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阴阳界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舵主

    辽阔的河西走廊上,一条宽敞平整的官道向远处延伸,一眼望不见尽头。两旁不时有清澈的溪河哼着清脆小调窜到官道路旁边,然后又蜿蜒远去;偶尔还有稀疏的小树林,大片的石滩,低矮的土丘。稍远处,山林脚下也偶有农夫耕作。

    一行二十余人的队伍,正骑着马儿,带着几辆遮篷货车,自西向东而行。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气度不凡、腰悬宝刀的锦衣汉子。身后众人大多是精悍的武夫装扮。

    锦衣汉子左右两旁稍微落后一些的位置,紧紧跟随着两人。左边那人长相周正无奇,身体健壮,一路少言寡语。右边那人身材瘦削、穿着简朴、笑意盈盈,不停地向锦衣汉子说话:

    “元爷,您看前面路边那个茶酒铺,正是附近山寨的人开办的。”

    锦衣汉子抬眼望去,只见几里地之外,有个木筑草盖的简易铺子,铺子屋檐边上挂着一面粗布旗子,上面歪歪曲曲写着两个字,左边是“茶”字,右边是“酒”字。

    锦衣汉子微微瘪嘴,有些不屑道:

    “外面传说这河西走廊和武陵城都恢复了生机,愈加繁华。但这一路上行人稀少,这路边的茶酒铺也寒酸、冷清,看来传言不太可信啊!”

    那瘦削汉子满脸堆笑道:

    “元爷慧眼!这两年时间里,武陵城和河西走廊的繁华也就恢复了两三成。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人都差不多跑光了。没了武陵军,丢了蛮长城,现在连白鹤原都出现了蛮兽,一般人谁敢往河西走廊和武陵城这边来啊!”

    锦衣汉子道:

    “这倒是。不过,刚才路上怎么还能见到有农夫在山林附近耕作?”

    瘦削汉子道:

    “那是寨民。原先河西走廊边上的二十来个集镇,后来全被人占据,改成了山寨。一些实在找不到活路的难民,便到了这些山寨里。身体健壮的,有武艺的便进山狩猎、采药,其他的便在走廊两边开垦耕地。”

    锦衣汉子奇怪道:

    “武陵军走了,就凭那些山寨泥腿子也能挡住蛮兽?”

    瘦削汉子附和道:

    “当然不行!那些逃难来的泥腿子只配种地。只是每个寨子都有一些武修,大体能守得寨子安稳,偶尔也能能猎到一些蛮兽。说起来也奇怪,最近我经常给人向导,走河西走廊,居然没遇到过蛮兽。”

    众人说着话,很快便到了那茶酒铺。锦衣见大家有些疲惫,便让大家喝点茶酒、吃点东西再赶路。

    那铺子是一对五六十岁的老年夫妇所开,见来了不少客人,连忙招呼大家入座,并按要求端出茶水和吃食。

    锦衣汉子一落座,便开口询问那夫妇道:

    “你们怎么在这里开店啊,是住在附近的?”

    那老头道:

    “正是正是。咱们是旁边流云寨的。我们两老口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就来开了个铺子。”

    锦衣汉子尝了口刚端来的茶水,皱了下眉头,显然喝不惯这种普通茶水。随后放下茶杯,继续问道:

    “山里这么艰苦,还很危险,干嘛不出去?即便是到白鹤原也好得多啊!”

    老头道:

    “客官有所不知。我们夫妇俩,正是跟随儿孙一起从外面逃难来的。外面到处抓人当兵;白鹤原好些,但田地都是有主的,而且难民很多,讨生活很难。这山寨里,却是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你愿意干活儿,就不愁吃穿。至于危险嘛,肯定是有的,但感觉却比外头安生得多哦!”

    锦衣汉子又问道:

    “蛮兽会来袭扰寨子不?”

    老头摇头道:

    “我来寨子一年了,还没遇到过。但听说早前有过。后来被寨子的狩猎队清理得差不多了。现在打猎都要出去很远才行!”

    锦衣汉子继续问道:

    “你们寨子有多少人啊?”

    老头张口预言,却被老妇人打断话道:

    “老头子!别多话,不要忘了寨子的规矩!”

