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部伦理剧
繁体版

第35集 寡人开会有瘾,根本停不下来

    齐鲁顺利结盟,强强联手,自然会让很多与齐鲁有矛盾的国家嗅到危险的气息,其中反应最大的就是宋国。

    宋国历代君主一直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与齐结盟,与鲁交恶”,但是无论是北杏之盟,还是柯地之盟,吕小白的做法都让宋御说极为不满,尤其是柯地之盟,吕小白竟然将宋国的死对头鲁国拉进联盟之中,这是宋御说所不能忍的。

    当下,宋御说决定,彻底与齐决裂。

    就在齐鲁结盟不久,宋御说公然出兵攻打杞国。杞是个小国,但它的身份很不一般,它是夏禹后裔受封于雍丘建立的国家,因为禹王的这层关系,杞国深受各路诸侯尊重,虽是袖珍小国,倒也安枕无忧。谁也没想到宋御说竟然会去找它的麻烦。

    原本,宋御说不告而别,摆明背盟,已经让吕小白很生气,但宋是大国,又刚刚一起会盟,没有令天下人咬牙切齿理由,不好动手。

    现在,宋御说在朗朗乾坤之下,大张旗鼓去侵略一个伟大君王后代建立的、没有任何过错的小国,这还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吗?这难道不足以人神共愤吗?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于是吕小白去找管夷吾商量:“宋御说背盟弃义,包藏祸心,我准备收拾他,又怕别的诸侯插手,仲父,该怎么办?”

    管夷吾虽然也期待在吕小白给他的平台上大展宏图,整个流芳百世什么的,但他这个人不太崇尚武力,只要能通过其它手段解决问题,就不会考虑采取军事行动,所以他对吕小白说:“依我看,不可打!您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威信一呼百应,也没有足够的声誉让诸侯们信服,现在去打宋国,没有十全把握。不如这样,您派人去跟宋侯交涉,让他停止自己的荒唐行为,他应该也不敢与齐国兵戎相见吧。”

    吕小白依言而行,可宋御说这个人任性得很——你吕小白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凭什么要听你废话连篇?于是油盐不进,坚持对杞用兵。

    吕小白的面子被狠狠地扇了回来,这下怒不可遏了:“给我打!狠狠地打!打到宋御说哭爹喊妈!”

    管夷吾:“那就打吧,别忘了叫几个帮手,最好把周天子也叫上。”

    吕小白于是广发英雄帖,又向姬胡齐申请派兵支援。

    这是齐国第一次利用周王室的影响力给自己的军事行动添加正义与合法的色彩,如此一来,齐国就是堂而皇之的“替天行道”,而宋国则完全处于舆论的被动地位,个别诸侯即使有心想要帮宋御说站台,现在也不敢出头了。

    公元前680年春,齐联合曹、陈两国大举伐宋,周釐王姬胡齐遣单国国君以天子名义率众增援。

    宋御说虽然骄傲任性,但在重大问题面前还是能够保持清醒的,他知道以宋国一己之力对抗四国联军,还有天子冠名相助,硬刚下去,结局肯定惨不忍睹,于是立马变脸认怂,诚惶诚恐向齐求和,请求重新加入奉齐联盟。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吕小白和管夷吾最乐于看到的,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就没必要揪着不放,于是相互寒暄一番,撤兵而去。

    一出手就摆平了一个传统大国,还是爵位很高的那种,这么耀眼的业绩,怎么能不发一份国际通告?于是吕小白大手又一挥:开会!

    这一次,吕小白以宋国重新回归组织为由,召集宋、郑、卫三国国君在齐地鄄举行会盟,并邀请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史称“鄄地之盟”。

    “鄄地之盟”的参会国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随着郑、卫二国加入奉齐联盟,吕小白的霸主地位基本正式确立起来。

    然而,“鄄地之盟”结束后,联盟各国并没有像自己宣誓的那样,“共尊王室,共抵外夷,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他们之年的明争暗斗一刻未曾停息。

    这年冬天,宋的附庸国倪背叛宋国,宋御说吃一堑长一智,不再擅作主张起兵征伐,转而请盟主齐侯为自己主持公道。

    吕小白以盟主身份,同意宋、邾二国的起兵伐倪。然而,正当宋御说尽遣精锐,全力讨逆之时,郑国却趁宋国国内空虚,突然来袭。

    宋、郑同为盟国,郑国为什么不顾组织纪律,不讲同盟道义,趁人之危,背后捅刀呢?

    事实上,宋与郑早已结下难解之愁。

    当年,郑寤生去世以后,宋国内乱,宋国以送郑突回国为由,无休止索贿,导致郑突翻脸,两国兵戎相见。

    后来,郑突被推翻,郑忽复位,宋国再次公开支持郑突,并派兵助郑突据守栎邑,致使郑国长期分裂。

    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里应郑突,杀郑子婴及其子,迎郑突复辟。

    郑突复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傅瑕,在他看来,傅瑕可以对郑子婴不忠,就同样可以对自己不忠,这种不忠之臣,绝对不能留在身边!

    郑突这个人虽然风评一般,但的确是郑寤生诸子中政治天赋最好的一个,他并不感激宋国曾两次相帮,相反痛恨宋国干涉郑国内政,他担心宋国又来无限度索取,于是先发制人,以此表明立场,告诉天下人,他郑突将国事与私事分得很清,绝不会因为私事损害国家利益。

    宋御说本来正在吕小白的支持下全力讨逆,郑国闪电出击打了他个措手不及,只好狼狈撤军回师自救,当然,他没有忘记向吕小白申请仲裁,请求盟主为自己主持公道。

    郑国的行为显然是违反国际公约的,吕小白作为刚刚上任的盟主,岂能容忍盟国对自己制定的规矩肆无忌惮地破坏,他必须予以惩戒,彰显自己盟主的威严,告诉天下人,他吕小白就是规矩,谁敢破坏规矩,就等于砸齐国的场子!

    公元前678年夏,吕小白叫上外甥卫朔,会同宋御说,三国联军杀向郑国,因为有齐国在背后站台,郑突衡量之下放弃抵抗,积极向联军求和,吕小白再次不战而屈人之兵,威武极了。

    我们回顾吕小白在称霸道路上的几次军事行动就会发现,齐国只要打仗,基本就是联合出兵,这种打法的好处在于,既可以扯虎皮做大旗打出自己的威仪,又可以拿队友当炮灰保存自己的实力,思路非常可以。

    接连两次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吕小白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寡人天下第一”的激情,这激情无处四射,于是再发盟主令,遍招鲁、宋、郑、卫、陈、许、滑等各国诸侯前往幽地开会,史称幽地之盟。姬同虽然没有亲自到会,但也派来了代表给三舅一个交代。

    这是吕小白称霸初期举办的最大的一次会盟,从这次会盟开始,东方诸侯基本都屈服于齐,虽然人各有志各怀心事,但起码在形式上,吕小白的盟主地位得到了广泛承认,齐国霸业至此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