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繁体版

第150章 夹带些“私货”给洋人

    “包先生,我们没有恶意,这是林玉堂先生给您的书信,还请您看一下,便明白情况了。”

    包府门前,乔月掏出一封保持完好的信件,对着包国维连连摆手。

    但此刻,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两个人。

    乔月与梅特兰二人皆是吓了一跳,乔月甚至整个人跳到了梅特兰的背后。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英伦绅士,梅特兰仅仅在一秒之内便举起了手。

    他脱口而出,熟练的令人心疼。

    “pleasedontshoot!”

    “林玉堂先生?”

    包国维则是有些狐疑地看向两个人,一只手接过信件,看了一下信封上面确实是林玉堂的笔迹,这才放下了手枪。

    这也怪不得他。

    两个人风尘仆仆的样子,一个外国人一个华夏人,头发乱糟糟的,就像是逃难来的一般。

    不得不让人生疑。

    特别是如今包国维刚刚名声鹤起,他有多出名,背地里就有多少人怨恨他的出彩。

    在不平静的这个时代,小心驶得万年船。

    见包国维终于是将枪管子放下来了,梅特兰和乔月二人松了一口气。

    梅特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

    “包,窝们真的没有恶意,窝是沪市泰晤士报的主编,这次特地来拜访您的.您的《回答》对于窝们来说十分重要!”

    包国维好半天才听懂了对方的描述,再打开林玉堂的信件一看,当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见到还惊魂未定的两个人,包国维稍微觉得有些愧疚。

    人家来拜访自己,还要被枪指着,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但过分归过分,包国维指都指了,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

    “诶呀呀,认错了,近来本地的帮会不怎么老实,两位请进吧!”

    他挠挠头,嘿嘿一笑,将手枪收到衣服里面,轻松的样子,就像是无事发生一般。

    二人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包先生,您也看到了《回答》这部作品的各方评价,在欧洲各国如今大受欢迎,为此泰晤士报想要邀请您作为专栏作家,加入到《沪市泰晤士报》之中。”

    终于喝上了一口热茶,乔月松了一口气,见包国维看完各大报纸的评价,面露微笑地说道。

    进入屋子的时候,梅特兰倒是有些惊讶的。

    堂堂一名华夏人的著名作家,竟然住在这样一栋矮小的破房子里。

    不过转念一想,他倒也理解。

    在欧洲就有很多伟大的艺术家,行为习惯都特别奇特,或许这就是他们获取创作灵感的方式呢?

    顿时,梅特兰的表情变得肃然起敬起来。

    这可是华夏未来的艺术家,一定要好好抓住咯。

    包国维打了一个寒颤,总感觉梅特兰好像误会了什么,他咳嗽了一声解释说道。

    “这个《回答》的英文版刊登,既然林玉堂先生同意了,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这个专栏作家还是算了,你们应该知道的,我这个人的兴趣比较广泛,什么都会一点,不是一个能够静下心来持续输出的人。”

    “包先生?”

    乔月有些惊讶对方会拒绝。

    这可是《沪市泰晤士报》啊!

    源自英吉利国的传奇报纸,

    某种意义上,以如今英吉利国尚存的影响力,这家报纸还是全球第一的报纸。

    《沪市泰晤士报》更是拥有中英双语版面,多少文人名家想要在上面发表文章。

    而对方竟然会拒绝?

    “莫要说了,两位先生,若是转载过往的文章,我是可以同意的。”

    对于外国人的报纸,包国维可不像是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一般,看着对方都带着晕轮。

    便觉得外国人就是好的。

    包国维的意思是,去***,你让老子当专栏就当专栏啊?

    除非你拿百万英镑砸老子,还可以考虑考虑。

    我现在忙得很!

    “包先生,听说您最近写了一本名为《活着》的著作,经过了解,咱们报社也有意牵头帮助您开拓欧洲市场,不知道阁下意下如何?”

    专栏的目标没有达成。

    但这本《活着》乔月是志在必得了,若是能够促成这场交易,他也是有着莫大的功绩。

    包国维嫌麻烦,他摆摆手说道:“《活着》的英文版自然交给林玉堂先生来翻译,后续的相关工作你们也找他吧。”

    他乐意当一个甩手掌柜,只管着收钱就行。

    跟这些外国人打交道,林玉堂肯定比自己要熟络,以他们俩的交情,交给这位先生准没错。

    只是最近林玉堂应该还在研究那个明快打字机?

