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鉴宝大亨
繁体版

第九百二十九章前往鬼都十八层

    九曲迎松图。

    真名无人知晓,作者亦是如此,只是百年前天王提到过,得九曲迎松,知古蜀国笔记详尽内容。

    风商等次一级的,也就是创建学会而今基本上都隐匿的大佬们,无论中外都是一样口径。

    所以图便成为了,类似山海图一样,渴求而不可得,价值无法估量的绝世至宝。

    老任也不是为得到图,才催促楚烨告知,只是业务使然,想用来换取利益。

    因楚烨疯一样,想培养四个风商级别的强者,在无法说服只能跟着走,那就必须得尽量收集各种资源。

    反正不管什么缘由,楚烨要是不解释清楚,是不会死心的。

    好在,楚烨自然提出来,就没有隐瞒的意思。

    九曲迎松图就在协会仓库放着,他亲眼阅读过,

    说起来,该图是古蜀国笔记最后一位作者,依照笔记记载而画出来。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山海经反着来。

    不过有个共同点,都是信息有缺失,作为参考是不错,不宜当真理。

    老任听完后,面色阴沉,道:“在协会仓库?那还说个屁啊。”

    “笨。”

    楚烨眼皮一翻,道:“信息你知我知,不算风商的话,第三个人知道,那现在高挂各大市场管理处的赏金任务,依旧是有效的。”

    “你能控制师父不泄漏?”

    老任提出质疑,毕竟风商可是大尘门门主,主要职责是维护圈子稳定繁荣,当他们把消息放出去,引发圈子沸腾乃至动乱,风商一定会才出面释放真相。

    “首先,你的业务也属于古董圈范围,出售概不退还的规则也适用。其次,老头只是确定存在以及位置,里面的内容并不清楚,到时候实在不行,有人想破坏规则以势力能量压迫我们,那就放出部分真相便可以了。”

    楚烨淡定分析:“到那时候,老头会站在我们这边,毕竟真相出土也能平复圈子动荡。”

    老任认真思考了下,同意楚烨的想法,但还是不甘心,把彩金玲珑塔拿去交换,一个看着没什么利益的事。

    “不要只是盯着一个物件,今日大家大佬放货,很多小卖家会趁机跟着放或收,收益完全不成问题,赌的就是运气了。”楚烨安慰。

    老任斜眼,道:“你不是一直都说,你不靠运气吃饭?”

    “因我技术碾压运气,所以有自信,同时不否认运气不错。”楚烨微笑道。

    “话都是你说的,你牛。”老任没脾气了。

    两人收拢其他心思,专心找手镯‘月念光’。

    得知信息后,找起来并难。

    因手镯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铭牌只是归结在巴黎市场路过面,所以凯信给定在八万,楚烨两人跟店员一阵砍,用三万收走。

    合同搞定后,他们就离开了,前往第十八层。

    这一层是为最底层,竖井至这里便是地面不再往下,使得本来就大的面积更大。

    除了用来店铺经营场所,有一半是明清之后新建仓库入口。

    仓库也分内外,外层随便走,是临时地摊的范围,以及各种斗宝的地方。

    今日有人在做局,气氛很诡异,斗宝、以及固定店铺经营场所,人员寥寥无几,都聚集在地摊范围。

    当然由于市场被十八层分割着,故而人员就是聚集,看着也是稀稀疏疏。

    楚烨两人出了电梯,直奔地摊所在位置。

    “以前除了任务相关,这一边基本都没来过呢。”老任有点兴奋。

    “那要好好逛一逛了。”楚烨前世来鬼交所次数也少,心中颇为好奇的。

    两人虽没有刘姥姥逛大观园那么夸张,但进去后被所谓的‘地摊’规模给吓到。

    就拿他们进市场入口,第一个碰到的地摊来说,就让他们惊讶不少。

    地摊是一个洞穴,面积大约有三十平,墙壁都有石头架子,中间铺着几条或平行或衔接的红地毯,上面各种‘奇珍异宝’。

    要不是洞穴没有封闭门,是掌柜一起合租做生意,就跟店铺没两样了。

    摊点有七八个客人,五个摊贩各自在自己经营范围吆喝招待。

    右边的摊主主要买卖笔墨等文房用具,此间没有人光顾,最是清闲,见楚烨两人进来立马打招呼:“贵客,过来瞧一瞧,全是明清时期江南出产的精品,价格合理、量大从优。”

    楚烨两人一听,面露怪异笑容。

    第一次听到买古玩的,还能跟街头摊贩一样的导语。

    都觉得有趣,没有商量默契转身。

    摊主见状更为卖力吆喝。

    边上客人、摊贩们见状都嗤之以鼻,有人直接吐槽:“古玩搞得跟小商品批发,能有好货就见鬼了。”

    这话其实有点不对,捡漏可不是淘客专属,很多人乐意试一试,毕竟发横财谁都想。

    不过这里是世界三大高端市场,其‘高端’体现在物件贵重上,哪怕是摆摊,也不是外面那些能比得了。

    自然人们都有一种心态,在这里地摊货淘金的行为,低端爆了,也不可能有好东西。

    面对大家的鄙视,摊主面色难看。

    反倒是楚烨两人坦然,他还安慰摊主不用在意,做生意只要有收益,物件高低无所谓。

    摊主好受许多,蹲下指着地上的物件,道:“不满两位,祖上是江南纺织大户,有一位爱好文房,收集各种用具、古籍,只是书籍大多毁,笔墨等是我祖奶奶藏在宅子下,最近翻建才重见天日,算不上臻品但绝对是真品。”

    老任对鉴定不擅长,于是跟摊贩搭话,以免影响楚烨的判断。

    此时,楚烨提着酒壶蹲下,粗略扫过一眼红毯上的所有物件。

    物件有些还站着少许泥土,以及一些杂物,部分很干净。

    江南和西南一样多雨水,凭泥土判断不出来具体信息,只能说,摊主说刚挖出来是没错,位置是否在江南,还得进一步分析。

    另外,东西确实是明清时期,文房四宝等用具的风格。

    他拿起一个‘山’字型的青花瓷笔架,以经验和触、视六感认真鉴断。

    嗯?

    笔架是仿品,仿的竟是南宋时期闽赣两省。

    南宋时期手工业得到大发展,文化更是上升到新高度。

    闽赣文化也盛极一时,文房所用瓷具、活字印刷就是最佳体现,所生产的用具,得到大范围追捧,导致后世存世量不少,为什么要仿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