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春秋
繁体版

第23章 定下规章

    “不准,你们将奴隶赶出来,他们又住哪里?住到我的堂上来吗?”智珏横眉一瞪,问道。

    “这......他们可以住在屋檐下,草堆里,或者野地里啊。”智高有些纳闷,可还是辩解了两句。

    “那你们干嘛不住?”智珏质问。

    “我们......他们......”智高张口结舌,实在不明白智珏为何要这般为难。

    “因为他们是奴隶是吗?”智珏问了之后,也不等智高说什么,干脆自己作答,“可是他们的子女或者丈夫就在外面训练,而我这里,训练好了,是能脱离奴隶身份的,上战场有了战功,也是可以脱离奴隶身份的。”

    “让你们将他们的家人赶出去睡路边,睡野地,那他们还能用心训练吗?还能用心为我效劳吗?”最后,智珏又连问了两问。

    “国子,这......战场是贵族和国人的事情,奴隶不能上战场的呀。而且,就算要让他们上场作战,他们也不敢不从啊。”智高艰难的辩解道。

    在西周时期,乃至于春秋时期,奴隶不上战场厮杀,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所谓的“战士”,就说明了,要上战场,最起码也得是士的阶层。

    一句话,战争是贵族的游戏。

    不过到了春秋后期,随着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才会允许一些平民参战。

    这些平民平时务农或者从事手工业,战时应征入伍。

    因为能成为一名士兵上战场是光荣的,同时也是身份地位大翻身的绝佳途径,比如战胜了之后,可以分夺战利品,获得军功后,能升职,能做官。

    反而是奴隶,就算到了战场,也是做后勤苦力,运送粮草,修路铺桥什么的,厮杀和分好处,没他们的份儿。

    而敌军通常也不会对奴隶进行绞杀,最多就是抓了,继续当奴隶。

    正因为如此,智珏要一千名奴隶训练,才会没有得到什么重视,甚至于,这些人或许就是智瑶给的一个大玩具而已,让智珏既能玩,又能锻炼锻炼自己。

    “奴隶不上战场,那是以前的事情,今后这种情况要改变。至于说他们不敢不从,或许,可是战斗力呢?

    当年牧野之战,纣王发动了七十万奴隶参战,但临了集体倒戈,为何?就因为他们无心,就因为他们输赢都没有任何好处。

    而我就是要告诉那些奴隶们,只要他们用心训练,只要他们奋力拼杀,他们就可以改变命运,获得好处。

    我之所以和你说这些,是以后你们要一起训练一起作战,彼此的后背要交给对方。我不希望这种歧视影响了整体团结,影响了战斗力。

    如若他们不遵守纪律,我会杀了他们,你们要是不尊重,我也会照杀不误。”

    卜商站在一旁,静静听智珏给智高做解释,他没有参与,却也对智珏的有些话进行深思。

    智高对智珏的话没有反驳,不过,从他低头的神态来看,他似乎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多少还有些不以为然。

    智珏可不管那些,该说的他说了,一时间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东西,也不太现实。

    智高退下之后,卜商上前拱手。

    “国子,如你要真正的做到统一服从,那么有一件事,你还得必须干。”

    “先生,还必须做什么,请指教。”对自己的先生,智珏是尊敬的。

    “你得定下规章,并且公之于众,然后方可依令而行,不可不教而诛。这样,方能让人信服。”卜商道。

    智珏一拍脑袋:“对啊,谢谢先生提醒,的确理当如此。先生,现在就我们两个一起,制定出一些详细的条文出来吧。”

    于是,智珏与卜商两人就坐下,商量出了一条一条的规定。

    智珏本来也知道一些后世的条例,可是,每当他说出来,大多都被卜商打了回票,原因是他说的那些繁琐不说,惩罚力度太低。

    在现如今的时代,动不动就是杀头,腰斩什么的,一般的惩罚,根本没有威慑力。

    “先生,战场上和训练中还是要区别对待,战场上违令,可以杀伐重一些,但是在训练中,就尽可能轻一些。可以多用关禁闭的方式来惩处。”中途的时候,智珏提议道。

    “关禁闭是什么东西?”卜商一脸懵逼。

    “就是将一个人关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里,除了让人送饭之外,没有人与他接触,没人说话。”智珏解释道。

    “这算什么惩罚?应该算是奖励吧,不用做任何事,可以休息,还有饭吃,多好啊。”卜商完全不能理解。

    “呵呵,奖励吗?好吗?不,先生,很多情况下,它比打板子的效果还要好。对于试过的人,恐怕宁可挨打一顿,也不愿意被关禁闭。”智珏揶揄戏谑道。

    对智珏的这个说法,卜商根本就不信,在他看来,那样的处罚压根就没有任何威慑力。

    然而智珏坚持,在训练和日常过程中,互相斗殴,不服从命令,偷盗等行为,根据情节不同,给予打军棍,五天,七天,十天和十五天的关禁闭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才会斩杀。

    而在战场上就严格多了,无令后退者杀,当进不进者杀,泄密者杀,冒功者杀,投敌叛变者全家死,直接主将斩首等等。

    受过现代思维教育的智珏本不愿意搞那种株连的一套,从法治精神角度,一人做事一人当,没有必要一人犯错连累全班,连累全家。

    可是这一点卜商咬定不放,在他看来,战争是残酷的,不用重典,不足以压制骄兵悍将,不用重典,不足以让兵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

    当然有惩罚就得有奖励,只是在奖励这一项,智珏又冒出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所有缴获要归功,不管是钱财,粮食,还是土地和人口,都要交公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奖励。

    这一点,又与现在各诸侯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就没有缴获归公这一说法,基本上就是自己得到了就是自己的。

    一开始卜商也觉得那样不足以激励将士,可是智珏给他解释,这恰恰是保证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

    要是战场上,大家都去抢战利品,那么就会影响战斗意图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