    老头赶紧闭嘴,然后又不好意思地对锦衣汉子笑了笑,悄声道:

    “这个不能说!”

    锦衣汉子冷哼道:

    “一群泥腿子土匪,有啥可保密的!”

    那妇人听了,心里有气,便回道:

    “哼!现在这二百里河西走廊,可就是咱们这些泥腿子当家!不论是白鹤原来的大老爷,还是郡城里来的凶汉子,路过咱河西走廊,都得交买路钱!”

    锦衣汉子听了这话,被气笑了。他满脸不屑地说道:

    “我行了这么多路,还从未给人交过买路钱!这次倒要看看,谁敢收我的钱。你赶紧把收钱的土匪叫来试试!”

    老妇人道:

    “我们这里不收。你们继续往前大约二十里地,那里有人专门收钱。再说了,我们可不是土匪。你看这河西走廊一路平平安安,没有蛮兽出来咬人,都是咱们这些山寨人的功劳。收些买路钱不过分。”

    此时,那做向导的瘦削汉子凑过身悄悄对锦衣汉子道:

    “元爷,早先忘记给您说这茬儿了。这河西走廊的买路钱还是要交的。这些山寨都归一个“总舵主”管辖,实力很大。做生意以和为贵,不必跟他们计较。”

    锦衣汉子冷哼一声,并不搭理。

    众人吃了茶点,便继续赶路。行了大约二十里地,路过一片林地时,突然从林中跳出八名大汉拦在路中央。

    那领头的向前一步,大咧咧喊道:

    “此路是我开,此林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每人五两银钱,每车五两银钱!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那“元爷”哈哈一笑,转头望向身边五短身材的汉子道:

    “周通,你可是在武陵城当过大镖师的。这些泥腿子,就你来打发掉吧!”

    这长相周正的健壮汉子正是当初郡城天元镖局的大镖师周通。两年前,蛮兽入关,元家所有人也都跟着武陵军撤出了郡城。周通被安置在开州的“天元镖局”继续当镖师。只是,不久前元家突然想要重建武陵城的“天元商号”,于是又把周通这个熟悉武陵城的老人给抽调了出来。

    周通在开州过得挺滋润,突然被调回现在这混乱、荒废之地,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儿。而眼前这位金刚境的元家弟子元方,则是这次重建商号的负责人。元方说话总是颐指气使,让周通很不喜欢。

    此时,周通听了那元方的话,便怼了回去道:

    “元爷!走镖行商都不是这种规矩。要动手,还是您自己来吧!”

    元方脸色一黑,怒“哼”一声,道:

    “大家上,把这群不知好歹的泥腿子都给我打断腿!敢向元家要买路钱,真是些不知死活的东西!”

    话音以落,随行二十余人便一拥而上,其中青玉境也有四五人。不料,那八名拦路劫匪居然全是青玉境,还人手一把至阳兵器。双方一交手,元家众人很快就落入下风,被打得七零八落。

    元方见状,不得不亲自下场,掌影翻飞,炸出一连串闷雷声响,正是元家绝技“风雷掌”。众劫匪被劈得纷纷摔出两三丈远,倒地挣扎不起。

    元方站在路中央,双手背负身后,傲然对手下道:

    “去!把这些土匪每人卸掉一个胳膊!”

    他话音刚落,却突然传来一阵“哈哈”笑声,声音飘忽不定,不知来处,却如响在众人耳边。

    随即,树林中“唰唰唰”飞出九柄约么三寸长短的银色小剑,沿着道路中央,在半空一字排开,悬浮不动。

    那些原本倒地不起的土匪们立马挣扎起身,一齐恭敬喊道:

    “恭迎总舵主!千秋万载,一统武陵!……”

    随后,一位白衣飘飘、面戴金色面具之人从天而降,脚尖踏着半空中的一排小剑来到众人面前。然后抽出长剑,闪电般向元方肩膀处划去。

    元方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便觉肩膀处一凉,一只左臂带着大蓬鲜血飞向半空,远远抛落到路边草丛之中。

    一声痛苦惨叫,响彻空旷的树林,余音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