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界尊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庄平之死

    “我哥没了。”

    萧阳想起同庄平相遇的日子,端来了一碗水给庄毅喝了,轻声道:“你说说,怎么回事。”

    庄毅把眼泪一擦,恨恨道:“都是李尘害的。”

    ……

    兄弟两自从离了张家庄后,一路往西北赶回了风州定兴城,没过太久,东边传来天公将军起义的消息,城中子弟聚集在一起,杀了定兴太守以应天公将军。

    群龙不能无首,他们中间并没有一个可以服众的人选,于是,有人想起了庄平,他在风州的名声不亚于龙央在南方的威名。

    当即,众人着人来请庄平,并奉他为风王。两兄弟看着门外跪着的众人,就要把他们扶起,哪知他们没一人愿意起来,口中道:“先生若不答应,我等宁愿跪死在此。”

    庄平无奈道:“庄平何德何能,敢受你们如此大礼,风王人选,还请你们另择贤能;在下德薄,受了必有灾祸。”

    为首少年抱着庄平大腿哭道:“先生不受,教我们一众三万人如何自处。”

    庄平叹息一声,把大门一关,回厅和庄毅商议起来。

    庄毅道:“哥哥为什么要推辞?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庄平道:“唉!你不懂。我虽然有些名声,但祖上并没有显贵的人物,也没有做过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今日他们来请,是把我架在火堆上啊。我要是答应他们,他日难逃一死啊!”

    庄毅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要是他们一直跪在门前不走,哥哥可有主意?”

    庄平道:“先看看再说吧。”

    当天,庄平让庄客送出饭菜供他们食用;哪知他们下了死心,说道:“先生不出,我们只有死路一条,早死晚死,并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放在身前的饭食一概不取,以示他们的决心。

    过了一天一夜,门外跪请的人到了数千,从庄家门口绵延数里,出行的道路都被他们塞断了。

    无论庄客如何劝说,跪着的人不取滴水,不吃一粒米饭;有人支撑不住,昏倒在地。

    庄毅偷偷看了一眼,到大厅对一夜没睡的庄平道:“哥哥,民意不可违,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但有他们支持,还有什么好怕的。”

    庄平望着门外,久久不语,忽的叹息一声,对庄毅道:“是啊,死我一人,活千人、万人,这笔买卖值得。”

    “来人,打水。”

    洗漱一番,庄平推开大门,对跪着的众人道:“你们都起来吧,我同意了。”

    众人闻言,大喜过望,一个个从地上站起,有人跪的太久,一时站不起来,同旁边的人两两相互搀扶着站起。

    庄平扶起身前的人,对众人道:“你们既然奉我为主,那就要服从我的命令,明天日上三竿之前,所有人都要东城门下集合,过时不到的,定斩不饶。”

    对为首的吴文道:“你把消息通知下去,我今天就搬去太守府处理公事。”

    吴文道:“但听先生,不,但听大王的命令。”

    回头一声吼,众人簇拥着庄平前往定兴城太守府居住。

    第二天,庄平同庄毅登上东城门,看着下面乌泱泱聚集的一群人,他感觉到如山的压力。

    日上三竿后,还有几个人插进队伍,庄平对指着那几人对吴文道:“那几人是谁,抓出来,打二十大板,逐出军队。”

    其实,庄平是想杀了他们立威,但下不去狠手,只能换了个处理办法。

    一切安定下来后,庄平派手下几个有将才的人各自率兵平定周围郡县。

    而此时,打败天公将军的李尘腾出手来,把矛头对准了风王——庄平。

    当听到李尘大军来袭的消息后,庄平第一时间把在外平定周围郡县的众人召了回来,准备以逸待劳,等李尘到定兴城下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想法没错,执行的也没问题。可李尘的十万之众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士气正盛,李尘凭借这一战,也是名扬天下,整个人处在亢奋情绪下。

    到了定兴城下,看见蓄势待发的庄平军队,眼神中没有一丝害怕,还透出一股兴奋。

    那是猎人看见猎物的兴奋感。

    当即令人擂起战鼓,李尘身先士卒,杀向了庄平军。

    这一仗从中午打到了晚上,在李尘的鼓舞下,异族平叛军那叫一个士气高涨;反观庄平军,他们只是在周围小打小闹,哪里见过这阵势。

    最初还能抵抗一二,到最后,胜利的天平完全是一片倒。

    庄平无法,下令回军守城。任凭李尘如何叫战,他就是不主动应战,缩在城里听着外面的污言秽语。

    庄毅听不下去,对庄平道:“哥,我受不了了,给我一支队伍,我要跟他决一死战。”

    坐在案后处理军务的庄平头都没抬,吩咐道:“把吴文叫来。”

