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繁体版

第243章 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

    在这五千所校园中,光是大学的数量就有近百所。

    相比于其他的低年级学校,陈凡更加看重大学。

    唯有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马上投入到大明建设中。

    见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陈凡继续介绍道:

    “这三环区域是我规划的商业区,商业区是指零售商业聚集,交易频繁的区域。各种功能的商业场所主要散布在这三环区域,像是商业中心广场,商铺,在三环区域随处可见,这一个区域也会是京城最繁华热闹的区域。既然要把京城建设成最发达的城市,那自然不能少了商业活动。”

    在古代,大家对商业活动不重视。

    甚至可以说是抵触。

    因为在古代所有人的观念中,商人是唯利是图的小人。

    商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陈凡怕大家不重视商业区,还特意准备了视频短片给大家观看。

    短片中奢华壮丽的商业广场,明亮通透的商铺,以及人流如织的购物人群,都深深刺激到了在场的诸位大人。

    如此繁华的商业场景,他们想都不敢想。

    裴元庆感慨道:

    “这才叫商业活动,大明的那些所谓商业活动完全不能比。这些种类繁多的商品,看得我是眼热不已,恨不得亲自去挑选一番。”

    “裴大人所言极是,这些商品看得我都眼花缭乱了,刚才我都看到有卖老爷车的。”

    听到大家这么说,陈凡才彻底放下心来。

    大家不抵触商业活动就行。

    陈凡咳嗽一声,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介绍完了商业区,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四环区域,这四环区域主要是居民区。预计的五千万人口,其中大部分会居住在四环区域。”

    “这些居民楼都是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建造的,各种基础设施应有尽有,通电,通网,通水,通气,现代世界的老百姓享受的,大明百姓也都有。”

    陈凡截取了一段视频播放给大家观看。

    主要是介绍居民小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户型介绍,向大家展示四室一厅的房子是怎样的。

    百姓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又是怎样生活的。

    陈凡光是从大家羡慕的眼神中,就知道大家也想拥有一套这样的住房。

    果然。

    李易之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国师,我们大家也可以住这样的住宅吗?”

    老实说,李易之第一眼看到这住宅,就喜欢上了。

    在这样的住宅里生活,该是多么便利啊!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得到改善。

    面对李易之的疑问,陈凡轻轻摇了摇头。

    见此情景,李易之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可很快,惊喜的神情就占据李易之的脸庞。

    只听陈凡微笑着解释道:

    “这四环的居民区是给普通的大明百姓准备的,至于诸位大人的居住区则是在一环区域,而且还是别墅区,居住条件比四环好多了。”

    听到陈凡这么说,不仅是李易之,就连其他的大臣都是满脸惊喜的神情。

    听国师的意思,他们居住的别墅更加奢华。

    再怎么说,这些大臣也是大明的部级官员,是目前级别最高的官员了。

    陈凡当然不可能亏待他们。

    陈凡还指望大家努力把大明建设得更好。

    “最后,大家看一下五环区域,这一个区域无比重要,可以说是维持京城稳定的基石了,五环区域是我规划的工业区。”

    “之前大家不是还担心京城一下子涌入五千万人怎么办吗?会不会引起京城的混乱?我现在就告诉大家,不会,因为京城的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在工业区找到一份工作。”

    “五千家国家企业,将解决京城的所有就业问题。比如说大明纺织公司,要知道,纺织业是劳动人口非常密集的行业。一个纺织厂就可以解决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在五环区域建立十个纺织厂,就可以解决一百万人的就业。”

    “平均算下来,每个国家企业只要解决六千人的就业问题,五千家国家企业,这就解决了三千万的就业人口。”

    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对陈凡来说,没有什么压力。

    只要多建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厂子就行。

    比如说轻工业、纺织业、机械、电子、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

    陈凡可以把现代世界的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到大明来。

    这些低端行业需要的劳动人口非常多,也很适合这些大明的老百姓。

    能为大明百姓提供数千万的就业机会。

    虽然这些低端产业对现代世界来说,就像鸡肋,可有可无。

    但是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宝。

    可以为大明百姓提供无数就业的好产业。

    陈凡目前考虑的,就是五千万京城百姓的就业问题。

    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特别是像纺织业这样的就业大户,绝对是陈凡重点建设的企业。

    陈凡打算从现代世界购买一些生产线,解决京城一百万的就业人口。

    只需要建立十个大型的纺织厂就可以。

    而且销量还不用愁。

    现代化纺织厂生产出来的纺织品,在大明市场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大明百姓家里的纺织机哪里比得过现代化的纺织设备。

    别说是大明了,哪怕是大明海外,这些纺织品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甚至于陈凡还可以把纺织厂生产出来的成品卖到现代世界。

    就凭古代的劳动力成本低得多,大明的纺织品绝对有很大的竞争力。

    光是五环工业区的这些工厂,就可以为京城解决三千万人的就业机会。

    剩下的两千万就业人口,则主要分布于京城各处的服务行业。

    一个城市,如果有五千万人口,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绝对无法想象。

    别的不说,光是餐饮业就能解决数百万的就业机会。

    而且,一些朝廷的公共事业单位需要的劳动力缺口就不少。

    像医生,教师,消防员,警察等等,这些都是解决就业的大户单位。

    这样算下来,陈凡很怀疑,五千万的京城百姓还不能满足就业缺口,还需要从全国各地迁入更多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