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重生1992
繁体版

第184章 所罗门兄弟公司

    纽约,

    兰登书屋出版社,

    此时此刻,几家上得了台面的出版社高层在大厅联系好碰面,同一时间拜访了兰登书屋出版社的主编彼得·帕克。

    培生出版社,麦格希尔出版社………全是些名气颇大或者历史悠久的出版社。

    助理站在六楼的大门口等待几位出版社高层,在一番亲切的问候后,助理带着众人来到主编办公室。

    四张沙发整齐的摆放在会客厅,下面铺的是奢华的波斯羊绒地毯,丰富的暖色图案凸显出名贵的气质,彼得·帕克热情的招呼几位高层坐下。

    “这是我托人从遥远的中国空运来的茉莉花茶。”彼得·帕克介绍道。

    助理从办公室的壁橱上取出四只白色瓷杯,里面放着风干后的整朵茶花,在热水的冲泡下,原本缩在一团的茶花徐徐展开,在淡白色雾气的飘散中绽放出红色花心。

    嘬了一口浓茶,几位美国人满意的舒展眉毛。

    “彼得·帕克先生,我想你这是在破坏整个行业的规矩。”培生出版社的话事人约翰森严肃的说道。

    “哦?是吗?我不知兰登书屋在哪里破坏了行业规矩?”彼得·帕克直直盯着培生出版社的话事人,相当硬气。

    就在刚才,彼得·帕克与兰登书屋的最大股东贝塔斯曼集团进行沟通,并且得到集团方面最大限度的支持。

    背靠大树好乘凉,兰登书屋早在多年前就被贝斯塔曼集团收购。1986年,贝塔斯曼集团又收购美国道布尔戴出版公司,随后对旗下的出版公司进行重组,全部合并到兰登书屋旗下。

    今天到场的几家出版社,无论是规模体量还是身后的股东老板都比不过兰登书屋,彼得·帕克说话方才如此肆无忌惮。

    “兰登书屋直接无门槛收稿对于整个出版行业已经产生许多负面影响。”麦格希尔出版社的话事人补充道。

    “不好意思,这是兰登书屋出版社的经营策略,符合我们的利益,我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何不妥。”

    彼得·帕克语气非常强硬,直接拒绝了任何谈判的可能。

    这次见面非常不顺利,谈判过程的气氛几度降至冰点,几家出版社的话事人均面色阴沉。

    走出兰登书屋出版社,几位出版行业的大人物并没有各自离去,而是一起进入了一家私人会所。

    “各位,今天的结果并不理想,我想我们需要给与兰登书屋最凌厉的反击,让他们长长记性。”

    培生出版社的约翰森还未等其他人坐下,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我们不可能也学兰登书屋的这种办法,我们要是把那些狗屁不通的书籍全部签约发行,那各家出版社的口碑要不了多久就会耗光,说不定还要亏本到破产。”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的CEO说道。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网站,把那些质量一般的放到网站上,就像兰登书屋做的那样。”麦格希尔出版社的话事人说出了众人所想。

    几家出版社都想到了建立一个网站,毕竟林羽的站办的如火如荼,利益实实在在能看见。

    不过众人心中都在思考,是要自己建立一家网站,还是大家一起合办一家。

    “诸位就不要犹豫了,我们不如一起出资成立一个新的互联网公司,然后我们各家出版社也无门槛收稿,把一些不适合实体出版的,或者没有实体出版价值的进行互联网线上阅读收费,与其各自为政,不如集中力量抵御兰登书屋和林羽的站。”

    培生出版社的约翰森知道与其各自布局,全部被有抢先优势的兰登书屋拉开距离,不如集中力量一起把这个破坏行业平衡的家伙给做掉。

    “成立新的公司?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收购一家呢?林羽搞的那个网站相当不错,何况线上阅读这个模式就是他想出来的。

    这样或许能够更加省事,毕竟互联网到底能不能赚钱还不好说,我们没必要投入太多资金和精力。

    我们公司的一帮分析师告诉我,兰登书屋的文学网站短时间内肯定是很难有盈利,互联网的精神是分享,是免费的精神。

    网上的很难让读者愿意去掏钱付费,在市场调查中我们发现,林羽站上的作品也存在着大量盗版。”

    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的CEO的直接收购更加划算,并且他还没有说出来的是,除了网站,林羽更是个值得拿下的目标。

    《盘龙》的热销让许多出版社对兰登书屋羡慕不已,其中不少出版社都有接触林羽的想法,但只有麦格希尔出版社成功过。

    其他出版社的合作要求基本上都被林羽给回绝了。

    要是现在把林羽的站给收购,不知道能不能和林羽也建立起牢靠的合作关系。

    别的不说,就是能出版林羽的也能赚不少,哪家出版社会嫌和自己合作的知名作家少呢?

    “我觉得咱们还是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比较好,要是林羽要求留有一定股份的话,我们很难在这个要求上答应他。”一个话事人说道。

    是的,林羽如果只是一个作家,那就相当于比赛的运动员,要是让林羽成为股东,那么林羽就同时有了裁判的身份。

    到时候必然要让出更多的利益,这是几大出版社都不愿意看到的。

    不得不说这群话事人想的很美好,如今他们在互联网阅读领域还未有任何建树,居然就想着收购之后的事情。

    “那就暂时设计两套方案,我们一边收购站,一边建立一家联合的互联网公司,收购成功后再把两家公司合并。”

    培生出版社的约翰森中和大家的意见,拿出了这个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这个方案得到在场几位大佬的认同,于是众人便开始对各家出资比例进行详细的商定,这里不免又是一番唇枪舌剑的斗争。

    …

    第二天,

    一共六家出版业巨头发出通告,声明中表示六家出版社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公司———联合阅读。

    联合阅读主要从事互联网阅读业务,并且六家出版社也将会进行无门槛收稿。

    这份通过一经发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有心的人纷纷想起前几天兰登书屋刚上线的兰登书屋文学网。

    一时间,不少资本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互联网阅读领域。

    难道这个新兴领域能赚钱?