    庄毅不甘吼了一声,出去叫吴文。

    不多时,吴文进来,对庄平道:“大王,那鸟人骂的太难听了,给末将一千人,我以脑袋担保,定把他们抓回来,挫骨扬灰。”

    庄平摇摇头,从案几上拿出两封封好的信,递给吴文,说道:“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打不过李尘的;这两封信,一封是给雷州的雷王季常,一封是给山州的张苛、赵玉林,你务必亲手交到他们手上,请他们发兵相助。”

    “切记,万事小心,你的任务关系到定兴城一城的安危。如果李尘攻破定兴,他一定会屠城的。”

    吴文看着庄平脸上的郑重之色,滴滴汗水渗出额头,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低声接过两封信,郑重道:“末将死也要把它们带到。”

    说完,转身就走。

    当天夜里,吴文乔装打扮后,悄悄出了东门,往东北而去。

    大约半个月,身上破破烂烂、满眼疲惫的吴文回来了,对庄平道:“大王,雷王季常亲率三万人前来相助;张苛、赵玉林二人要辅佐山王林空,派手下大将周清之率领三万人前来相助,不日就可抵达。”

    庄平闻言,握着吴文的手激动道:“太好了,我们有救了,如果能度过这次劫难,你当是头功。”

    三天后,季、周二人的军队到了城下不远处扎营。

    李尘看后,对身旁亲信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道:“定兴城马上就属于我们了。”

    过了几天,一个夜黑的夜晚,李尘命令手下士卒口中衔枚,以免他们发出一丁点儿声音,就这么摸到了二人营前。等营内守卫的人看见他们,发出信号时,李尘大吼一声,手下士卒鼓噪前行,在李尘的带领下,冲进了季常、周清之的大营。

    二人惊慌之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一条条命令下去,非但没有效果,营内反而越来越乱;李尘趁势攻进大营,活捉了季常、周清之。

    城中庄平听到城外锣鼓声大盛,心里咯噔一下,忙登上城楼查看情况,眼见季、周大营火起,惊道:“速速点兵,去支援他们。”

    等他兵将集合完毕之后,季、周大营处已经恢复了平静;庄平很是疑惑,派人出去查看情况,然而,出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这让他心头埋了一层阴霾。

    他就这么在城头看了一夜,第二天,旭日东升,李尘单马带着两个捆好的人来到城下;庄平看去,一颗心瞬间沉到了底,那两人正是季常、周清之。

    李尘什么话都没说,翻身下马,提着大刀对准他们的脖子,一刀一个;完事后,拍马返回大营。

    城墙上的庄平忽的眼一黑,倒在地上。

    再次睁开眼时,他已经回到了太守府,也就是他的王府。庄毅听到他醒来的消息,忙过来看望他,庄平笑道:“毅,你来正好,陪我出去走走吧。”

    庄毅看着精神抖擞的哥哥,心里说不出的奇怪。

    庄平在庄毅的陪伴下,把定兴城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路上,年轻的人对他恭敬道:“大王,如果需要,请让我登上城墙,为您而战。”

    年迈的长者鼓励他,说道:“大王,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李尘那黄口小儿,绝对进不了定兴城一步。”

    也有悲观的人,对他哭道:“大王,要是城破了,我们该怎么办?”

    旁边的人怒目而视,庄平制止了他们,笑道:“别怕,有我在呢,再大的事,我给你们顶着。”

    无论他走到哪儿,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向他行礼,称一声“大王”。

    庄平这天一直笑呵呵的,回到王府后,他屏退了所有人,坐在大厅上,思索了一晚。

    第二天,庄平叫来了吴文,平静地把一封信交给他,说道:“把他交给李尘,如果他同意上面的条件,我就开门投降。”

    吴文眼睛立马红了,跪在他面前,哭道:“大王,末将宁死不降。”

    庄平叹息道:“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听话。”

    吴文把头贴在地上,一言不发。庄平怒道:“你忘了,我是大王,你得听我的命令。”

    吴文身子不住的颤抖,还是没说话。

    庄平道:“好,你不去,我自己去。”

    吴文猛地抬起头,眼泪不知地往下流,道:“我去。”接过信,头也不回地往外去了。

    约一个时辰后,吴文回报:“他同意了上面的条件。”

    庄平微微一笑,道:“嗯,你们走吧,以后有可能,找一个比我给有才华的主将。”

    当天,城门打开的同时,庄平在王府中堆了一垛柴,拿着个火把坐在上面,听着外面马蹄阵阵的声音,手中火把落下,与火焰中消逝。

    李尘进城后,履行了信上的约定,没动城中百姓一根毫毛。

    而庄毅,在吴文的护卫下,逃到了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