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up主
繁体版

第49章 来呀,互相伤害啊......

    “放肆!”闻听这话,老董当即叉开五指,狠狠向董璜扇过去。

    同时,还怒气冲冲大骂道:“中午吃的什么,嘴巴怎这么臭!......不会说话就闭嘴,没人会拿你当哑巴!”

    一巴掌下去,董璜直接懵了,懵到家了:叔,叔父,发生甚么事儿了?......今日那小贼不在啊,怎么还打我?

    他不理解,实在难以理解。

    但很快,思索片刻就有了答案:嗯,大概还是因为谈论的还是那小贼的事,所以自己才会挨打!

    千错万错,都是那小贼的错。

    那小贼,命中注定就是自己的灾星!

    李儒见此场景,非但没劝解,反而神色凝沉地拜伏在地,道:“明公,属下虽非凉州之人,然早些年太尉还是羽林郎时,便被太尉青睐。”

    “此后追随太尉东征西讨、出谋划策,无不尽心尽责、忠心耿耿......”

    “文优......”一听这话,董卓便知一个巴掌根本哄不好。

    当即又从主位下来,揪住董璜的脑袋便向李儒摁去:“无知竖子,满嘴喷粪,还不速向文优认错!”

    说着,又一脚狠狠踹去,直接让董璜摔了个狗啃屎。

    跌在李儒面前的董璜眼中有光,是凶光,但还是识时务地道:“郎中令,在下只是一时情急,并未怀疑你对董家的忠心......”

    李儒也见好便收,口风一转后又道:“明公,属下也并非认为凉州士卒都该杀,只是......那一伍五人外加伍长,的确称得上死有余辜。”

    “甚至,还有随后赶来的那华雄,砍了脑袋也不过分。”

    董卓神色这才凝重起来,道:“为何?.......此事来龙去脉究竟如何,文优详细说说。”

    李儒当然清楚其中的一切,当即叙述了一遍后,道:“明公也知,弘农王自幼生在民间,对黎庶百姓多有亲近爱惜。”

    “加之年纪尚幼,头脑发热替人顶罪也在情理之中。”

    “相反,西凉士卒入雒阳后军纪散漫,对黎庶百姓多有骚扰欺辱,城中怨言甚重。尤其那华雄更无调令便敢擅自出兵,还扬言要肆意屠戮......”

    说到这里,李儒看着董卓面沉如水的神色,住口不再多说。

    一旁的贾诩却似乎浑然不觉,开口补充道:“明公,文优言之有理。凉州将士诸多行举,对明公声望大有损跌。”

    “若属下猜得不错,那些士人大概也是因此,才怕与明公扯上关系......”

    “嗯,原来竟是这般......”

    董卓环顾众人一眼,微微颔首:“如此说来,那些士卒几毁老夫大计!弘农王所为,反倒替老夫遏制了这等风气?”

    “叔父!.......”听到这里,董璜却忍无可忍,道:“我等之所以能够入雒阳,靠的便是麾下凉州兵马悍勇精锐,天下莫敢当——这才是董家根本。”

    “难道为了这等区区小事,便要小题大做,寒了众将士之心?”

    董璜这话,未尝没有道理。

    老董不由又沉思起来。

    就在此时,贾诩似乎不经意碰倒了案几上酒樽。‘叮当’一声后,董卓的注意力自然看向了他:“文和,可是有话要说?”

    “属下......”贾诩神色纠结,最后道:“不知当不当说。”

    “当不当说?”董卓冷笑,道:“说是肯定要说的,不说老夫现在就治你欺瞒之罪!说过之后,再听听是否有道理......”

    老董不是在说笑,语气里已带上几分怒气。

    贾诩沉吟片刻,随即语气如萧瑟秋风,内容却很是奇怪:“明公不知,属下厨里有一把好刀,切菜剁肉甚为顺手。”

    董卓眉色不悦,不知贾诩为何突然扯起这等鸡毛蒜皮的事儿。

    就在他准备打断时,贾诩又幽幽言道:“可有一日,属下发现那刀开了灵智,非但不再顺属下的心意,还割伤了属下......”

    这话入耳,董卓脸上的不耐之色顿去,骤然变得阴冷,久久不再言语。

    一时间,整个大厅呼吸可闻。

    李儒、田仪诧异地看向贾诩,不明白这个平日寡言低调的家伙,今日为何竟冒着触怒董卓的风险,说出如此一番含沙射影的话。

    贾诩此时,内心则恨得牙痒痒:若不是那小子金饼给的实在太多了,我能干这个?

    “文和说得不错!”

    不知过了多久,董卓才缓缓低沉开口:“刀能剁肉,也能伤主......老夫往常就是对他们太骄纵了,才会既拿了老夫的钱,还敢不遵军令去抢!”

    说着,还狠狠瞪了董璜一眼。

    董璜是蠢了点,但也不傻,当即低头缩臀,不敢乱说一句。

    “文和文优,汝二人多有远见智谋。依你二人之意,弘农王此事当如何处置?”定了基调后,老董终于说出最关键问题。

    贾诩和李儒对视一眼。

    然后,贾诩.......示意李儒先说。

    李儒还能怎么说?

    当务之急就是把刘辩弄出来,去奇巧曹那里主持大局。毕竟把新物件弄出来,不仅可以弥补自己的失职,还能......从中捞上一笔。

    不要忘了,他在珍宝阁那里,也是有分红的!

    “明公,依属下之见,关了弘农王两日,惩戒敲打的目的已然达到。太尉只需大事化小,上表朝廷为其求情,弘农王必然感其好意。”

    说着,见董卓面色还未完全舒展,又补充道:“至于华雄等人,太尉可借此严明军纪,杀鸡儆猴!”

    “让这把刀明白,刀柄是抓在何人手中的!”

    “善!”董卓闻言这才大悦,转头向田仪道:“此事奏章,就由你来写。”

    话音刚落,贾诩又开口:“明公......此番只敲打一番弘农王,未免有些便宜他了。属下还有一计,非但可物尽其用,还有助明公收拢名望。”

    “嗯?.......”老董一喜,道:“文和速速说来。”

    就连董璜闻言,也不由目露兴趣,道:“贾曹掾果然乃凉州人,所想与某一致......不错,不能太便宜了他!”

    “明公最近不是在征召天下名士?”贾诩便淡笑开口,道:“弘农王无论怎么说,此番所为也算顽劣不堪。”

    “明公不若借为弘农王聘请国傅、博士的名头,征辟那些人前来为其讲经。如此一来即可约束弘农王,又可让那些名士心往向之。”

    “哎呀!”一听这话,董卓欣然大悦:“文和果然智谋无双,如此一石二鸟之计,老夫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错,那些儒家名士讲的东西,老夫听了便头疼,想必弘农王想必也一样;最主要的是,那些名士不应朝廷的征辟,是因他们也知此乃老夫授意。”

    “若是换成来为弘农王讲学,他们那些孤傲之气就会泛起,毅然前来。届时只要到了雒阳,老夫再徐徐图之,实乃请君入瓮之妙计!”

    贾诩闻言仍宠辱不惊,淡淡笑道:“明公过誉了,属下不过恰逢其会、穿针引线尔,还是明公宏图大略,才给了属下施展之机。”

    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想到:哼,坑老夫,你小子也别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