    答案不言而喻,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家出版业的巨头布局进入互联网阅读模式呢?

    于是无数闻到腥味的机构或资本集团像鲨鱼一般围拢过来,全部开始对这个行业进行详细的调研。

    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全新的行业就意味着无数机遇。

    很快一份份各个详细的调查结果就新鲜出炉,送往各家庞大的资本机构。

    其中对互联网最敏感的一些风头机构们鼻子最灵,效率也最高。

    短时间内就把互联网阅读的整个产业链给摸透了,同时还锁定了林羽的站,以及林羽本人。

    站的运行模式、盈利状况、发展前景全部一清二楚的展现在各家风投机构的眼前,就连林羽的个人资产也都被调查的一清二楚。

    “这位林羽先生好像并不怎么会理财,看来我们这次去还有可能为公司的理财销售部门拉上一笔业务。”

    贝尔斯登公司投资部门一位叫卡尔特罗的经理和助手开玩笑道,他正准备去林羽家拜访这位年轻的畅销作家。

    显然林羽的银行信息对于这些顶级投行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当然对于贝尔斯登公司来说,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林羽的站,他们还派出团队去兰登书屋和联合阅读洽谈融资事宜。

    第一个联系上林羽的并不是贝尔斯登公司,也不是同为顶级投行的高盛、摩根士丹利或者雷曼兄弟。

    而是所罗门兄弟公司。

    作为驻扎在华尔街的老牌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是最早对站完成调查,并且是数据最清晰,分析最透彻的。

    当然他们并没能知道林羽的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

    所罗门兄弟公司之所以找上林羽,是因为想要在互联网阅读这个全新领域找到重新崛起的机会。

    在80年代盛极一时的所罗门兄弟公司,凭借出色的债券交易服务,一度被称为华尔街之王。

    但到了80年代末期,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管理层并未做好应对准备,房产部门和证券部门的关系恶化愈演愈烈,最后上升到公司分裂的严重局面。

    大厦的倾倒往往从内部破裂开始,蛀虫漏洞不断扩大,公司高层希望用更大的金钱利益来拴住这群华尔街的饿狼。

    而林羽和站就是突破口。

    所罗门兄弟公司并没有直接把电话打到林羽家或者是网站公司。

    所罗门的投资经理法比奥通过贾格德教授联系上林羽。

    当林羽听到贾格德教授说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投资部门经理需要和自己谈谈的时候,林羽不由得吃了一惊。

    现在就有风投机构注意到Paypal公司了?

    可是Paypal的互联网上支付系统还未开发出来,所罗门兄弟公司是从哪里听到的风声,现在情报工作都做的这么好了吗?

    怕林羽不认识这位法比奥经理,贾格德特地仔细介绍了其过往的投资经历,眼光独到的为公司赚取了巨额的利益。

    反正在知道了这位投资经理很牛逼后,林羽也没有托大说不见什么的,非常爽快的就和法比奥约好了见面时间。

    不过林羽为了方便取得谈话的主动权,直接就把这位投资大佬邀请到家里。

    当法比奥听说林羽邀请他去家里做客的时候也是一愣,本以为可以去站的公司看看,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了解整个组织架构,人员配备什么的。

    毕竟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一家公司能够走多远。

    不过既然是自己主动凑上去送钱让人家融资,态度上就不能像那些主动寻求融资的企业一样对待。

    …

    当法比奥来到林羽家里时,再次愣了一下。

    在想象中,林羽这种著名畅销作家,住的不是豪宅别墅,也应该是很不错的独栋庭院,拥有巨大的私人空间。

    但谁能想到林羽居然住在合租的房子里,就和附近其他房子一样。

    当法比奥敲响林羽家的大门时,直觉告诉自己这次投资可能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听到敲门声,林羽走出去开门。

    看见这位华尔街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时,林羽心中同样一愣,所罗门的投资经理居然是一个人来的,按理说这种高级投资人怎么会连个助手都没有呢?

    其实法比奥为了给林羽留下亲切的印象,特地独自到来。

    不着痕迹的打量了法比奥一眼,林羽觉得这位发际线靠后的中年男子还是很精神的,眼角的皱纹和抬头纹展现出其丰富的阅历。

    “很高兴见到你,林羽先生,真没想到你居然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年轻作家。”还未等林羽开口,法比奥率先恭维道。

    看着彬彬有礼的法比奥,林羽也反应了过来,“快请进,法比奥先生,您真是过奖了,我只是个爱胡思乱想并且有一点运气的年轻人罢了。”

    上午租屋里只有林羽一个人,并且林羽特地请了家政来收拾打扫卫生,所以租屋内的一切都看上去井井有条。

    “法比奥先生,请尝尝我的泡的茶叶,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

    法比奥坐在客厅沙发上,接过林羽递来的一杯茶水,看着杯子中冒着热气的绿色液体,他知道这是来自中国的茶。

    这套茶具是林羽特地淘来的。

    某次下班回家的路上,林羽路过一家古董收藏店,橱窗上摆放展示的精美茶具令林羽心动。

    走进店内,林羽发现店主是一副亚洲面孔,双方先是矜持的用英文交谈,优雅的询问价格和报价。

    但到了磋商价格的环节,林羽一口比店主还要地道的汉语把价格从一万美元杀到了三千美元,最后在店主心碎的注视下收入囊中。

    林羽对于是不是真古董并不在意,主要自己看着喜欢就买下来而已。

    所以当那个店老板说这是清代的古董时,林羽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