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up主
繁体版

第53章

    蜡烛,这种在刘辩前世都被淘汰的事物,在汉代却的确是无价之宝。甚至它的普及,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华夏便已有了蜡烛,但那是蜜蜡,昂贵无比。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中就有蜜蜡,作为寒食节禁火时,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用,说明当时蜜蜡极为稀少。

    等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的应用才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百姓家照明用的。

    唐朝时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官员,来管理宫廷的蜡烛。一直经历宋朝,到明清的时候百姓日常生活才使用上蜡烛。

    汉代这个时候,达官贵人晚上用的都是油灯,烟气缭绕的——历史课本上还有张‘长信宫灯’的图,那灯里面装的就是油,而不是放蜡烛。

    至于寻常百姓,更是天一黑就钻被窝,有媳妇儿的抱媳妇儿,没媳妇儿的......嗯,想抱煤气罐也没有。

    “殿下,蜡烛这事物根本不用炒作!”

    就在刘辩矜持笑着的时候,李儒突然尖着嗓子来了一句,吓他一跳:“有了这事物,珍宝阁必然名扬雒阳,不,名扬整个天下,太尉的军费也会源源不断!”

    刘辩则幽怨地瞟了他一眼,实在无法体会他的激动。

    相反,他还叹息了一下:蜡烛的引线最好用棉线,可惜汉代还没有棉花,只能用麻来代替。

    众所周知,麻线烧得快,且没有棉线稳定。所以他的蜡烛做得都比较短,燃烧的时间就不太适合作灯笼。

    好在,蜡烛是用肥皂剩下的半锅猪油做出来的:因为皂化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过量,总会有一些脂肪反应不充分。

    然后再加入卤水,油脂就可以继续与卤水中的盐酸进行酸性反应,出来的这部分就是蜡。

    可以说是废物利用,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他拿起剪刀剪掉烧焦的麻线,神色就变得旖旎起来:“有了这蜡烛后,百姓以后的夜生活便可以丰富些。”

    “你看这温暖的小火苗,多么有情调儿?......”

    “这孤男寡女,相处一室,外面夜色微醺,里面烛光摇曳,说不尽的情深夜长......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啧啧。”

    “到时候,咱大汉还能不人丁兴旺?哈哈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儒闻言,惊奇刘辩居然还有此等文采,愕然地看向他。

    “这蜡烛......有情调儿?”

    董卓却好像只听到了这个,方正的大脸开始变得猥琐油腻,当即道:“留下,这批蜡烛先给老夫留用!”

    “嗯,留下不是问题。”

    刘辩忽然不知为何有些慌,便道:“太尉......这可不兴滴啊,那玩意儿用的是冷蜡,咱还没发明出来。”

    “滴,冷蜡?”

    董卓一愣,随后......更加兴奋、跃跃欲试了:“何时能弄出来,老夫觉得那冷蜡......嗯,前景广阔、大有市场!”

    “呃.......”刘辩顿时后悔,后悔自己多嘴:该不会无意间,激发了董卓某些变态的属性吧?

    但同时,他又十分的好奇,脱口而出问道:“太,太尉是要给别人滴,还是让别人给自己滴?”

    “自然是老夫自己......呃,咳咳。”

    “哦,那没事儿了。”刘辩却嘿嘿一笑,道:“太尉筋骨强壮、耐力非常,相信孤,用这玩意儿......有劲儿!”

    “咳咳......”李儒却看到,烛光下老董的脸都红了。

    瞅到冷寿光手中的那坛酒后,赶紧岔开话题道:“殿下带来的这坛酒,可是为庆祝肥皂和蜡烛的面世?”

    “酒?......哦,不是,这也是从那一锅猪油里,提炼出来的好东西。”

    说着刘辩拍开酒坛,顿时一股奇异的酒香和果香慢慢弥漫。随即拿来三个碗,倒出的酒水清冽无比,一看就是上好的佳酿。

    “这酒?......”老董有些看不懂,端着酒碗闻了闻:“怎么酒味有些寡淡?......好似,还有些甜味?”

    “太尉喝一口便知,这不是米酒,是果酒。”

    刘辩率先品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感觉挺好:“孤上次拿来蒸馏酒后,便发现太尉等武人喜烈酒,郎中令等文士爱喝的就淡一些。”

    “于是突发奇想,有没有女人喜欢喝的甜酒?.......”

    “太尉和郎中令需知,这自古以来,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咱可不能放弃这么大的市场啊!”

    说着咂摸咂摸嘴,眼神对金钱充满了向往:“孤寻来寻去,发现只有果酒合适。可那味道酸涩难咽,实在不讨人喜。”

    古代果酒的酿造水平极差,出品的果酒又浑又苦又涩,还浑浊不堪。根本原因是水果在酿造时必然会产生单宁,是苦味和涩感的全部来源。

    而猪油皂化反应后的废液中,便含有甘油。

    用细沙、木炭过滤一遍后,再经过简单的蒸馏提取,就能得到一些自带暖甜味的甘油甜水。

    只需添加一点,便可大大提升果酒的品质和口感,是绝佳的果洒添加剂。

    “嗯......的确不苦涩了,还有些甜。”老董品尝后给了评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显然果酒再好喝,也不合他的口味。

    此时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蜡烛上,不时还看看天,似乎在想怎么还没黑。

    “也是?......”李儒则有些吃惊,终于反应过来:“殿下是说,这三样都是一种原料弄出来的?”

    “不错。”

    “肥皂、蜡烛还有这果酒?......”

    “对啊......”

    李儒瞪大了眼睛,得到肯定答复后又一声怪叫,引得大堂外的侍卫都不由好奇探头:“太尉,咱发了,发财了啊!”

    “肥皂、蜡烛都是无价之宝,且用了就没,还需不断回购,殿下只需,呃......那个炒作起来,士族豪绅们可以说不得不买,钱财就会源源不断。”

    李儒此时目光灼灼地看着刘辩,比发情的猛兽还炽烈,看得刘辩浑身发毛:“殿下,臣信了,现在是真信了。”

    “之前您说抢钱实在没有技术含量,让别人乖乖送钱才厉害。臣当时还以为是在痴人说梦,现在看来,臣才是那痴人呐。”

    经李儒这么一提醒,老董的目光也终于从蜡烛上移开,看向刘辩犹如一只下蛋的金鸡,居然略带讨好地感叹道:“老臣在殿下受苦时,没能及时上表救援。老臣有罪,让殿下受苦了啊......”

    “那孤杀几个欺辱百姓的士卒?”

    “杀!只要殿下乐意,想杀几个就杀几个!”

    老董闻言一口干了果酒,豁然起身:“哪个敢对殿下不敬,就是对老夫不敬。以后不用殿下动手,老夫亲自带兵去宰了他全家!”

    “太尉言重了......”刘辩淡淡笑着,随即施礼道:“那孤这就去筹备,争取早日将三样儿摆上珍宝阁的柜台?”

    “嗯......殿下慢走,老夫去送一送。”

    到了府门后,还不忘招招手:“殿下,有空常来啊,老臣随时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