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成了皇长孙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同意了

    丽王氏的上位有种看热闹摘桃子的意思,但高丽的历史却是值得一提,直至大明,王氏已经历经四百多年,历经了后唐、后周、宋、元、明五朝。

    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上的特点,高丽国从国王到朝臣,都是一种左右逢源,不愿意得罪任何一方的战略方针。

    所以就算是明面上高丽对大明俯首称臣,其实暗地里跟北元的关系很是密切。

    可随着大明使臣的一封书信,高丽王坐不住了。

    这大明皇帝到底是咋想的,怎么就突然想到要让属国使用大明宝钞?

    这大明宝钞到底是什么?

    难道比金子银子还要贵重?

    高丽王与众位朝臣不知道,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看不懂大明皇帝规定将粮食与大明宝钞进行了捆绑销售。

    粮食,那可是他们高丽最缺少的东西,特别是这种季节,要是没有大明粮食的支援,高丽国内至少五成的百姓要在这个冬季抵抗严寒的同时还要挨饿。

    高丽国王接到消息就召集朝臣进行商议,这个问题太大了,就算是更北元求救,北元也不一定会支援他们。

    北元的情况跟他们高丽差不多,他们所处的地方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畜牧业发达,粮食也是一个短板。

    可以说,朱元璋这次是牢牢地把握住了他们的命脉,让他们明知道这大明宝钞就是一个大坑,也不得不往下跳。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将这个坑挖的浅一点。

    “都说说吧,大明想要用宝钞进行粮食交易,你们怎么看?”

    王颛很迷惑,潜意识里他明白大明不会这么好心,竟然会给他们这么多的大明宝钞。

    但现实却是,他高丽不得不服从,现在边塞关卡已经不让大明商队出关了,要是自己再拖下去,汉宫还好,可高丽的底层百姓就要造反了。

    “臣觉得这不过是大明为了证明我们高丽的忠心罢了,大明宝钞能换成粮食,这岂不是就跟金银一样,大明皇帝大善!”

    这是亲大明的朝臣,也是锦衣卫在高丽国内发展的内线。

    “金达仁,你怎么看?”

    王颛也不觉得大明想要举兵进攻这么严重,就跟李秀明说的一样,无非就是为了震慑番邦。

    “臣也觉得没什么,现在的问题是尽快要让高丽与大明的商贸重新开展,不然,这个冬季,我高丽百姓就要承受不了了。”

    金达仁也知道这其中一定有深意,可现在并不是自己能硬刚的时候,眼看着天越来越冷,百姓们正等着粮食下锅。

    要是因为君王的犹豫导致大明彻底断绝商路,不用大明出兵,这个冬季就会有大量百姓被饿死。

    “好,本王明白了。”

    都是买东西,用金银跟大明宝钞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王颛内心的想法,同时也是其他番邦国王的内心想法。

    于是,一封封国书就被君王派人送到各大使臣手里,在得到国君的指示之后,各大使臣也是齐齐松一口气:

    还好还好,自己的王并不是铁头娃,很明白识时务为俊杰的道理。

    最近,应天府的动静不断,边军的消息也时不时由各路小道消息传到他们这些使臣耳朵里。

    本国的商人前来应天府卖完东西,也会将沿途关卡的严守与只进不出的命令跟他们汇报,驿馆里更是差点人满为患。

    这几天他们都快吓死了,就怕哪天大明皇帝耐心丧尽,直接就派人挥师碾压过去。

    现在得到国内的决定,几人匆忙穿好朝服,准备进宫面圣。

    华盖殿

    “皇上,各位使臣在外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

    看来这是有结果了,朱元璋眉头一挑。

    “大明大皇帝圣安!”

    还是那熟悉的三国使臣,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身后并没有跟着随从,也没有那熟悉的托盘。

    眼睛一眯,看来这些人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不会给他们以往的赏赐,这次是连面子功夫都不做了。

    “大明大皇帝,此次进宫匆忙,并没有携带什么礼物前来,还望大明大皇帝恕罪!”

    “嗯,朕明白,也就是你们太客气,每次进宫都要带点礼物来。”

    朱元璋嘴上说的好听,可这面上的表情可不是这个意思,不然高丽使臣也不会硬着头皮上前告罪了。

    “多谢大明大皇帝宽宏大量!”

    既然都装傻,那就继续装下去,反正他们是不打算当冤大头的,软钉子听几句又没有关系。

    “嗯,不知各位此番前来是为何而来?”

    明知故问

    “大明大皇帝,上次您的提议小臣等人回去就马不停蹄将具体情况汇报给国君了。

    此番也是国君派人送来了回信,小臣特意前来回禀。”

    这次是占城的使臣抢先一步。

    安南使臣暗暗咬牙,都是贱人,一个个就知道拍马屁。

    “是的,大明大皇帝,我国国君已经同意了您的提议,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商道可以重新畅通,安南百姓很是期盼。”

    可不是期盼吗,他们可跟占城、高丽两国不一样,他们安南最缺的是各种的生活用品。

    这次关卡一封锁,国内的各类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快要翻倍了,再这样下去,安南国内就要动乱了。

    对于安南,朱元璋还是印象不错的,毕竟除了一些矿产,安南能让朱元璋眼馋的也就只有国土面积了。

    现在还不到扩大地盘的时候,北元还在北方虎视眈眈呢,要是大明真的出兵,朱元璋首选的一定会是将北元先给灭了。

    “好!好!安南很好!王充,拟旨,让户部马上派人去安南将钱庄建起来,一定要给安南百姓最高的兑换比例。”

    一连两声好,安南使臣还以为这次能趁着大明皇帝心情好多捞点好处,可最后竟然是这样。

    安南使臣脸上的谄笑顿时滞留在了脸上,一下子显得整个人很是滑稽。

    “哈哈,看安南使臣都高兴成什么样的,王充,让人准备膳食,朕今天要让各位使臣好好品尝一下我大明的美食。”

    安南一开口,朱元璋就知道其他几个番邦的意思了,顿时心情大好,直接就吩咐王充下去安排了。

    一顿饭?嗯,诚意应该已经够了,至于赏赐,还是算了吧,现在的朱元璋一点也不想听到赏赐这个词,一想就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