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繁体版

第249章 大明城市规划

    相比于其他大臣热火朝天的相互讨论。

    崇祯陷入了沉思。

    很明显,他对陈凡的土地改革很感兴趣。

    这将是史无前例的改革。

    试问有哪个朝代有这么大的魄力,把全国土地从私人手里收归朝廷?

    没有,从来都没有。

    前朝连这个骇人的想法都没有。

    也只有国师这种天选之子,才有这么大的雄心壮志,推动大明的土地改革。

    崇祯很庆幸,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有他的一份功劳。

    以后的史书必然会有他的千古留名。

    崇祯看向讲台上的陈凡,目光中满是感激的神情。

    他能有流芳百世的机会,多亏了陈凡。

    而且,依照陈凡的推测,完成大明土地改革的规划,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实现这一点。

    崇祯坚信这一点。

    尽管崇祯对土地补贴几十亿两白银很是心疼。

    在崇祯看来,补贴这么多银子,完全就是在割朝廷的肉,他很舍不得。

    不过好在崇祯想起,以前陈凡向他承诺过,会给大明朝廷带来上百亿两白银的财政收入。

    崇祯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选择了相信陈凡。

    崇祯不知道的是,对于广大乡绅阶级的补贴财富,陈凡早已经有了打算。

    不过,陈凡不打算把割韭菜的计划告诉崇祯,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而且像这种操作金融的手段,他也不好和崇祯说明。

    即便是把计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崇祯,陈凡估计他也听不懂。

    与其如此,还不如神不知鬼不觉的暗中操控股票市场。

    崇祯欣喜过后,很快就从坐拥十亿亩土地的美梦中回过神来。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贤弟,你把大明土地全部收归朝廷,那这收回来的十亿亩土地,你打算怎么处理?”

    崇祯很疑惑,土地收归朝廷了,然后呢?

    难道荒着吗?

    毕竟按照你的规划,把农民乡绅迁入到京城来,那这些土地就没人耕种了。

    陈凡轻轻摇头,向大家解释道:

    “说起这个,首先就要从我一开始的大明全国规划说起。”

    “我一开始就说过,我打算分两个阶段建设大明。第一个阶段就是集中资源,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的京城,这一过程预计需要十年时间。”

    “而第二个阶段就是建设大明其他的大城市。现在大明的行政区域规划是两京十三省,所以我打算把资源只投入到这十五个城市中。比如广东省的首府是广州,就把广东省的所有人口全部迁入到广州府。浙江省的首府是杭州府,那就把浙江省全境的老百姓迁入到杭州府。”

    “然后把建设资源全部投入到这十五个大城市,这样也方便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这样以后大明就只有十五个超级大城市,再没有其他的州县。”

    “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奇景,跨进杭州府,就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一旦离开杭州府的范围,那就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破败景象。”

    十五个大城市之间的连接,将会有高速公路,高铁,机场来完成。

    这样的城市化建设,算得上史无前例了。

    而陈凡之所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有信心建设十五个超级大城市。

    全在于那些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简单来说,就是有钱,办事也大气。

    话一说完,大家就被陈凡的城市规划建设深深震撼到了。

    就连崇祯也是满脸骇然的看向陈凡。

    犹如听到了什么奇谈怪论。

    把一个省的所有人口,全部迁入到首府,这样的奇思妙想让崇祯佩服不已。

    贤弟总能说出惊人之语。

    “依国师所言,那老夫的家乡不就没了,以后探乡就只能去应天府了?”

    李邦华神色复杂的看着陈凡。

    现在倒好,大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他不仅要把全家族搬迁到京城来,而且连家乡也没有了,想要回去探望一下都做不到。

    李邦华从小出生在江苏省的苏州府。

    苏州府一直就是李邦华的故乡。

    现在按照国师的意思,江苏省以后就没有苏州府了,只有应天府。

    李邦华重重的叹息一声,为了大明城市的建设,他的家乡也将不复存在了。

    他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

    总之,李邦华的内心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他也希望天下的老百姓享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可另一方面,他对消亡的家乡很纠结。

    “把大明所有的人口全部集中到十五个大城市,这样一来,土地的问题也容易解决。把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地全部推平,连成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再成立专门的大明农业公司接管这十亿亩土地,采用机械化种植粮食,提高效率和产量。”

    在陈凡的规划中,一大片连绵不绝的平原,耕地的时候用上千台机械一起工作。

    上千台机械一起播种插秧,绝对是一副壮观的场景。

    洒药洒化肥,动用数百上千架飞机在平原上空呼啸而过,这一幕陈凡想想就震撼人心。

    最后收获的季节,用数千台收割机排成一排,整齐划一的收割一望无际的粮食。

    如此机械化的粮食种植,绝对可以把十亿亩土地开发利用到极致。

    这样整个大明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用担心老百姓忍饥挨饿。

    陈凡为了加深大家的震撼感,还特地播放了一个小短片。

    在视频里,一望无垠的东北大平原,那是中华的粮仓。

    一到收割的季节,数千台的收割机整整齐齐的向前方驶去,成片成片的粮食自动脱粒入袋。

    这样神奇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大家的心灵。

    大家从来没有想过,机械化的农业是如此的高效,收获的粮食也明显多得多。

    看那密集的粮食,以大家毒辣的眼光来看,那一亩地的粮食收益,少说也有十石吧!

    意识到这一点,大家骇然失声。

    要知道,大明目前最好的良田在江南,可一亩地的收益也不过两石。

    现在,一亩地可以收获十石的粮食。

    这简直不可思议,这也意味着大明的人口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最新章节地址: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全文阅读地址: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地址: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