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朱厚照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前往京营

    其实朱厚照觉得农业这种事情,应该由朝廷官员来进行实验。

    但是现在朝廷上下没有一个部门,可以专门研究农业相关的知识。

    没办法只能先让皇庄和研究院合力,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在考虑其他的。

    实际上明朝的科技实力是比较强大的,综合来说只是缺乏能重视这些技术的官员,没有谁能主动的去推动一项技术大规模的发展。

    相反的是民间和各界对于各种事项的研究从没有落下,要不然明朝也不会在后期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

    这都是在民间的各类人员自发的研究,研究进度慢,发展的慢也就情有可原了。

    朱厚照所现在做的就是,他来做那个推手,推动各方面的技术革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这些经验变为知识,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

    就像后世一样,普通种地的农民都知道该怎么去种植,怎么去施肥。

    而不用再像他们之前一样,纯粹的靠天吃饭。

    朱厚照在豹房也是有些腻了,正好他准备去京营看看戚景通,把京营的士兵训练成什么样子了。

    他路过承天门的时候,看到了一对华表柱,一个面朝皇宫,意思是望君出,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天天待在皇宫中,要进入民间体察民情。

    另一个背对皇宫,意思是望君归,寓意是希望皇帝不可留恋外面的花花世界,早日回到皇宫,不要忘记处理国家大事。

    华表柱的寓意是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文官都不喜欢皇帝出宫。

    朱厚照搜索之前的记忆,朱佑樘也是瞒着各文官大臣,趁着夜晚带着年幼的朱厚照出皇宫游玩。

    可能他们认为京城比较危险吧。

    朱厚照坐着马车来到了京营,召出了英国公张懋,此时的他正在营内和戚景通一同练兵呢。

    张懋见到陛下亲自来到自己面前,就要跪倒在地上。

    朱厚照让谷大用直接搀扶住他说道:“英国公不必多礼,我微服出宫就是为了看看京营,不要暴露我的身份,在外我叫朱寿。”

    “是,臣知晓了。”

    朱厚照就让英国公领着自己进去,边走边问着京营的近况。

    “国公,京营的训练情况如何了?”

    “陛下之前派来的戚景通是个知兵的,自他来之后,京营士兵焕然一新,远不复之前的模样。”

    “是吗?看来戚景通还真有些能耐。”

    朱厚照看着张懋问道:“最近还有没有人役占士兵的情况?”

    “不曾有了,京营上下现在纪律严明。”

    “那就好,英国公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我不希望有一天锦衣卫到了英国公府上。”

    张懋吞咽了口中的口水,他知道陛下这是在提醒他,不要忘了之前有御史弹劾他,然性豪侈,又颇朘削军士。

    他之前确实盘剥底层士兵,让许多士兵帮着种他家的田地,还侵吞饷银。

    “臣铭感五内,不敢忘陛下所言。”

    朱厚照看着远处戚景通正在操练士兵,军容军纪是比以前强了不少,而且这里面岁数大的士兵也不见了,现在留下的看着都比较年轻。

    “英国公,现在京营比之边镇军队,谁更胜一筹?”

    张懋思虑了一会说道:“京营拱卫京师日久,哪怕现在有戚景通这样精通练兵之人,比之边镇,恐怕还是有些不如。”

    朱厚照听明白了,虽然边镇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太行,对上鞑靼和瓦剌也是经常战败。

    但是毕竟边镇的军队也见过血,还是要比京营的这些人强。

    虽然说明军对上鞑靼是经常失败,但这里面也有着客观因素。

    那就是鞑靼和瓦剌侵扰边镇,都是骑兵过境。

    本身骑兵对上步兵就有着兵种上的优势,再加上明军的战斗力底下,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朱厚照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要是给京营更新装备呢?还能有一战之力吗?”

    “陛下指的是……”

    “国公知道新成立的勇士二营吧?按照他们的标准给京营一万人的装备。”

    张懋前几个月看到过勇士二营的人,全身穿着新式铠甲,是不同于之前明军的制式铠甲,在远处看去,就比原来的铠甲强。

    原来的制式铠甲,许多都在仓库之中放置,哪怕穿上也跟没穿没有什么区别,防护力也就比藤甲强一点。

    因为工匠的缘故,大部分人都是出工不出力,维护铠甲也是应付差事,所以铠甲在仓库之中都腐蚀生锈,许多士兵宁愿穿着内甲,也不愿意穿着笨重的铠甲,自己累的够呛,还没有防护能力。

    “那京营就只需要参战几次,就能从新兵蜕变成老兵,不过铠甲是需要养护的,要是军中的工匠还是像往常一样,不出几年,战斗力还是会跟现在一样。”

    朱厚照诧异地看着张懋,这跟他了解的不太一样啊。

    许多御史言官弹劾张懋不知兵,但是现在来看,张懋还是懂兵事的。

    “许多人都说你张懋不知兵,现在来看,他们倒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臣虽然没有亲自带兵打过仗,但是统兵这么多年,看也看会了,不是还有句俗话嘛,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朱厚照点点头,没再继续说话,而是认真的在远处看着戚景通操练着士兵。

    张懋有些不明白陛下怎么提起换装一事,他想起了去年陛下刚登基的时候,鞑靼寇边,劫掠宣府大同一带,边镇军队一触即溃,按照这么想的话,陛下是对鞑靼十分不满了。

    “陛下,刚才所说换装一事,是要针对鞑靼吗?”

