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重生1992
繁体版

第190章 IDG的调查

    葡萄牙,

    深夜,万籁俱寂,

    JK·罗琳同样没有睡觉,不过并不是因为她要码字赶稿,而是一直和她保持联系的编辑凯瑟琳通知今天晚上数据就能出来。

    凯瑟琳向她保证,在数据出来的第一时间,便通过邮件形式发给她。

    所以,JK·罗琳在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准备好后,便一直等待网站的数据发送过来。

    二十分钟后,跳动的邮箱信息映入眼帘,罗琳激动的握着鼠标,颤抖的点开新邮件。

    “两万一千五百?”

    嘴上呢喃着自己眼中看到的数据,JK·罗琳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整个人身上积压了许久的压力瞬间烟消云散,这本她创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多次被拒稿让罗琳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加上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不确定性,使得罗琳更加焦虑。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

    罗琳关上电脑,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白纸,朝着天花板凝视了几秒后,没有丝毫犹豫的在白纸上写下了“辞职”这个单词。

    教师这份工作让罗琳身心疲惫,应付调皮的学生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简单,反倒是写作让罗琳觉得更有前途。

    她的条件不像布莱恩那么艰苦,辞职对罗琳来说只是水到渠成罢了。

    教师的工作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追求梦想,现在梦想已经实现,那就回英国去吧。

    …

    这一夜是很平常的一夜,

    今晚的邮件虽然只让微不足道的两三个人的命运被改写,但却有无数人的命运即将被改变。

    这是属于站无数作家的一夜,这封数据邮件也是网站历史上最具意义的一封全站内邮件。

    深夜,站把邮件给所有签约作家都发了一遍,很多人都看见了,但同样很多人直到第二天才看见。

    就比如所罗门兄弟公司。

    早上八点,法比奥和往常一样进入所罗门兄弟的集团办公楼。

    打卡上班后,法比奥走到助手的工位,让他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方才来到属于投资部经理的办公室。

    自打成为高级合伙人,法比奥就很少会在上班之外的时间工作了。

    除了会接电话,工作使用的电子邮箱更是重来没有再打开过。

    打开电脑,法比奥按照习惯点开邮箱,发现里面躺着林羽发来的新邮件。

    想到这是自己负责投资的项目,法比奥立马打开邮件浏览起来。

    “二十四小时就有两万多的订阅量,这本书看来是很不错啊,难怪站那么容易就实现了盈利。”

    法比奥在投资前专门研究过站,并且对网站上人气较高的都有所了解,对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能有这样的收入成绩,他是很能够接受的。

    不过另外两本书的成绩却让法比奥忍不住皱眉,这数据也太低了。

    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维,法比奥打开站,开始查找那两本在他看来成绩很差的书。

    搜索到两本书,法比奥开始对比这两本书在网站的热度和排名。

    《罪恶战争者》和《斯巴达勇士》在网站中的排名很普通,普通到除了字数达到上架标准外,真没有什么其他优点了。

    这样的书在站简直不要太多。

    比这受欢迎的书在站里同样大把存在。

    如果按照站每天收到不计其数的签约合同来看,网站应该是有好几万的签约作品的。

    并且这个数字每天都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增长,在网站新招的编辑全部上岗之后,增长的速度肯定会更快。

    《罪恶战争者》和《斯巴达勇士》这样的书籍对于网站书库拥有的书籍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甚至只是优秀作品上架时陪衬的炮灰罢了。

    但在炮灰的数量上去之后,原本微不足道的盈利就变得令人不得不正视了。

    明白其中存在的巨大价值后,法比奥脸上的笑容直接溢了出来,并且越想越高兴,直到最后引起了办公室外秘书的注意。

    放眼望去,能够那么早实现盈利,并且未来可以看到盈利,效益还非常可观的互联网企业又有几家?

    目前看来只有林羽的站。

    只此一家罢了!

    愈发对站看好的法比奥,不由得开始畅想站该什么时候上市,上市之后的股价能够达到什么地步。

    …

    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专业数据统计才是它的本职。

    IDG创建于1964年,总部设在波士顿,在全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和分公司,拥有超过万名高级研究专家和编辑人员。

    IDG采用电子邮件、数据库、电传及联机服务等现代化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建立了快速而全面的世界性信息网络。

    而就是这样一家对市场数据变动反应最灵敏的公司,让很多直接购买数据的公司在对于站调查时,出现了信息迟缓的问题。

    即时数据是IDG的生命线。

    站第一次出现在IDG的行业调查名单上时,还是由于兰登书屋文学网的出现。

    但是除了一些网站的点击量和流量数据之外,IDG没有任何办法得到其他有用的数据。

    互联网阅读是一个短时间内突然兴起的行业,快到甚至有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行业,就出现了估值高达上亿的相关企业。

    于是IDG便开始紧盯着这三家互联网络文学公司。

    联合阅读就算了,目前还处在筹备阶段,兰登书屋文学网还没有进行收费,调查意义也不大。

    只有站的规则机制完善,正走在正轨上。

    不过以前都是靠着大量雇员调查的IDG,突然不知道该向哪里派出自己的雇员。

    作为堂堂的行业权威IDG,这怎么行呢?

    于是IDG公司的专家们便开始讨论起,该如何获取可靠真实的数据。

    有人提出了向站要,不过随即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就被喷了一脸。

    人家给不给数据就先不说了,给了你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一时间这个问题困扰着IDG公司一直不能解决,因此IDG一直没能向外界发布任何的调查数据。

    戴夫·佐东作为IDG雇佣的大量调查员中的一员,非常“幸运”的被公司选中,派去调查站的数据。

    像他这样悲催的员工还有很多位。

    不过戴夫·佐东很想在大街上喊一句,谁能告诉他该怎么去站找数据。

    戴夫以前做过电影票房的数据预判,那时候大不了提前去大街上一个一个找人询问,然后根据数据模型进行运算。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找谁?去哪?如何做?