    包国维寻思一下,觉得可以将明快打字机的后续详细图纸,交给对方了。

    过了这段时间,说自己研究出来的,倒也不突兀。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

    乔月刚刚打算奉承一番,随后拿出一份合同和定金,将这个事情彻底定下来。

    却不想包国维自顾自地走到桌子面前,他一边走一边说道。

    “两位先生想在杭城逗留多久?”

    梅特兰终于找到自己能够回答的了。

    “窝们晚上便回去了。”

    这两个人来杭城,本就是临时起意,甚至连行李都没有准备,坐着火车便来了。

    某种意义上,梅特兰这个主编还是很敬业的。

    包国维点点头,随后自顾自地在桌子上写着什么,过了十几分钟之后,他熟练地抽出一张信封,将稿子连带着早就准备好的图纸,全部装了进去。

    “包先生这个是.”

    “嘿嘿,既然带了一封信过来,那就再带一封信回去吧!”

    他露出一排白森森的牙齿,笑得十分阳光。

    离开包府准备回杭城的路上,梅特兰和乔月都对于今天的拜访印象深刻,好久没有见到这么有个性的文学家了。

    最为关键的是,对方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行为处事却十分的老成。

    言谈之间,这两个年近四十的大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在被牵着鼻子走。

    而且,对方似乎总是有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味道,与大多数华夏人多多少少的自卑情绪不同,这家伙骨子里面存在着自信。

    梅特兰见过无数华夏的高层人士,他们大都表面上威风,但内里的自卑是藏不住的,特别是在面对他这样的白人。

    包国维为什么这么特殊?

    用梅特兰的话来说。

    这个家伙有时候的眼神,就像是上帝降临人间一般,俯视着众生。

    乔月对于此表示不理解,这些外国人魔怔了?

    对他们爱搭不理,他们倒还觉得牛逼了?

    什么毛病?

    不过作为华夏人,他也没有戳破。

    而在梅特兰的心里,对于包国维升起了无数的好奇心。

    林玉堂看到信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

    梅特兰等人没有到府上,因为他知道到了,这位林玉堂先生也不会招待他。

    这对于一名英伦绅士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一名报童将信件带到了林玉堂的府上。

    打开信件的时候,林玉堂刚刚将最新的机械组装完毕,觉得已经大功告成了。

    他本以为只是包国维来往的普通信件。

    可将信封一抖,看见上面的图纸之后,差点惊叫出声。

    这图纸之上,赫然就是明快打字机的最新构造。

    与他脑海之中设想的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还要更加完善,其中不少细节让他更是拍案叫绝。

    “嘿呀!这个包秉文的脑袋是金子做的吗?这.这里就该是这样设计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一下子,林玉堂对于明快打字机的构造又有了几处,全新的理解。

    他面露不善,看向刚刚组装好的打字机,看起来又要将这个东西拆开重新安装了。

    压抑下立即开始“动工”的冲动。

    林玉堂打算先看一看包国维的信件。

    信件上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就是说了关于《活着》改编的事情,以及一些其中的细节。

    包国维给梅特兰等人的理由是,《活着》的英文版,他需要做一些改编,这样才能符合大嘤帝国的国情啊!

    梅特兰非但没有怀疑,甚至还因此十分高兴。

    可林玉堂作为一名文学大师,从包国维的描述里面看出了端倪。

    他笑出声来喃喃自语地说道。

    “嘿!包国维这个小子总是会给我搞一些新样。”

    “这不是让我在翻译版本里面夹带私货吗?夹带一些咱们华夏人的私货?”

    林玉堂的瞳孔缩了缩,他还从来都没有想到,在给洋人看的文章里面夹带一些私货。

    从前看到外国的一些文章,话里话外总是带着西方人的优越感,或者是隐隐约约带着对于华夏人的歧视。

    对此,每每看到,林玉堂总是愤慨不已。

    可如今到了自己要夹带私货,他又怎么想怎么古怪了。

    再看看包国维的描述。

    “将故事内容带入我民族的优越性,如自古以来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华夏人是习惯沉默的一个种族,只要有一口饭吃,能够活着,他们都可以默默的生活下去.但若是有一天你让他们连活着都成了奢望,那对不起,不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天皇老子,他们都要拿起锄头,跟你好好的谈一谈.”

