虽然说队伍不是太大,几十号的人,算是比较小的工程队。可要做到统筹安排,一样都不少还能分合到位,对于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村里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的。

    这一面的显露,也让村里人惊奇不已,直怀疑之前的赵明玉是不是有所隐藏,要不然怎么会刚有机会就露了这么一手。

    可这无疑是件好事,领队能力越是出色,那工人就越是获益。先前还有所疑虑的一些人,也因为这次的工建,对赵明玉刮目相看,纷纷有了加入的队伍的心思。

    光是前一个月里,加进来的村人多了将近一倍。后面的时间,相继又进了不少人。这些人的增加,直接缩短了整个工期。这些支工程队之中,白浪里是最先完成承包任务的那一支,几乎提前了半个月。速度快并且质量过关,监理到了他们的工地上,几乎没有打波澜的时候。

    也是这一次的改建工程,白浪里工程队,从初入行的‘无名小卒,一下子窜到行业前三,成名不可谓不快。

    也是这次的工程,赵明玉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对于队伍的潜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工期结束的第二周,他就带着各种手续和资金去了相关部门,注册了建筑公司。从本质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拿到证本的那一天,正好拨发工程款。

    几个月的辛苦工作,工人们也得到了相应丰厚的工钱。村里一多半的人家都有了不错的收入,最少的也挣了三五百块,多的人家两三个工人一起都上了七八千。

    在这个年代,一年到头能有个百八十元盈余,那都算是富裕的人家。这才小半年赚了这些钱,有一家算一家,那都乐呵的不能再乐呵了。

    能有这样的成果,毫无疑问,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赵明玉,没有他的领头成立工程队,上哪儿能挣这老些钱。

    老赵家,继金沙矿之后,再一次的成为了村人们感激的对象。

    打从工程款分发下去后,赵家的门槛儿都要叫村人给踏平了,今儿个张家李家,明儿个王家周家,你提一兜子水果,他拎一篮子鸡蛋。倒都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可这充分表达了村人们的感谢的心思。

    那些更懂事儿的村人,甚至要给出一部分工资。

    王大彪和张二驴俩人都是工程队里的骨干,技术工种和力工两个的班长。两人原本在河里筛金,工程队组建缺人的时候,冲着赵家人的名声和为人,也是为了支持赵明玉的工作,先后就报了名。

    这俩也是勤劳肯干的家伙,报了名也没闲着,一直在河里淘洗。直等到工程队进场开工,手上河筛的活才交给家里其他人,跟着赵明玉身前身后帮着紧忙活。

    也是两人的得力,赵明玉日常工作省去不少的麻烦,对他们也给出了相应的奖励。基本工资之外,还加了一份领班的工资。

    赵明玉事先并没有提这额外工资的事,直到钱发下来才说了一下,这是另一份带工钱。

    两人都不是那见钱眼开,什么都不顾及的人。在他们看来,赵明玉真够意思,额外给了这么多钱。

    别人对咱好,咱也不能装聋作哑,把钱收了就算。

    都是讲究人儿,坚决不干那种忘恩负义的事。

    两人合伙一商量,得了,这钱不能都收了,咋滴也得还回去一些。

    这天得空赶了个闲儿,就一起结伴来了赵家。

    正赶上周末假期,一家人聚个全。吃过了早饭,赵明玉拿出他的集邮册,把最近买的一些邮票往里装。

    “也不知道哪样的好,遇见了就每样儿都买了两张。这才两个来月,就有这么些张了,这本册子也快要放不下了。”赵明玉一张张的看,嘴里念叨着。

    李翠珍叠着衣服,随口接话道:“多就多呗,也没有几个钱,这本删子装不下,那就再换一本。等有空了,多买几个空册子回来,有票儿了你就往里放,咱家地方这么大,还放不下这么点儿东西了。”

