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繁体版

第152章 报喜

    大明,山西行省,太原府。

    赵家庄,一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

    这天下午。

    从县城来了几个衙役,刚走到距离赵家庄三里地的地方,就开始敲锣打鼓,吹拉弹唱。

    在田间干活的村民听到声响,一个个抬起头向传出声音的方向望去。

    “这敲锣打鼓的,莫非是有什么喜事?”

    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农一脸好奇的说道。

    旁边干农活的村民若有所思,这些官差老爷前两天,才刚刚到他们赵家庄,进行招生考核。

    而且。

    看这些官差老爷前进的方向,不就是他们赵家庄吗?

    莫非……

    想到这里,一个二三十岁的村民突然惊喜的喊叫道:

    “难道是我们赵家庄有人考中了?”

    周围干活的村民经过提醒,一个个醒悟过来。

    对啊!

    前两天官差老爷来村子里招生考核,说是通过的话,这两天就会来报喜。

    看这官差老爷喜庆的架势。

    他们赵家庄应该是有人考过了,就是不知道是哪户村民的孩子。

    会不会是自己家的子女?

    一想到这个可能,在田地里除草的村民,纷纷扔下手中的锄头,向官差老爷跑去。

    “官老爷,这是给谁家的子女报喜呢?”

    一个四十来岁的村妇迫不及待的问道。

    她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参加了招生考核。

    这样说起来的话,她家考中的机会是最大的。

    官差一行人见周围挤满了跑过来的村民,一个个表情紧张的打听是谁家的子女高中了。

    一个领头的衙役满脸笑容,像这种报喜的差事是他最喜欢的。

    因为可以拿到赏钱。

    “赵铁柱,是谁家的?”

    领头衙役大声的向周围的村民询问。

    此话一出,围堵在小路上的村民瞬间就沸腾了。

    现场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大家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原来是铁柱这孩子考中了啊!”

    “赵老三家有福气啊,出了个麒麟子。”

    “我一猜就是铁柱这孩子高中了,从小就机灵,村子里这些孩子,就属他最聪明了。”

    “赵老三家这是要发达了,他人呢?上午还看到他了,他跑哪去了?”

    “之前看他扛着锄头回家了。”

    官差一行人打听清楚赵老三的家后,也不废话。

    敲着锣,打着鼓,就向赵老三家赶去。

    后面跟着一大群的赵家庄村民,他们扛起农具就往村子的方向走去。

    田里的杂草也不除了,害虫也不抓了。

    他们赵家庄可从来都没有出过一个举人,今天算是破天荒的头一次了。

    大家当然要回去看热闹了。

    在这些村民的眼里,通过招生考核去京城读书,可比高中举人还风光。

    不仅读书不用花银子,而且每年还可以白拿十两银子。

    这样天大的好事,让他们闻所未闻。

    谁不知道,读书是最花银子的,普通的家庭根本就负担不起读书的花销。

    要知道,赵老三每天起早贪黑的在田地里刨活,一年累死累活,也挣不了三四两银子。

    由此可见。

    对这些依靠土地找食吃的村民来说,十两银子是多么大的诱惑。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村民可是打听得一清二楚,听说去京城学成归来后,朝廷就会安排去衙门当差。

    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让这些村民羡慕得双眼通红。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赶去赵老三家报喜。

    一路上,不停的有村民感慨。

    “赵老三家这是要飞黄腾达了。”

    “可不是嘛!咱们赵家庄也要出一个官老爷了。”

    “这对我们赵家庄来说,是好事,官府有我们村的人,我就不相信隔壁刘家村的人,以后还敢来欺负我们!”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官差带着一大群村民就赶到了赵家庄的村口。

    一眼看去,赵家庄被一人高的土墙围了起来。

    不过看这土墙残破的痕迹,就知道之前遭受过袭击。

    不久前因为天下大乱,流民四起。

    有一些逃荒的饥民路过赵家庄的时候,希望能讨一些粮食。

    赵家庄的村民自然不可能同意。

    这些年灾情连连,庄稼绝收,他们村自己都还吃不饱饭呢,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施舍给别人。

    于是饿急眼的饥民开始攻打赵家庄,可这些手无寸铁之力的饥民,哪里是赵家庄村民的对手。

    所以这些饥民很快就败退了,留下了这伤痕累累的土墙。

    要不是崇祯宣布免除全国农户五年的赋税,再加上把赈灾粮运往大明各地灾区。

    两项政策推行下去,这才稳定了全国的局势。

    让逃荒的灾民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

    要不然,随着饥民的增多,这赵家庄迟早要被攻破。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庄子里的村民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纷纷从家中出来,打听发生什么事了。

    “赵铁柱考上了!”

    还没等官差开口报喜,就有一路跟回来的村民,迫不及待的宣告喜讯。

    “什么?赵老三家的铁柱通过考核了?”

    “这是真的吗?”

    “真是不敢相信,我们赵家庄要出才子了。”

    在随行而来的官差确认下,庄子里的村民这才敢相信这个事实。

    轰!轰!

    一瞬间。

    赵家庄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把这个喜讯告诉全村的村民。

    “铁柱考上了!”

    更有一些村民,跑到赵老三家报喜。

    “赵老三,你家铁柱考上了!”

    赵老三家的大门,被激动不已的村民们推开了。

    正在院子里修理农具的赵老三一下子不知所措,大家慌慌张张的这是干什么?

    见赵老三还不明白发生什么事了,冲进来的村民赶紧恭喜道:

    “赵老三,官差老爷来我们村门口了,说是铁柱这孩子考上了。”

    “真的?”

    听到这里,赵老三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铁柱考上了?

    原本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赵老三听说一个县最多就三个录取名额,参加招生考核的孩子又那么多。

    他家铁柱考上的几率太渺茫了。

    不过没想到,上天保佑,祖宗保佑,他家铁柱考上了。

    回过神的赵老三激动的跳了起来,手中的维修工具掉落在地也没有在意。

    赵老三冲着里屋大喊。

    “铁柱,快出来,你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