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汉末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如何走

    刘秀的祖上虽然是皇室血脉,但是因为是旁系分支,没有皇位继承权。

    再加上家族不断地演化,到了刘秀父亲刘钦这一代,已经是空有一个皇室血脉的名头,却享受不到皇室血脉的待遇。

    刘钦没有任何爵位,只能出任一个小小的县令,等到刘钦过世之后,刘秀连芝麻大的小官儿都当不上。

    刘钦死后刘秀只能到自己的叔叔家去寄宿,20多岁的时候碰上太学扩招,于是进入了太学读书,期间学费都是和别人合伙出租驴子赚来的,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和底层百姓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对刘秀而言,皇室血脉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噱头,他的成功不是靠着自己是皇室的旁系,靠的是强大的实力。

    刘秀顶着皇室成员的称呼,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号,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民心,为起义找一个借口。这一点不知道以后自己可以找个人试试否?比如刘备。

    当时王莽建立的新朝,引起了众人的不满。人们发现跟着改革者王莽,还不如跟着西汉末年的几位皇帝,虽然日子过的艰苦,但好歹还能活下去。所以当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大多数也都是在打着推翻新潮,光复汉室的口号。

    刘秀和嫡系皇室虽然相差甚远,但好歹也是偏远旁系的一支,有这样的身份加以利用,在当时自然能够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不过除了这一点之外,刘秀和西汉就再没有其他关系了。从扯起大旗起义,到扫平各方势力统一天下,刘秀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除了皇帝都姓刘,国号都叫汉之外,东汉和西汉完全就是两个朝代,根本没有明确的继承,发展的关系。

    在祭祀先祖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刘秀并没有打算继承西汉皇室,他建立东汉,成为皇帝之后,在祭祀先祖的问题上和大臣产生了矛盾。

    原本他在祭祀完高祖,文帝,武帝之后,应该祭祀元帝,成帝,平帝和哀帝。但是这四人和刘秀压根儿没有什么关系,出于私心刘秀打算祭祀自己的四位祖先,也就是从曾祖父刘买往下的四代人,但是这一举动遭到了大臣的反对。

    朝中的大臣认为,既然已经继承了汉朝的国号,那祭祀的典礼就应该严格遵循正统,无奈之下刘秀只好作罢。

    但是在刘秀去世,汉明帝继位之后,为刘秀新建造了一座太庙,并没有让刘秀进入西汉皇帝的太庙中,此后东汉的皇帝也都入了世祖庙,和西汉的太庙明确地分成了两支。

    东汉末年刘备建立了蜀汉,在祭祀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这显然不是一个朝代继承发展之后该做的事情。

    后世虽然常常把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并称为汉朝,但实际上这两个朝代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关系也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继承与发展,即便是“人心思汉,刘氏当复”,在东汉时期的史料当中常常见到,也被当成是主流的历史叙述。

    即便是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的国号相同,但是新朝也曾得到过民众的认可,严格意义上来讲,西汉皇室在王莽手中灭亡了。

    如果不是王莽上台之后,不顾实际情况大肆地搞改革,汉朝皇室恐怕早就已经在人们的心中被抹去了。

    回到自己的小屋,曾文拿出几页草纸,纸质很粗糙,但是聊胜于无吧,拿出自己自己做的硬笔,沾着墨汁,开始写写画画,做着一些计划。

    既然如今已经有了官身,村子也纳入了朝廷统治,有了在汉末的正式身份,以自己在村中的威望,加之成了县尉,当下村中之人对于他可谓是敬畏有加。

    于是曾文把村子作为自己的势力开始,要做赚钱的营生,要培养孩童文化,有钱才能有粮,有粮才能养更多人挣钱,随后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