    “妈,你这口气可挺大啊,瞧瞧这用词儿,不知道的还当咱家有几百坪呢。”赵文兰眼睛捎着小五,小家伙正蹲在那里拿胖胖的小手指捏地上的碎纸屑,就这么个简单的动作,能让他觉着有趣的玩儿上半天。

    “几百坪算什么,成千上万也不是不可能。不就是钱吗,咱家多的是。”李翠珍夸张的拿眼斜扫过去,一副钱在她眼里就是数字的模样,道:“说吧,你打算要多少,一亿够不够?不够就十亿,都是小钱儿,随便拿去玩儿吧。”

    赵文兰:“……”

    瞧着演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赵文多咬了颗青枣,清甜的味道很当她的意。赵文兰就不喜欢,专门奔着紫葡萄去,一颗吃下去连里头的种芯都不吐,一颗接着一颗,小手倒腾的还挺快,一会儿工夫半串就下了肚。

    “哟,这都在家呢。”王大彪走进屋,身后是张二驴,瞧见赵家几口人都在屋里,笑着打招呼。

    外边儿大门敞开着,屋门又没关严,听见动静时两人已经迈进门里了。

    “大彪、二驴来了,快进来坐。”李翠珍把叠好的衣服放起来,招呼着二人。

    赵明玉把散了一摊子的邮票划拉起来,张二驴好奇的上前询问:“这么些邮票,叔你要写信哪?”有限的认识里,邮票只是用来寄信用的,并没有其他用途。

    “这么些邮票,要写信那得写到什么时候。一听就是外行,二叔这是有别的用处,是吧二叔?”王大彪比他要好些,至少知道有别的用处。

    赵明玉呵呵的笑:“就是点儿兴趣爱好,对这小东西喜欢,得空就去买点儿放起来,闲着翻出来看看,心情好。”

    他也没说实话,按照老三说的那样,两人听了未必相信。再也是起着点儿小心思,不想叫更多人知道。只他一人攒出来,那多带劲。

    二人过来奔着的也不是这个,看过也就过了,没再关注下去。

    李翠珍先把话问了:“你俩过来是有啥事啊?”两人都是闲不住的,空闲的时候几乎见不着,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干活的路上。

    这样的人上门,那指定是有事情。

    王大彪和张二驴对视一眼,二人相继从怀里掏出一捆钱来,朝着前面推过去。

    “你们这是——”赵明玉愣怔的问道。

    李翠珍也是一脸的问号,看着这一切。窗户前的赵文多和赵文男,吃水果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注意着这边的动静。

    赵文多在护着小五别撞了头,小家伙‘吭哧吭哧着撅着小屁股,捏了纸片放了掉,掉了再捡。

    “这些钱我们俩个商量好了,拿回来给二叔。”

    “什么,拿给我的?”赵明玉还是不解:“为什么?”钱多咬手啊?

    两捆钱厚度差不多,数额却是不同。王大彪的是十块面额,张二驴的是五块面额,也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数目的两倍,差不多是多了一半儿。

    如果是单纯的送礼,两人相约好了一起来,那数额就应该差不多。可这明显的差数,两人又都是清楚的,这么看起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饶是这一家子都没有笨人,也愣是没猜到是怎么回事儿。

    王大彪给出了解释:“我们在工地上干了这么天,那几家工程队的小工头,都是从工人工钱里抽成。就好比瓦工一天三十块钱,从中要抽出去五块钱,说是给找活儿的费用。我们从叔这里挣了这么些钱,哪能一点都不表示,咱也没那么糊涂。”

