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国
繁体版

第四章 赏功罚过丁千户

    “呵呵,我观贤侄这腿脚,想来已是大好了?”

    “承蒙大人关心,确是已差不许多。小人贪狩纵马,受伤实属正常,还劳烦大人挂怀,实在惭愧不已。”封兆先刚坐下想说话,却被自己儿子又抢了先,霎时惊得又要站起来,却听得往日言行无状的小儿子应答进退有据,一颗心总算落了地,至于这小子怎么突然这么会说话,他倒是无暇理会了。

    “呵呵,贤侄太客气了,虽然我任上这三年,并未有幸与封家有所交往,但却乃是避嫌所致,封家产业遍布青阳乃至南牧州,是方圆百里数得上的巨贾,朝廷早有令:有司官员,四等以上,不得私下交结地方望族豪门,我身为一辖之牧,也当在此列,故今日方才得机一会。”

    “哪里哪里!是我等一直无缘拜见。”封老爷总算找到机会了,立刻又站起来拱手赔笑。

    “封老爷,司牧大人本次召见,一自然是为了探视贤侄的伤情,抚慰地方本就是一方父母之责任,二便是为了…州献,”上官清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李司牧身后,“众所周知,我大周一十三州,除与大朔接壤的北沙州与北燕州、东拒海外的万岛州外,皆有供奉王都之责,各州州献五年一次,各凭禀赋,今年便轮到我南牧州,本次州献,需供生麻两万斤,金银生矿二十万斤,各类粮食一百二十担,各类药材六万斤,吞山巨木在内的百年生堪用木材十万根,另有徭夫十万。其中青阳辖负担粮食六十万担,药材四万斤,堪用木材一万根,徭夫一万。”

    “嗯,上官先生,那有什么需要小民出力的?”

    “往次州献,凡遇我州,必由州卫押解,自东出州境,过三川州,于东拒海入海,借吞蛟楼船一路北上,波平浪静的话,二十余日便可至王都神赐港。”上官清叹了口气,又接着道,“既然需要封老爷援手,那有些事情,大人也就要让封老爷先知道了。两位恐怕也听说了近月来东边海上颇不平静吧?”

    “额…是的,确也有所耳闻。”封老爷头埋的更低了,他虽隐约猜到司牧找他是为了州献,但也没料到对方准备告诉他内情,这下若是听了,恐怕也由不得他决定帮不帮忙了。

    李麟光轻叩桌面,接过了话头,“街面上传的消息都是东拒海上匪患横行,导致这两个月来,我大周沿海不靖,实际并非如此。”

    “去年入冬,三川州的海哨发来消息,东拒海上的零散海匪一个也找不到了。”

    “什么?”封兆先和封长生两人有些愣住了,据他们所知,去年入冬后没多久,海匪大盛,甚至传言三川海卫都被逼退过几次,沿海渔民月余不敢出远海,只能在滩涂游走谋生。”

    “原本海匪虽多,但散兵游勇,不成气候,去年冬天,海面上这股势力,远非一般海匪可比。”司牧看了一眼封家两人,斟酌着字句,“三川海卫确实在清缴时吃了两次亏,进而发现海上海匪势力已被拧成一股绳,不能再以匪患视之。”

    “唔…”

    “嗯…”

    封兆先微微抬头,心中暗暗盘算知道这波秘辛带来的机会和危险,一旁的封三少却是毫无入局的自觉,一副求知欲过剩的表情。

    “三川海卫眼下还在和这股势力纠缠,东拒海之后两个月,想来也难平静,但州献之期不可拖延,所以今年我州州献,恐怕只能提前准备,北上陆路。”李麟光不经意地扫了身边瘦小男人一眼,清了清嗓子,“我身边这位乃是大周隐卫南牧所副千户丁瞳,本次奉命督导北上州献之事。”

    “封老爷、封三少爷,选择陆路的缘由,司牧大人已经分说明白,我来说一下需要封家配合的地方。”丁瞳声音略显嘶哑,有种超出面容的沧桑感,不知为何,虽然丁瞳说话时眼神飘忽,但封三少始终觉得他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

    “隐卫?”在封三少记忆中是有司差官中最难缠的角色之一,传言隐卫乃三百年前,大周第三代皇帝洪重邑所设,与上代周帝洪嗣基设立的阎罗卫共称双煞,隐卫负责督查一切官员,下至城门小吏,上至一方王侯,隐卫皆可查可抓,一般官吏,先斩后奏亦是寻常。阎罗卫负责替周帝巡察八方,权柄据说更在隐卫之上,但具体负责何事,像他这种商贾人家是万万不知道了。当然,不论是司牧还是隐卫,都不是他们商贾人家可以得罪的起的。

    “今日劳烦封老爷即刻动身返回奉如,明后日各地所征徭夫会将所有州献所需运送至奉如城北秦门官道,之后也会一并听从调遣,到时需要换装贵脚行的远行混装车,并由贵镖局镖师参与押送。本次各辖分别出发,时限各有安排,比照本次运送物资规模,需要大车六百,小车一千,脚夫两千,镖师一千,当然,车和人,多多益善。三日后卯时三刻,丁某在奉如北门恭候,准时开拔,并在百日内抵达落神都。此乃国事,不可差池。”

    “是是!封某有机会为州献出力,定当鞠躬尽瘁,不负所托。”历来参与州献的商贾,虽不能从中直接渔利,但大都在当地民望日浮,对以后的生意也算有些好处。更重要的是,若拒绝参与州献,等于和当地的官府作对,却有无穷的隐患。这次让封家一下准备这么多车和人,即便不考虑成本,时间上其实也有不小压力,封兆先一边忙不迭答应,脑中已经飞快思索调度之法。

    “哈哈哈哈!封老爷果然爽快人!丁大人,我就说封老爷乃我南牧州一等一豪迈之人,怎么会错过此等国事?封老爷,你放心,此次州献顺利,则你乃大功一件,之后在我任上,免你族田税负,你家万通货行在南牧州内通行免查。”司牧见封兆先答应的干脆,也十分高兴,立刻便许诺了不少好处。

    封老爷原本想来这次州献,免不了要大大影响自己货行和镖局的生意,也只能当做投资,日后慢慢找补,却不想司牧大人如此爽快,这两项好处一般人想来也就杯水车薪,并无巨利,但他这种浸营商场数十年的巨贾只一瞬间便琢磨出了其中巨大的好处。

    “谢司牧大人!我奉如封氏即使赴汤蹈火,也定当不负大人所托!”封长生看自己老爹面色忽然潮红,言语也似有激动,略一思索,倒是也明白了原因。他在另一个世界,也算精英经理人,对一些上下关节自然也有不少了解。封族田产虽也不少,但千顷田产一年所免税负也不过可抵此次投入成本一二,但如据此纳入他人田产替人避税,抽取好处,那等于拿到了个聚宝盆。万通货行做的本是规矩生意,州内免于查验原本没有什么好处,但若放出风去,人尽皆知此事,人们自然会猜测封家在官场有大靠山,很多生意自然会好做许多。

    想通此等关节,封三少微微一笑,面上也凑出一副感恩戴德之色。

    “封老爷,赏功罚过,最是寻常,如若州献在你青阳辖这里出了差池,则我隐卫要你封氏满门的命来抵过,尚算公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