    再往下看,包国维甚至还举了反例,从印度人被各个种族连番统治说起,好好的黑了一把印度这个国家。

    哦不对,现在还叫做英属印度殖民区。

    林玉堂倒是不知道,包国维对于印度人为什么有着满满的恶意,但觉得有趣。

    特别是包国维在后面提到,外国人的一些劣根性,可谓是好好来了一把回旋镖。

    “西洋人在唐朝的时候被称作怪物,皮肤粗糙体毛旺盛,体味更是十里开外都能够闻到”

    作为一名华夏人,林玉堂竟然觉得有些解气。

    包国维是想要自己,将这些内容暗戳戳的写入到《活着》的英译版里面吗?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家伙,想干的事情都是别人不敢干的。”

    林玉堂拿着信件的手,不由得有些激动的发抖,特别是想到这部作品完成之后的影响。

    《活着》的文学价值,现在已经毋庸置疑了。

    林玉堂可以拍着胸脯保证。

    这部作品一定能够在国外得到文学大师们的追捧和热爱,甚至可能在国际上引发一场文学流派的风潮。

    所产生的影响力一定是非凡的。

    平常的作家都是想要体现个人价值,而包国维这个家伙,竟然想要输出整个国家的价值。

    他疯了嘛?!!

    林玉堂这便开始畅想了。

    若是将这部作品,按照包国维的思路完成,那将是怎么样的结果?

    潜移默化之间,让外国的上层人士、文学家、学者乃至于普通读者,他们知道华夏人自古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华夏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取得胜利是必然的。

    相反,你们西洋人如今过的再好,难道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你们许多行径都是粗鄙的原始的,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么?

    若是迷茫的话,可以来到古老的东方国家,领略一下先进的古老的思想。

    “这样的思路,亏包秉文想的出来!”

    林玉堂接连发出感慨,其中的pua大法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但是他本能的感受到,在这其间的可怕。

    要知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为致命的,而且人对于权威的追捧是盲目的。

    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亦然。

    脑袋里面的思路流转着,林玉堂好像是在天人交战一般,随后他用拳头重重锤了一下桌子。

    因为此刻,他的脑海中回荡出了各次战败的场景,从八国联军侵华,到各个列强的租界,那一个个耻辱的画面。

    没有什么好心软的!

    林玉堂挥舞起一个扳手,就好像武器一般,对着空气中无形的敌人攻击了两下,十分快意地说道。

    “干了!让这些外国大鼻子们瞧瞧,什么叫做华夏文化的厉害!”

    要说到文化侵蚀,华夏人可以说是西方人的祖宗。

    津门市。

    作为故都北平城曾经的守卫。

    码头上繁华依旧。

    可已不见当年帝国的铮铮荣光。

    多少遗老遗少扼腕叹息,但要我说,大清亡的好。

    郭布罗·婉容今年刚刚满二十四岁的年纪,在后世女孩子大学毕业走上社会的年纪,她已经是一位皇后了。

    不过这个皇后,如今已经过期了。

    今日她在院子里面晒着太阳,手里捧着一本报纸合集,这是市面上一些商贩整理出来的。

    专门挑出一些报刊的精品节选,让没有成日看报习惯的人,也能够领略到最新文章的风采。

    婉容看得很认真,她的身体瘦弱无骨,五官精致。

    若在后世,便是一个女孩子们追捧的幼态审美典型。

    实际上对大多数男生们来说,这种女孩子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甚至还不怎么健康。

    因为她们往往

    不够润。

    大!才是硬道理!

    比起成日想要寻求复辟,做着春秋大梦的溥仪来说,婉容显然还要清醒一些。

    看几千年的历史下来,何曾有哪一代的帝王,复国成功过?

    何况大清如今只剩下了一堆残骸,这个帝王梦不做也罢。

    婉容是一个喜爱新鲜事物的女人,对于如今报纸上的各类新思潮,她都愿意看一看。

    “婉容姐姐,你又在看些什么呀?”

    一名面容有些方正的女子走了过来,不正是溥仪的“皇妃”文绣么?

    婉容微微一笑,将书本稍微扬了扬。

    “看一些报刊。”

    她扫了扫上面的内容。

    “这里好像是包国维的《回答》。”

    今天去参加面试了,考试面试忙了一天

    下一章还在写,若是来不及的话,只能晚一点了。

    明天上推荐了,应该都有空,会尽量爆更。

    大佬们尽量多多支持一下,感激不尽!