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阴阳界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流民

    阿秀及部分“十三太保”成员完成乌江清理后,立刻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流民安置问题上。如果清理乌江阻碍之后,大量流民涌入,造成流民救济不及时,出现大量饿死人的情况,那阿秀等人的行为便反而成了恶行。

    这天,阿秀与郭卫一起策马在沱林道上缓缓行走。郭卫二十出头,短发、圆脸,一身青袍,看起来像个十分和善的文士。阿秀则易容成一个中年武夫模样,化名“王龙”。为了不被发现,他甚至给那柄纯阳长剑都换了剑鞘,剑柄上也包了一层新的鱼皮。

    阿秀一面郭卫介绍地主士绅圈地,雇佣流民,以及有关冲突情况,一面打量时不时遇见的流民、散修、商队等。

    那些流民一般都在官道两侧行走,大多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背着包袱,支着拐杖,走走歇歇,速度缓慢。

    阿秀听郭卫讲完基本情况,对郭卫说道:

    “保证流民先活下来是首要的。那些地主士绅施粥是有条件的,武陵城和二十连环寨的无条件粥厂还不够多。我们必须增加粥厂!”

    郭卫连忙拿出炭笔,取出一块薄木板记录。

    阿秀又道:

    “那些返乡流民的处置很不公平,那些被强占的土地、房屋,若是分给了流民使用,那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若是没有,就应该返还。”

    郭卫又在木板上快速写下“返乡流民”“补偿”“返还”的字样。

    阿秀见状,微微一笑。他心里很是满意,心想:这郭卫真是个很不错的“师爷”料子。随后,他又说道:

    “流民如此行走,实在太慢了。若无车辆,他们很难穿过白鹤原,更难走到武陵城。所以,我们还要派出车队,尽量将那些愿意去二十连环寨和武陵城的人载过去。”

    郭卫又在木板上“唰唰唰”写下“武陵城”“连环寨”“车马运送”的字样。

    阿秀见郭卫写完,又说道:

    “现在我主要就想到这些,到时候大家再一起商量。对了,有没有发生强抢或是买卖女人、孩子的情况。”

    郭卫将炭笔和木板收好,对阿秀道:

    “强抢和买卖的都基本没有。”

    阿秀感到很奇怪,因为他曾经当过流民,知道那种情况几乎不可避免。

    郭卫见阿秀露出不解之色,便接着解释道:

    “首先说强抢的问题。这一路上的那些开设粥厂的人都反对那些抢人的,因为人员是他们想要的财富;而且,路上经常有散修、商队、镖师等路过,尤其是散修,比较喜欢管闲事,若是抢劫女人孩子被散修遇见,一不小心就会丢掉小命。”

    阿秀点点头,眉毛也舒展了几分。

    郭卫又继续道:

    “关于买卖女人和孩子,那需要自愿。因为有粥厂施粥,这些流民都能活得下来,所以自然都不会愿意卖掉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阿秀觉得这个理由也说得通,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他觉得,这件事再次证明了他让流民入武陵的做法是对的。他知道,在武陵之外,强抢和买卖流民女人和孩子的事一定经常发生。

    阿秀和郭卫在宽敞的官道上一路向东,终于在某处停了下来,下了官道,再沿着一条约一丈宽的小道走了百来丈远,穿过一片小小树林,跨过一座坚固的石桥,来到一处占地数亩、依山而建的庄园。

    此时,“十三太保”之一的“大个子”宋则正站在庄园大门外,带着两个衣着整洁的庄丁迎了上来,庄丁们帮忙牵马,宋则便引了阿秀和郭卫进入庄园大门。

    大门内,入眼处是一片占地约两亩大的青石广场,四周高墙围成一圈。三人沿着广场正中的道路直行,又来到第二进的大门,穿过大门,便是亭台、回廊、水池等,四周是一圈房屋。左右还各延伸出两进来。再往前又是地三进、第四进房屋,与一二进布局相似。

    穿过第四进,是个十分宽大的后院,与前门处的广场一般大小,但这后院里种了不少树木和草坪。边上还有马舍之类。后院两边都各开了一道侧门。从侧门出去,是自家草地和耕地。

    宋则一边行进,一边为阿秀和郭卫二人介绍这庄园布局。

    此处庄园离乌镇约三十里远,是宋则负责找寻并购买而来的,房子和周边土地一起,六千两银子。是从一位现住秀山郡的商人手上买来。那商人两年前就搬离了武陵,只留了一些家丁照看庄园。

