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国
繁体版

第一章 大梦初醒封三少

    躺在朱漆雕栏、玛瑙点缀的软榻上,陈谋依旧想念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对于另一个世界的亲朋,他就是这么个情况。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他目前的情况,向死还生。

    上个世界的记忆,停留在了一个巨大的管浪中。盛夏、沙滩、冲浪、烧烤,一切都很完美,直到他们四个在海上遇到了那个前所未有的巨浪。

    再睁眼,陈谋已经躺在了这张床上,浑身酸痛。

    名字变了,身体变了,记忆变了,世界也变了。

    醒转伊始,他难以接受,时常涨红了脸,青筋凸起,大喊大叫,“把我手机还我!我住上海浦东新区!帮我联系当地政府!”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房贷”,什么“社保”,引得闻声而来的众人窃窃私语,房内充满了担忧的空气。

    一段时间后,陈谋终于些许接受了现实,也从贴身小厮宝全口中,逐渐了解了自己这副身体原主人的生平,和这个世界的眉目。

    “少爷,咱们封家是青阳当地的望族,从老老老爷那一辈起,在当地就广置田产,后来开了禾丰酒楼、万通货行、虎威镖局,眼下哪一项生意都是日进斗金,在当地可以算得上一等一的富贵!”

    “哦。”

    “少爷,您是咱们老爷和二夫人的次子,家中排行第三,上面有大夫人的长女兰若小姐,二夫人的长子修远少爷,下面有三夫人所出的沁梅小姐。”

    “哦。”

    “少爷,您有什么想知道的也可以和小的说,夫人说您是受惊过度被魇着了,多说说话有助于您恢复。”

    “好的。”

    “宝全?”

    “少爷?”

    “我叫什么?”

    “…”

    “您叫封长生。”

    从宝全口中,封长生总算弄明白了,自己作为封家三少爷,继承家业的事情有兄长操心,父母对自己最大期望不过是“莫要惹事生非,遇事银钱铺路,好过人命搭桥。”

    倒是难为他有这么个纨绔子弟的命,却没得纨绔子弟的病。有生以来二十载,最大的爱好也不过是下下馆子听听曲,上上歌楼喝喝酒。平日里还喜好个走街串巷看热闹,方圆五里街镇上讨生活的人,几乎没人不认识他这个“走马封三少”的。

    虽然性子还算纯良,但到底也透着些软弱,平日里封三少最怕的便是父亲和兄长,两人便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一般的老于世故,沉稳干练,这副身体的记忆中,对于兄长和父亲的记忆大都是训斥和忠告。而母亲和两位姨母,对自己倒是一般的宠溺。

    内宅里面,下人也都知道三少爷是一等一的好说话,闯了什么祸事或是有了什么难处,找三少爷指定可以解决。久而久之,倒是让他在内宅下人中的声望日隆。

    “张伯,今天新鲜的蔬菜,劳烦您开下门!”

    “好嘞,大小姐的苏荨今天到了吗?”

    “没呐,听说东边海上最近几个月都不太平,邪门的很,苏荨和海底兰都断货有一阵子了。”

    “唉,也不知道府内的苏荨还能撑多久,皮狗子你可得仔细盯紧!不过三少爷将养了些时日,这几日倒是终于有些恢复往日气象了。”

    “谷神保佑!这可太好了!前年光景差一些的时候,多亏三少爷私下给了些银钱,才得以勉强度日,这恩情狗子我们一家都记得真真的!”狗子双手合掌祝祷,灰黄的面皮上牵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漏出了嘴里两排黄牙。

    “张伯,三少爷这边还需要什么药材,您尽管吩咐,我就是跑断这双腿,也一定得给他找到!”

    “行了行了狗子,你先把大小姐的苏荨给我拿来,三少爷阖府上下都照看得紧,还轮不到你出力。”

    “是!是!张伯,我这就去城外码头蹲着,就算就有一根苏荨,也一定给您找来。”

    张伯叹了口气,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挥手支走了皮狗子,关上了外院角门。

    封府内宅,尚春阁,三月细苔泛芽,露水充盈,一串倚墙兰从阁外墙角窜出,斜刺里绕上了二楼窗台,为院落带来一丝春意。阁内,封家大家长,三少爷的亲爹,封兆先,正好整以暇地坐在太师椅上,和自家三房夫人闲话家常。

    “心会,账目的事情我看交给修远去做就行,以后月初,让他直接去账房就行了,回头我会和何管事说的。”账房是封家产业的核心之一,统管收支,原本封兆先想让自己家儿子历练两年,再交接账房管理,但这几个月自己为长女兰若的病和小儿子长生的伤操心不已,也有初尝老态之感,而长子修远处事周正沉稳,待人接物已有自己的三五分模样,正是豪门大户接班人的典范,顿时生出急流勇退的意思。

    被唤作心会的妇人乃是封兆先的正房,虽保养得当,但岁月如霜,毕竟富态微露,眼角也细纹稍显,倒是中和了她年轻时明媚凌厉的长相,让她显得更平易近人,“修远这两年也接手了不少咱家产业,事事尽心,想必不会有什么大差池。”

    “是呀,正好今年赶上州献,让修远主持押货,正好也北上一路上增长见闻,认识下新老朋友,我回头让于管事和沈管事都跟着,帮修远处理点杂事儿。”二夫人林思君娘家在青阳辖也颇有势力,这两个管事都是娘家带来的得力帮手,自己宝贝儿子的事情她肯定是要仔细安排的。

    “嗯。”封老爷捋了捋胡须,哈哈笑道,“我只是想让修远逐步接手产业,你们倒好,是想直接让我告老呀。”

    “老爷鼎盛当年,我们姐妹哪有这个意思,只不过希望您能多些时间在府内陪陪我们,少些时间奔波。”三夫人眨眨眼睛,微微一笑,倒似给室内带来一阵春风。

    封兆先只是玩笑,自然并无嗔怪之意。相反,他的产业之所以能在三十年间做到如此规模,恰恰离不开三位夫人精诚合作,大夫人执掌内宅,二夫人协管生意,三夫人调和关系。青阳辖当地都传“得一贤妻可正家宅,封老爷一下得三个,真是几世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