    这些全都未知。

    任务在身的戴夫郁闷的在大街上闲逛,希望好运能够眷顾自己,给他指一条明路。

    可能是上帝真的垂青了戴夫,当戴夫开着自己的车来到一家出版社的门口时,他看见了一个十分眼熟的作家。

    他们曾经有过短暂的交集,本着和熟人打招呼的心态,戴夫与这位作家闲聊了两句。

    当聊到自己的困难的时,作家反问了一句,“为什么不找一位站的作家试试呢?找到在网站上发稿的作家应该很容易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呀,他没有办法直接从站那里得到数据,那站的作家呢?

    不过站的作家同样不好找,戴夫的作家朋友只是跟他说起,那些经常被拒稿的作家中可能会有。

    但显然戴夫的这位朋友不是那种经常被拒稿的人,所以没有办法给他提供帮助。

    好在是有了目标,戴夫立刻行动起来。

    在某个出版社的某位编辑的帮助下,花费一百美元酬劳的戴夫,如愿找到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扑街作家。

    然后又在这个扑街作家的引荐下,戴夫终于找到一位放弃去实体出版社碰运气,转而去站发展的作家。

    幸福来的就是那么突然。

    在这位作家的电脑上,恰好就保存着昨天晚上网站发来的统计数据,还有一些是以往的数据。

    喜出望外的戴夫把数据直接转发到上级的电脑邮箱中,然后便拿起电话给上级报告。

    这是啥?

    这些都是功劳啊!

    戴夫必须防止有人在他之前,抢走他的功劳,而IDG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样喜出望外,终于有一些能用的数据了。

    这些数据来的真是太及时了,通过这些数据,公司甚至能够推算出站大致的盈利额度。

    站未来在付费阅读功能上的收入,对于IDG来说简直就是小透明啊。

    一时间,IDG的相关机构全部运作起来,该建模的建模,该计算的计算,计算完拿到有用的数据,IDG立马又向自己的金主爸爸们发布得到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数据预测。

    什么单本的盈利收入,站的分成,以及预计网站总收入的推测,IDG全给自己的客户们发布了。

    不得不说,林羽经常向网站注册用户和作家们发布一些数据,让他们方便的同时,也使网站的一些信息变得不设防起来。

    是好是坏暂时还很难说。

    当然对IDG来说也是,光靠着站公布给作家们的信息太过于单一,里面存在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当IDG的客户们拿到调查报告,并开始仔细阅读研究的时候,站正忙着搬家呢。

    现在站有钱了,不需要再和Paypal公司挤在一起办公,不然排面上也说不过去。

    凯瑟琳通过中介公司找到了一栋只有五层楼高的低层写字楼。

    这栋楼位于曼哈顿区块的外围,最上面的四五两层楼正好全空着,林羽大手一挥直接就租下了两层。

    当然主要原因是原本租下这两层楼的公司倒闭了,人家大楼管理方想要一次性全部租出去,单独一层楼租金要贵上不少。

    林羽看着价格合适,并且不需要怎么装修就可以快速投入使用,于是便同意了。

    如果有人问你有钱了之后该怎么办?

    不用想那肯定是花,自己消费是花,投资也是花,反正不都是要把钱给用出去,别想着把钱存起来就行。

    要是私人有钱了,你把钱存起来顶多会被别人笑话两句,然后说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之类的话。

    但如果公司要是有钱了还那么干,那股东们是会不乐意的。

    站如今有钱了,当然不能把钱直接往银行一存然后就不去管了,那林羽还融资干嘛,给公司找爹寻不自在吗?

    作为公司的大boss,林羽现在就正在考虑该如何发挥这次融资所带来的这笔钱,要把它花在刀刃上。

    首先招人是肯定必须的,网站一直缺编辑,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招几位编辑。

    这件事林羽交代给了兰迪来办,林羽相信自己的三好员工兰迪能够做好招聘编辑这种事情,毕竟只要照着他自身的标准,然后稍微放低一些就行。

    当然最后肯定还需要林羽把关,毕竟编辑的工作对站来讲至关重要。

    站不是说员工多了业务就能够上去的,网站最需要的是注册用户,那种喜欢在网站上付费阅读的注册用户。

    目前互联网公司的广告投放还得通过网络才行。

    不过投放的途径真的一言难尽,各家网站的广告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根本没有统一的平台。

    林羽在浏览了五花八门的劣质广告后,头一回有种想念前世广告无死角覆盖的网络世界的冲动。

    你在淘宝要是搜索某个东西没有购买,那淘宝的广告能够打到其他绝大多数软件里面去,你说这属于侵犯隐私?

    呸!那是正大光明的好嘛。

    注册账号的时候用户协议还有软件的使用协议里面都有注明,疼讯,阿理,滑为,小米等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都建立了广告推广联盟。

    通过你的私人数据,然后云计算会给你推荐最有可能需要的产品广告。

    所以说那是大数据的时代,虽然很多时候林羽想想自己跟个透明人似的,让他有些不寒而栗。

    但资本不就是这样吗?

    当你是个屁民的时候就不要多想了,与其反抗不了那还不如闭眼享受。

    不过现在林羽重生了,并且有机会成为一个资本家,成为资本家那就不只是闭眼享受的事情了。

    马克思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中都留着鲜血,林羽虽然不至于像马克思描述的那样,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

    那就是对利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