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鉴宝大亨
繁体版

第八百九十七章一错再错

    神话再真一百万倍也还是神话。

    但是,阿海相信了,毕竟楚烨爱说废话也不是一两天了,只要能抓住要素就可以。

    他盯着楚烨手里抓着的鼎,浮想联翩。

    郭缘真融入一生所学的物件,已然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了。

    非要定一个量化价值,那便是此鼎能换来古董协会中,管理候补委员的副秘书长职位,甚至直接要一个上议会的正式委员。

    这点,从王刀疤只是提供几个,关于天王八大件的碎片信息,就得到座上宾殊荣可想而知了。

    毕竟不管是天王八大件,亦或者是事关奇门等绝技,都是直指古蜀国笔记。

    至少人们是这么想的,特别是那些渴望长生不死的大佬们,更是深信不疑。

    总而言之,楚烨捡到了天大的漏,证明不要三亿现金的行为,准确无比。

    风阅回神过来时,直接提出十件物品作为交换。

    楚烨把鼎丢给阿海,摇头道:“不要,我要拿回家点蚊香。”

    阿海接过鼎,心里郁闷不已,之前在楚世玉石店铺里,听闻楚烨也提过一样的借口。

    实在不高明还侮辱人。

    然而其并不知道,楚烨是认真的。

    郭缘真本身精通道学、佛学,把思想融进去自己儒学观点,想从鼎器找到蕴含道理、手法,就得宁静致远才可以。

    而儒释道三者,入静时最喜欢的敢的点上‘香’,到目前为止‘沐浴焚香’还在使用就很说明问题。

    当然,非要批判的话,就是他说话不着调,沉香、檀香、乳香不提,非得整个蚊香让人误会。

    此时,风阅满心都在鼎上,也没发现问题关键,又加五个物件。

    “学杂而不精,自古最忌讳。”楚烨冷淡道。

    风阅心里认同,刚出社会的小娃娃,才需要专注一个事物上,而自己早已功成名就,有足够的支援调动。

    且,不管是唐末郭缘真的鼎。还是北宋令什远制作对应而二十八星宿的物件,都是通向奇门,是有共同之处。

    楚烨懒得解释,强硬道:“非要的话,五百亿。”

    这可是2002年,而不是二十年后那个钱不值钱的年代,能拿出五百亿现金,别说风阅,就算风家还有妈妈家族一起,也拿不出来。

    当然,傻子也知道,数字只是态度的具现化。

    考虑到楚烨跟风商是关系,风阅也不敢用黑吃的手法,只能认倒霉,坐拥山宝而不自知。

    接下来要注意点,不要让楚烨,再有捡漏的机会了。

    楚烨看出其心思,咧嘴笑道:“只要我不愿意说,就算有重宝你也发现不了。”

    风阅不信,虽这些年自己的精力,主要在维持优势上,对鉴定手法没那么勤奋,却也不是一般人比得上。

    他承认楚烨能找到‘缘真鼎’,但更多侥幸,论起知识广度、深度,以及鉴定能力,他们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这想法其实没错。

    从背景、年纪和经历,五十岁的风阅,比十八岁的少年,毫无疑问强太多了。

    可惜的是,楚烨就外表看着是小孩子,灵魂确实个难以估量的老灵魂,所以的人事物,十个风阅捆在一起都比不上。

    其心思,楚烨依旧看出来,却没在多说什么,提着酒壶踩着自己那只人字拖,在架子前巡视。

    东西都不错,但是难得进来一次,不是人间奇葩,就看不上,所以基本是一眼就略过。

    跟在最后头的宁星山,在楚烨拐到第六个架子时,忍不住道:“是真漫不经心,还是在迷惑哥呢?”

    走在前面一点的风阅,冷哼道:“后者更多。”

    也不怕前面阿海听到,音量甚至比平常还大。

    阿海一手指南盘,一手抓着鼎,闻言眉头抖了下。

    宁海、风阅都是收集信息的大高手,却也跳不出信息蚕茧。

    楚烨根本是个矛盾集合体。

    你说他善良也没错,毕竟会为整个巴南,乃至全圈子利益着想。

    说是坏人也一样成立,报复起人来不讲究手段,怎么疼怎么来。

    比如明明根本不在乎鼎,却说要用点蚊香侮辱人。

    可这又都是表象。

    现在他已然有点摸到楚烨的性格。

    做事全凭心情。

    此间很明显,就是为了捡漏的乐趣,心思都在物件上,旁人怎么样,根本就不在乎。

    若不是立场不同。

    他都会建议风阅,真想得到他手里的鼎,或者防住楚烨捡大漏,最好的提出更神奇物件,去转移注意力。

    到时候,哪怕不买只是看一看,楚烨也不会生气,还乐在其中。

    没有如果。

    风阅越想越偏。

    而此刻,楚烨再次驻足某件物品前。

    这是一个香炉,为木头材料,可能是年代太久,早已熏黑,表面油油的。

    炉内没有香灰痕迹,反而一大坨坚硬的泥巴。

    嗯?

    风阅看到楚烨关注后,眉头挑了下。

    香炉材质为陨铁木,为北宋时期云州最大的孔庙内堂神龛供桌祭祀所用。

    后金兵南下时庙被毁,香炉不知所踪,直到民国时期在几百公里外,某个黄河小村庄,被孩童从河边泥土挖出来。

    娃娃也不知是什么,只是觉得好玩。

    恰逢军阀作乱,娃娃被兵给咔嚓,香炉也被带走,兵半途偶遇山贼,人死物被夺走。

    解放后山贼放下屠刀成为良民,直到解放前逝去,其儿子带着香炉到黑市,碰巧遇到刚满三十岁的风阅,物件成为拜码头的大礼。

    香炉无论材质,还是制造者,都是一等一,可是最近二三十年,物件都喜欢找个名人收藏家挂靠。

    香炉从北宋末年流失,到重现人们视线中,就没有大收藏家持过,于是就怎么一直呆在架子上了。

    风阅不怎么看中,但又怕被捡便宜,所以发现楚烨目光和嘴角都透出极强兴趣,立马黑说白,香炉是自己妈妈家旧时祖堂所用,是非卖品。

    楚烨闻言斜了眼。

    前世他没到过这个仓库,但香炉是碰到过。

    那是2010年在榕城世界古玩交流会,当时香炉可是叫价者众,最终以三千万价格,响亮一时。

    那场交流会是不对外公布,否则香炉一定在华夏古玩拍卖会,留下容墨重彩的一比。

    所以背景他都知道,怎么可能跟风阅外公家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