    如今的武陵郡虽然人气逐渐恢复,但那商人对无官府、无秩序的武陵郡依然没有信心。所以,在宋则找上门要购买此庄园时,那商人很爽快便答应了。毕竟,这处庄园随时都可能被别人强行霸占去。

    阿秀和“十三太保”急需这样一处地方:要足够宽敞,便于招引、安置散修同道,便于练功习武;要交通便利,便于出行和与外界沟通;要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便于隐藏行迹。所以,阿秀等人初次会面那晚,便将寻找、购买房屋的任务交给了最熟悉周边情况的宋则。

    至于银钱嘛,自然是阿秀这个富豪出了。他离开武陵城时,便带了十万两银票,那只是当初“擂台比武”所赚银钱的小头而已。

    阿秀、郭卫、宋则三人来到第四进的一间“议事厅”内坐下。不一会儿,“十三太保”其余诸人也陆续赶来。

    最近一个月里,大家要么奔走乌江十八渡口,要么四处打探消息,着实辛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终于可以暂时喘口气,于是便先后来到此处新居修养。

    阿秀和郭卫一到,这人员便算是到齐了。于是,众人开始了在这新据点的第一次全体议事。

    首先是关于官府、秦家、凌家是否还会再次派船巡航乌江。大家觉得,这应该是对方的暂时妥协。一旦对方调集足够多的高手,一定会再次巡航乌江,并引诱“龙王”出动。

    阿秀把凌家首席客卿柳志其实是嵩山剑派的高手之事告诉了大家,然后说道:

    “咱们面对的对手,应该是官府、秦家、凌家和嵩山剑派。”

    众人听后都吸了一口凉气。阿秀鼓励道:

    “敌人能派出的高手也有限。嵩山派和凌家现在到处打听‘燕三’这个黑衣老者的下落,这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嘿嘿,但‘燕三’再也不会出现,短时间内他们还不会把目标盯在‘龙王’身上。况且,即便他们派来拳意境高手,我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贺蛟瞪着期盼的小眼睛望着阿秀,问道:

    “前辈是什么境界?”

    阿秀早就在手臂拳头上戴了一层类似人皮面具的东西,能掩盖出手时的“金光”,这是一些行走江湖的散修们常用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因此众人至今都还不知道阿秀的真实境界。

    阿秀笑道:

    “放心,不是拳意境!但也不远了!”

    众人听了,心中也算放下了一些担心。

    阿秀这话也不算撒谎。他炼体虽然才是金刚境,按常理来讲,与拳意境相差有天地之远。但是,阿秀在前往蛮荒山隐居时便已经开始了以观想拳剑的方式持续培养身体意识,至今已经四年有余。加之他流浪大业城那五年里,也时常作那观想拳剑之事,身体意识本就远超常人。

    如今,阿秀的身体意识已经非常强大,他已经可以驱使身体意识附着于拳剑,运用身体意识的那种神秘力量驱动拳剑、飞刀,并增强其威力。而且,他已经开始按照《拳意初解》所述,将那股拳意导引之丹田,与丹田阳元气开始了融合。

    目前,阿秀的拳意所融合的阳元气还很少,拳意携带的元气量只能覆盖他的拳头、剑锋和飞刀,而且由于元气量少,其威力自然比不上那些能以元气包裹全身的“生意境”高手。

    但说是离“拳意境”不远了,那绝对不假。

    此时,刘朝接话道:

    “我已经通过羽薇姑娘那里,与漕帮取得联系。他们答应帮我们监视乌江十八渡口的官兵行动,一旦有渡口再次派出巡逻船,便会在我们约定的地方做个标记。”

    随后,刘朝又低声笑道:

    “那羽薇姑娘还问我,是否认识一个名叫‘燕三’的江湖前辈。我说不认识。哎,结果她那一脸失望之色简直都要掉到地上了。”

    阿秀干咳一声道:

    “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谁也不认识‘燕三’,没见过‘燕三’。哎,这个‘燕三’的身份丢了实在可惜,我本想闯出一个‘侠盗燕三’的名号出来呢!”

    众人听罢一阵大笑。

    随后,大家又开始集中商议关于流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