    “还有,我们俩个都给了两份工钱,可不能拿这么多。”张二驴道:“我们俩个都看着了,叔从公家那里拿到的钱统共就那些,分吧分吧下来后,其实没剩下多少。

    赵文多在山上砍了一天柴,回到家就看见她妈挺着大肚子和人在吵架。起因是昨天傍晚老二赵文兰回家裤子上的血迹。

    赵文兰下班回家路上被镇街赖子吴三突袭倒地,因为来了月事弄脏衣裤,被人传出了瞎话,说是遭了欺负。

    村里长舌妇被赵文多一镰刀削了兔头给吓退,村人散场。

    二姑娘受了袭击惊吓到,可到底没有被得逞。赵家人怕再招了污水坏名场,决定忍气吞声不去张扬。赵文多不愿意就些作罢,明里不动声色,暗下里找了个机会教训了吴三。

    、学校期末考试,赵文多考了第一得到了奖学金,引来一班班花薛玉凤的嫉妒,找了几个女生赌了回道,不想反被教训。

    结束时,碰到薛玉凤的远亲舅舅,省城来镇上找老中医治怪病的傅廷坤。两人动了手,引起了傅的兴趣。

    、年冬临近,烧柴加多,赵文多上山砍柴打了两只兔子两只野鸡,趁着赶集买了好价钱。因此认识了水利局干部。回来的路上遇到村里人,从其口中得知赵明玉买了好吃的。

    、赵明玉因为吃了独食,被小女儿告了状,李翠珍生气翻脸,强硬的决定南山的‘溜套之行赵明玉必须跟着去。

    南山上赵文多在吴大奎下的钢丝圈犯围内猎到了一头狍子,三只兔子,赵明玉大树下挖了棵参。

    回程途中视线受限,河滩边的石块儿给绊倒,摔了个大马趴。起来捡到一小块狗头金。

    李翠珍半夜发动,生下了儿子。第二天杀了年猪,一百多斤的猪除了骨头没多肉。赵明玉的继母找上了门,名义是说她这婆婆来伺候月子,只住了两天,连吃带拿了一条猪腿。婴儿被喂多了吃胀了肚,差点出了事。

    刚按起了葫芦起了瓢,赵文男生病发烧打针回来瘸了腿,卫生所的大夫二把刀,扎针错了位置,险些遭成小儿麻痹。匆匆配了药回来连敷,好不容易纠正过来。

    赵文多去县城卖狗头金,顺便给赵明玉看诊。不想遇到过来买药的傅廷坤,为了确认似的纠缠着又动了手。赵明玉吃了挖到的那根人参,喘咳好了不少,眼见三女儿被‘打,帮不上忙就撞上去碰瓷儿。被赔了一摞钱和票儿,坐车送回了家。

    村子里鲜少见到小汽车,老赵家出了回风头。一些人开始打上了几个姑娘的主意。赵文兰不知名的情况下被相了一场相亲,媒人是下屋姜家,对象说是个连级的军干部,说是看上了,本人却没有露面表示。那意思是让女方主动上赶着些。

    对方的条件,李翠珍有些心动,问赵文兰什么意见,赵文兰没主意。赵文多出声拦下来。不诚何撩,上赶着不是买卖。真当赵家姑娘嫁出去吗?

    赵文兰这边没动,赵文英指腹为婚的对象却催了婚。赵文英一直在出工清理河道,开春后上游要建火车桥。两家都住一个村,没有骑驴坐车,夹了个包袱就进了罗家门,聘礼就只有两袋大豆。赵文多觉着大姐有些委屈,卖金手里留了两百块钱都给了她。

    一个冬天,赵文多得空就会上山,南山东山不定,因为身手好运气佳的关系,打回了不少的野物。这些东西送了一部分,卖了一部分,同街里的肉贩摊主也很是熟络。通过水利局的眼镜干部朱越生,结识了几个各部门的办事员。

    赵明玉的同爷异母的两个兄弟也都在二层楼里办公,见面了却并不热络,倒也没有为难,大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势。赵文多并不在意,也让赵明玉别管,日后谁求着谁那还不一定呢。

    开春天暖和后火车桥开建,几波工人碌碌续续赶到工地。村子里也跟着热闹起来,一些头脑灵活的相继干起了小买卖。赵家人手少,李翠珍背着小五,干不了太重的活儿,只是支了摊卖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