    朱厚照说道:“有这个想法,鞑靼一直进攻边镇,不给他们来一记狠得,他们就没有记性。”

    “可是陛下,哪怕是京营换装了一万人,境内也没有练兵之地,要形成战斗力,怕是需要很长时间。”

    朱厚照看着张懋说道:“怎么没有?奴儿干都司的建州女真不行吗?”

    张懋一愣,符合着说道:“建州女真倒是可以充当练兵之所,他们较之鞑靼和瓦剌,还是弱了很多的。”

    朱厚照所说的奴儿干都司就是后世的东北和蒙东,再加上俄罗斯的一部分,虽然这里名义上是明朝管辖,但是属于羁縻,类似于区域自治这种管理办法。

    朝廷也不会往这里派遣官员,内部的一切事情都是由奴儿干都司下面的各卫,自行管理。

    朱厚照的意思是在奴儿干都司去练兵,那就是要拿女真三大部开刀。

    明朝把建州女真当做经验包的事情,由来已久,时不时的就要去那里刷一些军功。

    成华三年朱见深就命汪直带兵前往奴儿干都司,当时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史称成化犁庭。

    当时军事战争的效果不错,但是明朝一直也没想着去占领东北,还是实行羁縻管理,任由女真在那发展。

    现在朱厚照就得开始布局东北,因为那里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种地,那里有着黑土地,种出来的东西不管是味道还是品相都要比南方的好,五常大米,盘锦大米都是出了名的好吃。

    地下有着各种矿产,包括煤矿,石油。

    新中国能在建国初期度过难关,有一大半的都是东北贡献出来的。

    东北为全国输送百分之90多的钢铁,一大半的煤矿是从东北运输出来的。

    在初期南方还是小渔村的时候,东北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化,教育普及也是领先全国。

    所以不管从那里来说,朱厚照都不可能放过那么一大片地方,不光是为了资源,也是为了打击女真三族。

    他不可能忘记清朝是多么的丧权辱国,备受欺凌。

    而且这个时候打击女真是属于政治正确,建州女真一直很是嚣张,各种挑衅明朝。

    成化犁庭就是女真肆无忌惮的挑衅明朝,不仅私底下和朝鲜联系,还和瓦剌蒙古也联系,之后还受了朝鲜王国的封官,之后还肆意的侵略边镇,大肆掳走明朝百姓充当奴隶。

    朱见深怎么可能忍受这种事情,所以就派兵隔三差五的就去打一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练练兵。

    成化时期的军队实力已经恢复了很多了,只是朱佑樘过于听信文官,他没有被朱见深教导过,不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导致最近的这些年军队实力下降了不少。

    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在弘治十年左右了,他想改变,但是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只能任由发展了。

    所以说,朱厚照不管如何,东北是一定要拿下来的,改土归流,将东北置于大明版图控制之下。

    其实朱厚照的目标不仅是东北,还有着把塞外草原也拿下来的想法。

    毕竟那可是天然的养殖牛羊马的好地方。

    马是战略物资,是征战所需的必备军需。

    牛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是耕地所需的必要动力,牛多了也能更好的耕种。

    而羊能产出羊毛,羊毛可是好东西,只要之后改革纺织,羊毛也可以纺织成衣服,羊毛毡等御寒物资,那么草原想要脱离中原,可就太难了。

    主要在这方面,国内的文官也是有着相同的利益。

    文官反对战争是因为,战争太过消耗钱粮,要是打下来无用之地,得不偿失。

    但要是告诉他们那里有什么,能增加多少收入,那他们也会欣然同意的。

    东北加上草原,这两大战略要地一占领,不仅能增加国内收入,还能扩张版图,增加战略要冲。

    朱厚照越想越激动,嘴角也开始上扬了起来。

    张懋看着陛下,不就是打个建州女真嘛,陛下怎么笑的这么……开心?

    “陛下因何事发笑?”

    “没什么,只是想到好笑的事情罢了。”

    朱厚照略过此事不提,转而说道:“你们练好兵,为此事做好准备,今年是肯定不会出兵的了,这样一来留给你们的时间很充裕,今年朝廷事多,而且花钱的地方也很多,等到明年开春,各种物资也就该准备好了,到时候京营就要出兵了。”

    “陛下深谋远虑,臣自愧不如。”

    “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打就要各方面都准备好,否则都对不起我朝的这些大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