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修炼残本秘技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历史迷烟

    徐方严笑了:“我未成家,哪来家人妻子?”

    或许不用二皇子示意他做什么,他心中就有谋划要毁掉整个徐家了。

    因为他的内心只剩下愤恨与毁灭。

    赵笙叹了口气,没再言语。

    他在感叹徐方严身世的同时,也在心惊二皇子的城府。

    原来他早就在太子身边埋了一颗雷,随时都能点爆。

    赵笙走出大牢,第一次觉得宫城的夜如此暗。

    第二日,腊月廿四,小年夜。

    皇宫内张灯结彩,赵笙提着一壶酒,走进大牢深处。

    “光禄寺拿过来的,说是好酒。”

    徐方严接过,喝了一口骂骂咧咧:“光禄寺这群老狗,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劣的酒,呸!”

    说归说,但他还是将酒喝完。

    赵笙不懂喝酒,道:“说是一百年的兰花香。”

    “呸,七十年的女儿红都比它好喝!”

    “若真有七十年的女儿红,倒也是一件惨事。”

    赵笙冷不丁说了一句,两人皆哈哈大笑。

    “今日你就要走了,大概会是凌迟。”

    赵笙走前,忽然来了来了一句。

    徐方严点点头,浑不在意。

    “早有预料,也不奇怪。”

    “宗人府已经定了你的罪,锦衣卫诏狱也已呈上证据,刑部天牢不会留你多久。

    可能就这几日,都不会留你吃顿年饭。”

    “也好,早死早超生嘛,吃了这么多年夜饭,早就没啥意思了。”

    徐方严晃荡酒壶,试图从里面晃出几滴酒水来。

    这段时间来,徐方严指点他练武习功,两人相处融洽,倒也亦师亦友。

    看徐方严如此看淡生死,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站了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问出那句话。

    “你为什么要为二皇子做到这种地步?就算他在你苦难时提携过你,也不值得你这样做啊!。”

    徐方严挑眉:“此死,吾求也。”

    “大家都不是傻子,想一想就能知道。”

    赵笙抬起手指,点了点脑袋,道:“你明面上是太子的人,所以承认这么多罪,便能斩断太子羽翼。

    但你暗地里是二皇子的人,平日交结总有痕迹,若有有心之人查出……你们不就白费功夫了吗?”

    徐方严向外看了看,大牢走道幽暗无人。

    “如今外面可没人,你就算套出我话来,也不能当作呈堂证供啊。”

    徐方严取笑了赵笙一句,又看他如此认真,便收敛笑容。

    “其中有些事是我干的,有些不是,但这又如何?”

    徐方严耸了耸肩。

    “宫里只需要一个答案,我就给他们这个答案,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呢。

    至于皇子之争,那就是小人谗言了。”

    他与赵笙对视,笑着说道:“你看我这样说辞,宫里的人听了该夸我有眼力见了。”

    “宫里只需要答案。”

    赵笙目光萧索,暗自叹了口气。

    哪怕已重生一年多,但他还是没能完全接受这个世界的某些规则。

    譬如律法和正义。

    若真要调查,徐方严所承认的罪责根本站不住脚。

    但如今的宫里只需要答案。

    所以哪怕有不利于落实罪名的证据出现了,宫里的人都会将它按下去。

    好让这件事情赶紧过去。

    明明皇子之争,才是这诸多事情背后的导火索啊!

    可许多人都视而不见,或者说是根本不想见。

    因为其中牵扯了太多人。

    或许千百年后,这些时日的诸多大事,都会化作历史的迷烟。

    而赵笙这个亲身经历之人,都只能瞥其一角,不能窥其全貌。

    至于徐方严,只是一个倒霉的棋子罢了。

    外面,有脚声响起。

    其步履稳健,且夹有铁甲摇曳之声。

    是禁军要来大牢提人了。

    “要走了!”

    徐方严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将酒壶丢还给赵笙。

    “临走前还能喝一壶酒,也不枉此生了,多谢!”

    他朗声大笑,不畏生死。

    赵笙又叹了口气,走到徐方严身边,连点了几十处穴位。

    “这是我钻研出来的小功法,指力渗透骨髓,可止你八九分疼痛,凌迟时,好受些。”

    他为修补秘籍,经脉破碎不知多少次,对此法自然有许多独到心得。

    徐方严愣了一下,旋即狠狠那手砸自己的头。

    “果真不痛,你小子不早些给我用,这几月来,每到下雨天,我都疼得直打滚。”

    徐方严埋怨道。

    走道内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赵笙这次真的要离开了。

    “我在炎京皂衣巷留有一处空宅子,宅门前写了一个大大的齐字,你去了就能找到。

    里面放着些许银两,还有几本武功秘籍,还有一块令牌,若是有缘,你能与诏狱中关押着的那位陈宗师相见的话。

    无论他是生是死,都会给你传授一部功法,可直达先天宗师。

    其中缘由你不用管,只需知道,他传授的功法绝不会害你。”

    他说的很快,且最后都没有说清楚,天牢的禁军就走了进来,给他拆卸锁具,又给他戴上厚重枷锁、脚镣等物。

    “走了!此生去也!”

    徐方严大声笑道,哪怕带着枷锁,都仰天出门。

    大牢深处,复归寂静,唯有火光摇曳,照得地上影子乱舞。

    “走就走了,临了还给我留了份遗产,宅子还有宗师功法?这么丰厚呢?”

    赵笙摇头,低声自语。

    那位诏狱的陈宗师他当然知道,就是那夜与何千岁激战不敌,被擒拿住的先天宗师。

    这位宗师还是当夜逆贼的首领。

    只是徐方严与他到底是何关系,为何能让他传授功法?

    难道二皇子真的跟逆贼有勾连?

    徐方严承认的罪有真有假,到最后,赵笙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或许,上面一些大人物才知道吧。

    他走出大牢,看见外头天色已暗,大牢门前刚换上的红灯笼使这肃杀之地多了一丝喜庆。

    远处,有烟花窜起,拖着长长焰尾,在空中炸裂,化作璀璨红光,如烟柳散下。

    每年的腊月廿四起,乾清宫就要开始放烟花了。

    宫里,又多了一丝喜庆。

    寒风吹来,风雪飘摇,赵笙始终都是独自一人。

    他走在宫道上,一道红光在前面闪烁。

    “出来了?府里今日吃得丰盛,我看你久久没回来,就过来接你。”

    小桂子提着灯笼走来。

    他身上披着厚厚棉衣,两只耳朵裹着棉团,张口吐出烟气。

    “快走吧!天寒地冻的,人都要冻成球了。”

    他招了招手,赵笙笑着应了一声,走上前去。

    腊月廿六,徐方严行凌迟之刑。

    三日不停,他面不改色,犹自豪迈大笑。

    待第三千六百刀下去,他化作血肉枯骨,才自咽气

    世人皆称其为豪贼!

    徐府其余族人,全部斩首示众!

    又过了些时日,炎京有人传出徐方严冤屈的证据。

    说他根本就不是几个月前乾清宫那件案子的主谋。

    但徐方严已死,徐府全诛,无人再会追查此事。

    此事由平民而起,却在宫中掀起轩然大波,最后也无人查出真相。

    史称,刺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