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部伦理剧
繁体版

第24集 哥,就让我替咱爸我妈赎罪吧

    几乎在灭掉纪国的同时,吕诸儿开始打起了卫国的主意。

    卫国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同样狗血淋头。

    随着两个儿子的日渐成长,身为母亲的宣姜自然而然地开始为儿子们谋划起人生来。她的长子卫寿性格温和仁义,素来不争不抢,对国君之位并无非分之想;而次子卫朔则好勇斗狠,野心勃勃,对国君之位一直虎视眈眈。

    这道选择题,并不困难。

    眼见儿子接近成年,宣姜在又一次使卫晋酣畅淋漓以后,在他耳边悄悄说道:“咱们的儿子朔忠孝两全,文武双全,如果他能成为世子,日后继承您的爵位,卫国在他的治理下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卫晋沉默了一会儿,然而问宣姜:“我立朔为世子没问题,可是伋该怎么办呢?”

    虽然已过多年,但实际上宣姜一直对卫伋充满愧疚之情,并且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愫挥之不去,她不想伤害到卫伋,但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执掌卫国,于是只好说:“只要废黜他的世子之位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伤他性命。”

    卫晋一听这话,不高兴了:你这么替他着想,是不是余情未了啊?难道还想等我死了以后,再续前缘?

    虽然宣姜早已是卫伋名义上的母亲,但卫晋心里始终放心不下,想当年他卫晋不也是跟庶母爱得死去活来吗?另一方面,他也怕卫伋对夺妻之恨耿耿于怀,有朝一日会向他寻仇。于是稍作考虑,便决定杀掉卫伋。

    当时,正好吕禄甫来信,邀姑爷到齐国去叙叙旧,顺便商议一下两国的合作问题。卫晋便推说自己太忙,要卫伋代自己去齐国走一趟,并暗中在边境线安排杀手——“见执白旄者斩之!”

    父有事,子服其劳,卫伋遵令而去。

    宣姜得知卫晋的安排,心中更是愧疚难当,忙叫长子卫寿去给卫伋通风报信,要他早作打算,出逃避难。

    卫伋站在河边,将要登舟,忽闻身后马蹄声疾驰而来,待定睛一看,来人原来是自己的弟弟卫寿。卫伋原地立定,等卫寿一起登船。

    卫寿见到哥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能去齐国!”

    “你为什么这样说?”卫伋非常诧异。

    “别问那么多,反正你不能去!”卫寿急红了脸。

    “这是父命,也是君命,我不能不去啊!”

    “就是父亲要杀你!”卫寿情急之下,只好道出了实情。

    卫寿听完卫伋的话,沉默半晌,惨然一笑,说道:“父命不能违,君命更不能违,违抗父命的儿子,悖逆君命的臣子,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所呢?如果父亲真的要杀我,我就成全他的想法吧。靠岸后你就回去,齐国我不能不去!”

    卫寿明白了,也不再劝,感伤地说道:“如果哥哥你非去不可,咱们兄弟二人今天就一醉方休吧!”

    卫伋当然不会拒绝,如果说自己现在在卫国还有亲人的话,可能只剩下这位小兄弟了,此一别,大概就是生离死别,焉有不醉之理。

    兄弟二人在船上开怀畅饮,不谈离别,不谈生死,只谈兄弟之情!

    船终于靠岸了,卫寿摇摇晃晃站了起来,看着伏在桌上不省人事的卫伋,他笑了:“哥,就让我替咱爸我妈赎罪吧!”

    卫寿拿起白旄,登岸朝卫其国境线走去。

    杀手们远远看见执白旄者,一拥而上,乱刀砍向公子寿。

    只是眨眼之间,卫寿已经负伤倒地,死去时,他的脸上依然带着笑意。

    卫伋醒来时头还晕晕的,他扫了一眼船舱,不见弟弟身影,再一细看,连白旄也不见了,卫伋瞬间明了,疯了一样跑向国境线。

    卫伋赶到时,卫寿刚刚死去,尸体未冷,刀尖犹在滴血……

    卫伋泪水长流,走向杀手,冷冷地说道:“你们要杀的人是我。”

    须臾之间,地上又多了一具尸体。

    卫伋与卫寿舍生取义的故事流传千古,时人曾专门做诗来纪念他们: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卫伋与卫寿死后,卫朔顺利成为世子。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卫晋薨,朔成了卫国的新君,史称卫惠公。

    然而,宣姜和卫朔未曾料到的是,卫国有很多人都是公子伋的忠实拥趸,他们心知肚明二位公子惨死的内幕,坚决不肯辅佐卫朔,由此引发了卫国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